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级贫困县要建10个高尔夫球场”的新闻让海南陵水黎族自治县(以下简称陵水县)这个位于海南东南部、人口仅30余万的小县城再度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陵水县县长王雄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规划了10个高尔夫球场,在建的是4个,建好的有两个。”这番“豪言壮语”顿时引起了媒体的广泛质疑。(4月1日《时代周报》)
到底面向大海的地方,官员的胸怀也格外宽广,决策的气魄也格外豪爽,行事的风格也格外豪迈。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就要建10个高尔夫球场。这种气派、这种豪迈真正可以算得上是傲视前人,雄视后人。只是不知建起了这么多的高尔夫球场,哪来这么多的高尔夫球客?
众所周知,打高尔夫球是一种高雅而昂贵的运动,一般的工薪阶层基本上是不会玩这项活动的。至于一般的打工族、农民则更是与这项运动绝缘。就是中产阶级,也只是在有求于官员或富豪的情况下,才有可能陪上客人运动一下。也正因为如此,打高尔夫球也就是公款消费和富商大贾的游戏。有报道说:长期以来,全国至少有60%的高尔夫球场处于饥饿或半饥饿状态。而海南省则有70%的高尔夫球场是亏损的。
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没有顾客或者是少有顾客购买的商品,商家肯定要亏损,而亏损的生意是没有哪个商家愿意继续进行下去的。但是,好象这一个规律在海南陵水黎族自治县失去了作用,特别是在高尔夫球场的建设上没有的效应。陵水县的官员们明明知道建高尔夫球场有可能亏损,有可能资不抵债,但是,还是气派豪迈地决定要建十个高尔夫球场。这不能不让人心惊胆战,也不由不让人心生疑虑!
笔者揣摩,陵水县的官员们执意要这么干,第一个原因,可能是出政绩、树形象的需要。国家决定把海南岛建成国际旅游岛,这不仅对海南省的发展是千载难逢的机遇。对于那些想要出政绩、树形象的官员来说,也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利用这个机会大兴土木,大建工程是既能出政绩,又不会出事故的。即便是投资失误,有了损失,交“学费”是国家的,受损失是纳税人的。官员们自己会是毫毛无损。甚至还有可能因为决策大气磅礴、工作魄力十足而获得提拔。这是有许许多多的先例作为依据的,不用笔者赘述。
第二个原因,也有可能是打着建高尔夫球场的旗号,从事圈地的生意。自从国家决定把海南岛建成国际旅游岛后,海南岛的地价飞涨、房价飞涨,到了让人瞠目结舌的地步,说是寸土寸金还犹嫌不足。上周,笔者和一位在海南文昌搞房地产开发的老板同时参加一个会议时,那位老板告诉我,海南省的房价涨得连他都觉得不可思议。他说,一夜之间,一平方米就涨5000元。他到海南开发房地产还不到一年,就已经赚了两亿多元。说得笔者和旁边的听众都一脸惊讶。
按照一般性的要求,一个高尔夫球场需要占地1500亩左右,10个高尔夫球场就需占地15000多亩。一个小县把这么多的土地圈起来建高尔夫球场,即使将来所有的高尔夫球场都一笔生意也没有,都成了草场,成了荒原,也不要紧,到时就是把这些土地转手倒卖,也是一笔惊人的收入。这也是有许多的事实为凭据的。
前些年,一家大型企业集团突然决定到一个山区小县建厂,这家企业集团一下子征地500亩,在盖了几间工棚式的厂房后,再也没有其他的任何举动了,既不招收工人,也不组织生产。则开始,当地的群众还不太理解。在过了两年之后,那家企业把500亩土地一卖,大赚了一把后就拍屁股走路了。当地群众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建企业是假,倒土地是真!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接下来,当地有头有面、有权有势者,外地有关系、有人脉、有资金者都以建学校、建福利院、建工厂、建游乐场、建医院等等名义到那里圈地盖房,然后趁机转卖大捞一把。那些人一个个都赚得钵满盆漫,油光水滑,只是苦了当地的百姓,几年之间,房价翻了几番。
人口仅30余万的海南陵水黎族自治县要建10个高尔夫球场,是不是也有这个因素?也有这种考虑?
因此,笔者认为:对陵水县要建10个高尔夫球场的新闻绝不可寻常看待、等闲视之!而要认真对待地分析背后的隐情,了解建10个高尔夫球场下面的奥秘,彻底斩断幕后推手!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