
人民网海南视窗4月1日讯(宁远报道):
“国家级贫困县要建10个高尔夫球场”的新闻让海南陵水黎族自治县(以下简称陵水县)这个位于海南东南部、人口仅30余万的小县城再度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陵水县县长王雄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规划了10个高尔夫球场,在建的是4个,建好的有两个。”这番“豪言壮语”顿时引起了媒体的广泛质疑。
但在陵水这个国家级贫困县抛出如此巨大的高尔夫蓝图的背后,其实是海南高尔夫项目建设“大跃进”式的狂热。不过,尽管投资商们对于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前景和自己项目的未来充满了信心,但在国家严格限制高尔夫用地审批的口风尚未转松之前,这些高尔夫球场的命运依然是扑朔迷离。
国家级贫困县的高尔夫野心
位于海南岛东南部的陵水县因曾培育出中国最大的珍珠王而闻名,因此也被称为“珍珠海岸”。这里原本是一个以农业、渔业生产为主的小县,由于经济发展较为落后,自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一直被列为国家级贫困县,上世纪九十年代曾有开发商来此跑马圈地,但后由于房地产泡沫破裂而陷入停顿。
但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概念的形成和新一轮开发热潮的兴起,雅居乐、富力地产、浙江绿城等房地产巨头蜂拥而至,再度展开圈地热潮。
陵水曾经在2006年喊出了“打造世界级的珍珠海岸”的口号,整合香水湾、清水湾、土福湾,打造海岸线总长57.5公里的“珍珠海岸”。宣称“将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不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打响珍珠海岸的特色品牌,坚持有序开发,使陵水的珍珠海岸成为海南东线海岸地产的一大亮点。”
海南优良的资源环境,从来不缺高尔夫的点缀,在陵水亦是如此。记者注意到,在官方2010年年初公布的《陵水珍珠海岸椰林滨海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中,6大核心功能之一即是包括高尔夫运动在内的休闲运动功能。而规划用于高尔夫球场建设的体育绿地又占去了整个规划用地的17.94%,面积为99.77公顷。曾有新闻报道说,陵水县目前规划中的高尔夫球场有15个。
据记者了解,目前计划在陵水投资建设高尔夫球场多家企业均有深厚背景,其中位于香水湾的海景高尔夫球场和牛岭山地高尔夫球场已经完工,雅居乐集团计划建的两个18洞高尔夫球场基本完工,海航地产投资建设的包括两个高尔夫球场在内的“珍珠海岸·夏宫”项目已经通过评审,浙江绿城集团计划建设的1个36洞高尔夫球场和度假别墅等项目即将在4月开工。
这意味着,在不远的将来,更多的高尔夫球场挥出现在陵水的珍珠海岸上。
海南高尔夫项目“大跃进”
在陵水这个国家级贫困县抛出如此巨大的高尔夫蓝图的背后,其实是海南高尔夫项目建设“大跃进”式的狂热,而陵水县仅仅是因为戴着“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而在这次热潮中备受关注而已。
按照海南当地媒体的报道所言,海南的高尔夫热潮最早是由台商引领的。
1988年,赶着海南这个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如火如荼的建设热潮,台商谢水吉从台湾来到海南创业。4年之后,他在海口美兰区建起了海南第一家高球场———海南台达高尔夫球会。此后,台达、东山、伊必朗、南丽湖等球场相继问世,掀起了海南第一轮高球场建设热潮。这些球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由台商投资,加之当时海南土地便宜,这些球场很快便收回了投资。
如果说,台商在海南投资建设高尔夫球场是“歪打正着”。那么,1996年1月1日,中国度假休闲游开幕式在三亚亚龙湾又掀起了海南第二轮球场建设热潮,涌现了博鳌乡村、亚龙湾、南燕湾、美视、西海岸、红峡谷等高球场。与早期的球场不同,这些球场是为高端度假客源打造的新产品。
伴随着海南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海南高尔夫球场数量和球洞数一直呈不断增长趋势。目前,海南已开业的高尔夫球场有23家,包括刚刚投入试营业的观澜湖海南火山岩度假区A、B、C三个球场,海南可以迎宾打球的高尔夫球场已达26家。就这一数字而言,海南拥有高尔夫球场数量已排在全国前五名,仅居广东、北京和上海之后。
这些球场以南、北两头为中心,大多分布在东海岸沿线的风景名胜区、旅游度假区,逐渐形成海口、博鳌、兴隆、三亚四大片区,拥有滨海型、田园型、湖滨型、岛屿型、山地型、综合型、火山岩型等不同球场特色。
然而,在业内人士看来,目前海南实际存在的高尔夫球场远远高出被媒体披露的球场家数,至少在40家左右,这是因为出于对政策的敏感,很多球场并没有直接使用“高尔夫”这样的字眼,而是采用了“体育运动休闲项目”之类的含糊名称。
在海南,希望借助高尔夫运动带动旅游进而获得经济发展的远非陵水县一个地方,有些地方的高尔夫球场建设热情甚至达到了狂热的地步。譬如海口日前提出要建成“世界高尔夫旅游目的地”和“中国高尔夫旅游之都”,而三亚更是不遑多让,正在开发中的三亚海棠湾甚至规划了11个高尔夫球场。
位于海口市东海岸的演丰镇是海南省十大名镇之一,拥有被称为中国最美的海南八大海岸线之一,面积104.2平方公里,总人口23230人。就在这样一个极富特色的乡镇里,从该镇的一份规划编修图可以看到,这里正在进行着片区联创高尔夫项目,全部十家高尔夫球场用地将近3万亩,占全镇总面积近1/5。
“一个小镇尚且如此,海南全省那么多地方就更难说了!”海南一位曾就高尔夫占用土地问题进行过深入采访的记者这样感叹。
堤内损失堤外补
尽管政府和投资商都对发展高尔夫运动充满热情,但当下海南高尔夫球场的生存状况并不乐观。
据海南高尔夫球场协会统计,目前海南本地常打球的高尔夫人口约在3000—5000人之间,打球客人主要来自岛外(统计数据显示,海南接待高尔夫球客人最多时每年将近40万人次,金融危机导致去年下降到30万人次左右),狭小的本地球手难以支撑海南高尔夫市场,于是在旺季之外的淡季,各级球场更多地是靠削价竞争来吸引客人。有媒体报道说,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海南个别球场甚至开出了“100元一场球”的低廉价格揽客。但饶是如此也收效甚微,“除个别品牌球场外,其余球场的境遇可用‘门可罗雀’形容。”
《高尔夫生活》编辑部主任叶颖聪在参加2010博鳌国际旅游论坛高尔夫与旅游主题论坛时表示,听说海南打一次高尔夫价格并不很高,最便宜达到一、两百元,她感到很惊讶,因为“在广州打高尔夫,最便宜也要500、600元”。
众所周知,高尔夫是一个高投入的产业,相关资料显示,国内十八洞球场的投资成本平均为1.53亿元,一家高尔夫球场一般需要购买1200亩左右的用地,加上场地建设费、会馆建设费、球场维修费等约需要3亿元,平均投资回收期起码在12年甚至更长。而球场维持一年的固定费用在800万至1000万元左右,加上税费支出,每年需要球场接待35000人次打球,每人次消费750元以上才能够实现收支平衡。要维持这样的水平,对海南多数高尔夫球场都极为困难。
海南高尔夫球协会副主席郑文健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海南)70%的球场都是亏损的。”中国高尔夫协会秘书长崔志也曾向媒体透露:“事实上,长期以来全国至少60%的球场处于饥饿或半饥饿状态,真正能靠球场赚钱的绝对不超过10家。”
那么,既然注定是一场赔本的买卖,为什么还有那么多投资商愿意向这个“无底洞”砸钱?
“因为在多数开发商看来,高尔夫球场的数量与打球人数没有太多关系,至关重要的是这些高尔夫球场可以让他们一同开发的豪华别墅或其他物业更加物超所值,可以说是‘堤内损失堤外补’。”海南一位资深房地产人士说,打造或依托一个高尔夫球场,给项目披上“高贵的外衣”以提升档次,这是海南房地产开发商的普遍商业逻辑,至于高尔夫球场盈利与否变得并不重要。因为按照经验,高尔夫别墅的价格高出周边地段同类别墅价格30%以上。
正是因为上述原因,海南多个正在开发或者销售的房地产项目都在以高尔夫球场为卖点进行自我推介,包括海口西海岸盈滨半岛的高尔夫温泉小镇、西海岸高尔夫温泉别墅,三亚的亚龙湾高尔夫别墅,陵水的钻石海岸、香水湾一号。而正在开发的三亚海棠湾,甚至规划了11个高尔夫球场。
海南高尔夫球场命运悬疑
2004年2月,时任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寿嘉华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禁止征用耕地、林地和宜农荒地出让土地使用权用于高尔夫球场、仿古城、游乐宫、高级别墅区等高档房地产开发建设以及兴建各种祠堂、寺庙、教堂。在1999年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土地限制目录里,高尔夫球场也属于限制类的建设项目,有比较严格的申报和审批程序,其建设要由省人民政府提出意见,由省国土资源厅管理部门上报给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部进行严格审查以后才能批准。2002年底,国土资源部取消了这一限制,但同时明确规定对高尔夫球场停止审批。到目前为止,全国经过国土资源部审批的高尔夫球场只有10个。
这意味着,海南2002年之后建设的和目前在建设的高尔夫球场均无合法身份,即使是刚刚举办了2010博鳌国际旅游论坛高尔夫主题论坛的观澜湖海南火山岩高尔夫球场。
为了了解海南到底有多少家高尔夫球场,又占用了多大面积的土地等相关情况,记者于2010年3月30日来到了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在得知记者的来意后,该厅办公室的工作人员电话请示了有关领导之后,十分抱歉地告诉记者,厅里对这个问题很谨慎,目前还在就此问题进行研究,不方便就这一问题接受采访。
“我可以肯定的告诉你,那两家高尔夫球场都没有经过我们批准。”3月31日,记者联系到了陵水县国土环境资源局的相关负责人,向他求证陵水香水湾已经建成的两家高尔夫球场的用地是否经过国土部门审批时,该负责人用不容置疑的口吻告诉记者,香水湾已经建成的两家高尔夫球场的用地都是企业从当地村委会或农民手中,以租赁的方式得到的,大多是废耕、荒坡地块,在征地和建设过程中,他们也曾到现场进行过检查,并下发了通知,责令相关企业停止违法行为。
那么,这两家高尔夫球场为什么最终还是建成了呢?该负责人将此归咎于自己所在部门的“工作不到位”,因为部门人手少,企业和他们“打游击”:“我们去(督查)了他们就停工,可我们一走他们就又干上了。”
据这位负责人透露,他们也将上述情况汇报给了上级主管部门,上级主管部门也成立了专门领导小组,计划下一步对这些高尔夫球场的用地进行专项清理,并建立长效机制以防止高尔夫球场建设违法用地。
今年年初,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若干意见》提出,海南可以“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不占用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有效保护森林和生态环境、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并依法办理用地手续的前提下,科学规划,总量控制,合理布局,规范发展高尔夫旅游”。之后海南高层亦表态说会,“在国务院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来适度发展高尔夫产业”,但“这方面的规划还要经过国家发改委有关部门的批准。”
有知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海南正在向国家争取有关政策,希望能够在发展高尔夫运动方面能够有一个宽松的环境,但在国家严格限制高尔夫用地审批的口风尚未转松之前,那些没有合法身份高尔夫球场的命运依然是扑朔迷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