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周昌新:海南80天创作背后的故事
周昌新:海南80天创作背后的故事
来源:新华网海南频道      作者:陈曼莉    2010-04-09


2009年12月22日,周昌新在海南创作的第一幅作品《椰岛渔家》,只用了38分钟。

作者:王定优 陈江

    中国“重彩油画”的开创者和奠基人,当代著名画家周昌新,低调登陆海南岛、蛰伏了近80天创作了近百幅油画作品,然而,竟没有一家媒体知他在海南的行踪。当他即将离开海南,接受新华网专访之时,大家才知道这一消息。这就是周昌新“先把事情做完再说”的行事风格。

    周昌新是中国大陆首位被台湾方面邀请到台湾岛进行一次性全程画完台湾的画家,也是国内首位一次性全程画完海南的画家。周昌新来琼绘画创作期间,笔者有幸作为周昌新的向导与周昌新朝夕相处,无话不谈,对他有了很深的了解。在海南的近80天时间里,他扛着画具器材爬山涉水,行程1.6万公里,踏遍了海南岛的主要城市、海岸、港湾、黎村苗寨,海南的山山水水大都留下了周昌新的足迹和汗水。创作的过程极及艰辛、惊险,而收获和回报很丰厚。“重彩江山”的近百幅惊艳作品中有山水、海景、狂浪、椰风海韵、花草、黎村苗寨等等。他的作品画风淳朴,题材广泛, 主题深刻、构思奇特、表现大胆、关注生态、关注民生,反映影响社会发展的本质问题,是难得的艺术佳作。

“到海南绘画是我的一个梦”

    周昌新祖籍广东湛江。海南俗称湛江人为“海北人”,生活习俗与说话语音与海南话较为相近。因此,周昌新对海南并不陌生,中央美院研究生班毕业之后,他就一直梦想着能够到祖国的两个宝岛--台湾岛和海南岛去作画。2007年周昌新以访问学者身份被邀请到台湾作画,台湾岛上的旷世美景和惊涛骇浪一直令他兴奋不已,无法忘怀。因此,从台湾回京后,周昌新便开始寻机和筹划到海南作画之事,以便将海南与台湾两座宝岛的风土人情、生态美景都融入他的油画“重彩江山”之中,让世人一睹台湾岛的惊艳美景与海南岛的椰风海韵,也让更多的台湾民众通过周昌新的画笔能更加了解海南岛的风土人情。所以,周昌新觉得到海南作画既是圆梦之旅,也是一次肩负使命之旅---他要做一个两岸、两岛文化交流的使者!

    2009年12月初,周昌新率4名助手,从千里之外的北京城将他的绘画工具车驶向海南,经5个昼夜的日夜兼程推进,带着一百多幅画布、颜料和绘画工具的小卡车终于抵达椰城海口。

“台北、高雄与海口、三亚相似,没了原生态的美,所以都画不了!”

    抵达海口后的第二天,周昌新既没有去会朋友,也没有与任何媒体打交道,而是换上了沾着绘画颜料的衣服,带着几名助手驱车到海口市周边的西海岸、海口湾、白沙门、火山口、东寨港红树林等周边去看了几天,结果是:一无所获,找不到感觉,一幅画都没有画成。在周昌新踏访三亚之前,这该不会像在海口了吧,三亚这么漂亮的地方一定能绘很多画,但周昌新到亚龙湾一看就直摇头,说:“不行”。在随后的日子里,笔者又带着周昌新看了三亚周边的三亚湾、大小洞天等,都说“不行”。正在开发中的海棠湾,名气很大,但因道路施工等原因无法看到海棠湾的真容只好无功而返。到了天涯海角和南山景区后,周昌新说:“这两处倒是各有一个角度可以创作一幅大油画。你是海南人,我让你来选。如果画小的,咱们现在就开工,画大的,得等我回北京工作室后再创作”。当时笔者毫不犹豫地回答他说,“我当然要选大幅的,不然海南人会怪我捡了芝麻丢西瓜呢!”

    海口和三亚周边这么多的景观竟然都没能入周昌新的画,作为海南人,笔者的感觉既尴尬又惊讶。周昌新笑着说:“不是海口、三亚画不了,其实台湾的高雄和台北两个地方也没法入我的画。你们平常看到的那种漂亮,它不是我需要的原生态的那种美。因为城市的建设和扩张过程中可能会把很多自然景观和原生态那种骨子里的美给破坏掉了。”

“五指山、万泉河、亚龙湾没什么特色,也画不了”

    2009年12月27日,我们一行从文昌市出发前往琼海市的博鳌亚洲论坛。一路上沿着海岸带走,边走边看,但文昌与琼海之间南面的冯家湾、龙湾等海岸带因海水养殖业的大规模扩张,生态资源遭到人为的严重破坏,周昌新看了直摇头,说:“这里没法画了。”

    在前往博鳌水城的路上,我们顺路先到琼海市的潭门渔港采风,周昌新在潭门渔港和潭门镇周边画了2幅。下午16时来到博鳌玉带滩的海岸边画了一幅海浪,之后又专门来到博鳌亚洲论坛成立会址处的博鳌水城采风。在此,周昌新“来电”了。这是从文昌往琼海来的途中,一天之内连续要绘的第四幅画,在水城边等了约100分钟,夕阳西下时,周昌新开始作画。夕阳下的水城博鳌河面上,偶有游艇、小木筏、乌篷船、还有撒网的小船等在期间来往穿梭,河边的芦苇花在清风的吹拂下舞动着“华尔兹”,景象甚是迷人。不一会,周昌新的《金汇三江》完成了,当时也没有想到,这就是琼海市的最后一幅画了。因为在接下来的两天里,我带着周昌新走访了万泉河一带、博鳌周边景观等,可周昌新只是看了看,没有能够“来电”的画面景象。

    2009年12月27日,周昌新在博鳌亚洲论坛成立会址旁创作《金汇三江》。

    在我的想象中,五指山、万泉河畔、亚龙湾这些美丽的地方一定能绘很多画,可后来的事实证明周昌新都没能看上海南最有名的几个地方。他说:“五指山、万泉河没什么特色,这个‘三亚归来不看海、除却亚龙不是湾’这个广告词是名不符实,亚龙湾不是传说中那么好!”


东郊椰林惊艳“重彩江山”

    文昌东郊椰林是令画家来海南后,第一次激动的地方!他在海南画的第一幅画就在此诞生。2009年12月21日,笔者带着周昌新及他的四位助手往文昌县的东郊椰林景区开拔,经清澜港轮渡码头上岸后,我们走过了一片无边无际的椰子林,当日中午抵达目的地--东郊椰林的百莱玛度假村。东郊椰林是海南省椰子树面积最大、最为密集、最有特色的景区之一。

    次日,周昌新一觉醒来发现笼罩在海南上空已有半月之久的阴霾天气已一扫而光,整个东郊椰林已呈现出一派南国特有的椰风海韵、蓝天白云、水清沙白、海风习习、阳光明媚的宜人景象。从周昌新那双明亮的双眸和兴奋的脸上可以看出,他“来电了!”。

    约上午10:30分,周昌新选择了东郊椰林右侧的一处小港湾,在高高的堤坝上架起了画架,眼前的这处小港湾停泊了不少渔船和几个渔排,港湾边有一排排高高略弯、结满椰果的椰子树、在海风的抚弄下不停地舞动着身姿,似一群阿娜多姿的少女。

    “太美了!”画家由衷地发出感叹!

    周昌新作画的速度很快。他用的工具主要是画刀,颜料用的很厚重,色彩绚丽、立体感强、线条明快。画面里的港湾、渔船、渔排、椰树等景物清晰可见,一般人都能看的懂。

    周昌新的画架周边围观了很多人,但他全然不受围观人群的影响。

    时针刚指到11:08分时,周昌新已用签名笔在画上签名。至此,周昌新海南之旅的第一幅作品,《椰岛渔家》宣告完成,时间为38分钟,规格(100×120)cm。现场画这么大的作品,画面中画的渔船很多,内容复杂,可他却仅仅用了38分钟就轻轻松松的画完了,既不打草稿、也不重添笔画、一气呵成,速度之快不可思议。在文昌东郊椰林一处,周昌新在一天之内就连续画了五幅油画作品,而第五幅画是等待日落之后再画的,这中间就等了近2个小时的时间,当时笔者想,照他这个速度画下去,用不了40天就会把全海南的好景点画个遍。


2009年12月22日,周昌新在文昌市东郊椰林的海边绘画的情景。


  “万宁的海岸生态挺好”

  万宁海岸生态同样给画家留下深刻印象。12月29日上午,结束了琼海市的创作采风,我们从博鳌水城移师前往万宁市进行创作。琼海市与万宁市交界处的海岸有个地方叫山钦湾,是个非常有特色的海岸,这里离博鳌亚洲论坛比较近,很多人都误以为山钦湾是琼海市的海域。此地非常有特色。山钦湾海岸边分布着众多火山岩浆堆积而成的岩石、姿态万千、奇特异常。这里水清沙白、风大浪大,非常迷人。重要的是这里还没有人为的开发,自然生态基本完好,这也就是周昌新所喜爱的原生态的地貌和生物特征、上帝造物时的鬼斧神工与自然界骨子里的那种质朴的美。周昌新很兴奋,马上就电话通知在公路上待命的几位助手们把工具车开到海边来“开工咯”。当日,周昌新在山钦湾绘了2幅画,我们于当日下午进驻万宁市。

  在万宁市的几天时间里,周昌新几乎跑遍了万宁的海岸线,如山钦湾、松尾湾、大花角、港北、东澳镇、石梅湾、南燕湾、日月湾等。周昌新说:“万宁的海岸线挺美的、生态环境还好,全部绘了9幅画,很不错的成绩啦”。

2009年12月29日,周昌新在万宁市山钦湾创作的一幅作品。

  2009年12月30日,周昌新在海南万宁市大花角渔港绘画的情景。


  “香水湾的海水是绿的,深不可测、太美了!”

  海南的东海岸有许多迷人的地方,但是要经过了一番辛苦和周折才能真正体会得到的。2010年1月3日上午,周昌新与几位助手自行到保亭县的七仙岭,之后转去五指山区的水满乡,因周昌新的脚在爬山时受伤,4日上午从五指山转到海口市治疗,9日中午周昌新到三亚市与笔者会合。午饭时,周昌新对笔者说:“从海口来三亚的途中,我就先到亚龙湾看了一下,亚龙湾不行!”他说亚龙湾不行,笔者听了有点惊讶!他看了万泉河说不行、看了五指山也说不行,但亚龙湾水清沙白的,怎么不行呢?这可把笔者难住了。这么有名气的地方他都看不上,咋办呢?午饭后,笔者带着周昌新到鹿回头湾、三亚港、红沙港看了一遍,他都直摇头,还是“不行!”。

  好吧,带你们返回陵水画去!

  2010年1月10~14日,笔者带着周昌新回陵水县的清水湾、土福湾一带采风。果不其然,周昌新到那里一看,马上来电了。接连绘了5幅画。上次周昌新从万宁市过来时,说已看过香水湾,可直觉告诉笔者,周昌新肯定还没有看到香水湾的核心区,因周边海岸已被开发商用围墙圈住了,所以他只到香水湾最靠角落的一处绘了一幅画。这一次,他已完全被征服了,一下午的功夫,同在一个小范围内就连画了三幅。次日,也在香水湾的另一处连画了2幅,这次他到香水湾画的海浪和海水是他在海南创作以来最有特色的6幅画,绿浪、狂浪,是比较有激情的几幅画。

  

  2010年1月10日,周昌新在清水湾一带画的一幅反映金色夕阳映照下的海湾和南国特有的椰风唱晚情调。

  2月27日,新华网的记者在访问周昌新时问:“你觉得海南最美的地方是哪里?”周昌新毫不犹豫地说:“香水湾,因为你站在香水湾会被她的美所震撼!香水湾的海水是绿的,深不可测、海浪撞击岩石的声音很有力量,太美了!”。

  从香水湾作画回来的路上,周昌新曾调侃说:“您以后如果有朋友来海南看海的话,您哪里都不要去,就带他看陵水的香水湾和清水湾就行了,别的地方就不要看了。”

  “在霸王岭过大年比北京舒服多了”

  周昌新到海南进行绘画创作不久,适逢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他觉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举措必将对海南的生态环境产生重大影响,作为画家必须走在大规模开发建设的前头,及时创作一批反映海南当前自然生态景观和人文风情的绘画作品。他说:“随着海南大规模的开发建设,若干年后海南最美的地方也只能到我的美术馆里看了!”。

  所以周昌新从一开始就先沿着海南的海岸线走,几乎海南所有的港口、海岸等周昌新都走过看过,从海口出发绕着海南岛画了一圈,完成了一个句号,然后再进入内陆山区的市县。因此“先画海后进山,海南岛上过大年、一次干完好走人”这是周昌新来琼前制定的计划。

  1月15~16日是到三亚创作采风的最后两日,带着周昌新等人去看了三亚湾、天涯海角、凤凰岛、鹿回头公园、南山的南海观音、大小洞天等景区。17日,我们从三亚转到了乐东,看了乐东的海岸线后没什么收获,便直奔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

  在尖峰岭住了几天,共绘了10幅画,其中18日这一天,从10:00~18:00的8个小时里,周昌新单在桃花岛就连画了5幅,到了雨林谷的兰花岛旁又连画了2幅,在一天之中共绘了7幅80×120的大画,是周昌新到海南创作以来最高产的一天,而且,绘尖峰天池、绘花草比较多,也比较漂亮。

  晚饭时,周昌新感觉胸肌很痛,可能是用力过度,胸肌劳损所致。从尖峰岭下来后,周昌新他们沿着海南西部的几个沿海市县一路开进,如东方市的莺歌海、雅龙小桂林;八所港、鱼鳞洲;昌江县的棋子湾、海尾港;儋州市的海头港、白马井港、洋浦港、松涛水库;临高县的新盈湾、临高角、澄迈县的马村港、盈滨半岛等西线一带的景点,几乎都扫荡一遍,到12月30日才移师霸王岭雅嘉会议度假中心。

  到了霸王岭,周昌新觉得霸王岭周边有很多景点可入画,在山上的度假村住着也很舒服,便决定在此安营扎寨,不走了。他说:“咱们大家就在霸王岭过大年了。冬天住在这里可比北京舒服多了!”


黎家村寨茅草屋 大年初一《开门红》

  2010年2月2-5日,经几日的休整之后,周昌新带着几位助手在石碌水库、金波村、霸王岭等周边一带现场创作了近十幅作品。而春节前夕的6-13日,周昌新奔波于三亚-海口-霸王岭之间,忙着与从内地过来的家人及来自国内外的朋友们见面和叙谈,这期间没有创作。

  2月14日是大年初一。这一天除了需要值班的人以外,一般的中国人是不干活不出工的,而周昌新却带着夫人、孩子及几名助手到霸王岭周边一个贫困的黎族村寨即大宝村去采风创作,大宝村的黎族同胞大都住着茅草房,比较贫穷。周昌新带了一些年货和点心到几家村民的茅屋里做客拜年,村民们的热情好客感动了周昌新,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周昌新在大宝村的茅草屋前创作了《开门红》和《木棉花》两幅作品。这大年初一的《开门红》既是黎民百姓的开门红,也是周昌新个人在新的一年里事业上的开门红,更是咱全中华民族的开门红。这个作品的立意和意境很高。因为周昌新不是职业画家,身为公职人员,反映各种社会问题是周昌新绘画的重要题材 正如周昌新所说的艺术家的责任应以“净化人民的心灵,激励人民的斗志,引导人民快乐,健康的生活,在给人们美的视觉享受的同时得到启发和教育,用艺术的力量推动社会的进步”。

  从年初一到初六即2月14~19日,周昌新以霸王岭为根据地,从霸王岭周边的贫困黎村到白沙县一带的很多黎族村寨及屯昌县的景区、农村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并一口气创作了十几幅反映海南黎族村寨风光、人文风情的作品。 2月20~26日,周昌新从霸王岭-吊罗山-黎母山-鹦哥岭等一路走来,走访了陵水县的黎村、吊罗山景区、琼中县的苗寨、黎族生态村等。这一路没有现场绘画,而是专门体察民情和采风。

  

  2010年2月14日是大年初一,周昌新在海南昌江县一个黎族寨子——大宝村,在一片茅草屋前,画了一幅非常喜气的油画《开门红》。规格为100x120cm。

  

  2010年2月24日,周昌新到琼中县一个苗族寨子里采风的情景。

  2月24日,周昌新一行走访了琼中县黎母山镇苗家寨子高丽埇村做客采风,中午在苗族阿婆王莲香家吃了一餐特色风味的苗家饭。25日走访了琼中县较偏远的什运乡黎族寨子番道村,中午在一位姓王的黎族村民家中吃了一顿粗粮、土鸡与甜酒的特色黎族农家饭。

  这么一来,周昌新也就实现了到海南贫困的黎族、苗族同胞家中吃顿饭的愿望,也真正体验和了解到了海南贫困山区少数民族的真实状况。他说:“这次走访了很多老百姓和村子,感触很深,老百姓很苦,我也收获不少,有些素材回去之后会有一些大的创作。”


惊魂一幕:“疯狂画家”对峙持刀疯子

    每年的春节前夕,正是昌江县木棉花盛开的季节,整个霸王岭全是一片木棉花的海洋,到处都是、木棉花开得红红火火、开得热烈而奔放,在霸王岭欣赏木棉开花是一件令人激动、心跳加快的乐事。2010年2月4日,周昌新与几位助手在霸王岭一带进行绘画创作时,忽然,有一名彪悍的男子闯进了绘画现场,该男子手持两把砍刀,并不时地舞动、摩擦两把刀子,嘴里自言自语、念念有词地重复着:“一个人能打三个人吗?我能干掉他们三个吗?”一开始周昌新没在意,后来那个那个疯子挡住了他的视线,周昌新能听懂那个疯子说的话,可周昌新的几个助手是北方人听不懂海南话,“一个人能打三个人吗?我能干掉他们三个吗?”这几句不断重复的话刺激着周昌新的神经,他的几个助手听不懂,无法做防止意外伤害事件发生的准备。一股莫名的恐惧和紧张一直缠绕着他,可他还是坚持把画绘完。最后倒也平安无事,虚惊一场。

    这或许是他不动声色地坚持绘画而感染了那个疯子,最后那个疯子还凑近过来看他绘画,说:“喔,呛喔!呛喔!”(意思是:喔,漂亮!漂亮!)。唉!这个可怜的疯子,他哪里知道他面对的是“疯狂画家周昌新”呢!据绘画现场录像带资料显示,这幅80×120《霸王木棉花》的创作,周昌新从第一笔画下去,到落款签名完成,只用了14分02秒,刷新了周昌新绘画速度的最快记录。

    2010年2月4日,在昌江县霸王岭一带,一持刀疯子,突然闯入周昌新作画的现场乱叫!——“疯狂画家周昌新”对峙持刀乱叫的疯子

“为艺术疯狂不丢人”

    周昌新绘画的速度非常迅速,可以说是超人的画法,所有作品都是一气呵成,而且每幅作品都在水平之上。这在中外绘画史上也是一个个案。但是,周昌新并非走到那画到那,有时候一连几天,走了几个市县都画不成一幅画。如在万泉河周边走了两天没有画成,到五指山区一带没画成,到三亚走了几天一幅画都没画成,离开海南之前他从霸王岭-吊罗山-黎母山-鹦哥岭这几个山头、几个县之间奔走都没有画成一幅画,可见绘画创作并非易事。

    2009年12月22~23日在文昌市月亮湾和石头公园的创作,当时太阳光照很强,海边尽是石头,在烈日烤晒下的岩石是灼热的,连穿着皮鞋站在石头上还感觉到烫,还有从石头反射上来的光照得眼睛都睁不开,只站上一会儿就会大汗淋漓的,眼睛一会就被汗水腌了,就差一点没让太阳给晒干了,连续几天都这样,可周昌新从没有叫过苦,依然站在那里忘我地绘着画。

    2009年12月23日,周昌新冒险与4位助手站在海边一块高高的石崖上绘画的情景。


    2009年12月24日,周昌新在海南文昌市石头公园创作的一幅作品。

    2010年1月10日,周昌新住在三亚返回陵水的清水湾,赤脚泡在海水里绘画。



    2010年1月12日,周昌新情迷香水湾畔,站在那里久久都不动一下,他被香水湾的美所震撼!

   

    2010年1月12日,周昌新在海南陵水县香水湾创作的一幅充满激情的油画作品。


    2010年1月12日,周昌新在陵水县香水湾创作的一幅画。

    2010年1月12日,周昌新在海南陵水县香水湾创作的作品,画面和反映的是香水湾畔的迷人景色。


 

    2010年1月25日,周昌新顶着寒风、冒着雨水在昌江县的海尾港绘画的情景。

    2010年1月12日,周昌新在香水湾创作油画。

    2010年1月11日,笔者带着周昌新从三亚市返回陵水县的清水湾绘画,当天气温很高,而且装着绘画工具的卡车不能靠近海边。周昌新与他的助手们不得不在烈日下扛着近百斤厚重的画板和工具在海边刺眼又烫脚的沙地上来回行走4公里远,而且当天周昌新是赤脚泡在海水里画画的。周昌新曾先后三次到西藏作画。2005年9月,周昌新在西藏的雪山顶上零下18度还画画,因天气特别冷,周昌新穿了6条棉裤、毛裤,外面还寡着军大衣,而当他坚持把画绘完后,他的嘴巴竞冻得半小时也说不出话来。这种辛苦是常人无法想象的。他说:“吃苦算什么?只要能画出满意的作品,再大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他对艺术的执著追求和痴迷有时甚至已达到了忘我的地步,就比如在文昌市月亮湾石崖上作画跌倒和攀爬保亭县七仙岭顶峰时差一点掉下万丈悬崖一事就是个例证。

    尤其是在文昌的的创作,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周昌新只用一天时间就把整个东郊椰林湾给画完了,因此,次日的早餐之后,我们便向位于文昌市龙楼镇的铜鼓岭风景区出发,并于下午2:30抵达月亮湾。从下午2:30-17:51,约三个多小时时间内,从画第一幅画到第四幅画,连中间搬动画架、工具,到山上、山下、大石头之间爬上爬下,含其中选择地形、景观角度,仅用了三个多小时,却连画了四幅画。这种速度和效率简直是疯狂的速度,油画界已传称为“周昌新速度”。确实,周昌新把画架设在大石头上时,我的心一直都被提到了嗓子眼上了,因为那块石头离地面太高,约有8米多高,面积小,能供人站的地方很小,而且当时海风很大,不断卷起惊涛骇浪,而大石头下面都是乱石子,万一跌落太危险,可周昌新不听劝阻,一定要在上面画,说上面视觉效果好。当画到一半时,还真有一阵大风刮过来,他站立不住被刮倒,幸好他的助手及时扯住了他的衣服,他才没有摔下石崖,不然后果真是不堪设想。可他倒好,竟然像没事似的站在那里傻笑。他说:“2007年我在台湾作画时闹了两次地震、五次台风,16级的台风30几米高的狂浪、我们在山上赶路泥石流在后面追我们,我不管它,照样现场画画,刚才这阵风算不了什么?为艺术疯狂一下不会丢人的,没事!”。

    1月3日,为了探秘七仙岭的奇观,周昌新攀爬了有几千个台阶的七仙岭,爬到一半时,天上下起了小雨,石路又陡峭又滑、继续往上爬很艰难、也很危险,但他还是坚持要爬到顶峰。在往上攀爬时因不小心踩到青苔上摔了一跤,差一点掉下万丈悬崖,幸亏他的手臂比较有力,抓紧了铁索才逃过一劫,但脚筋和韧带却拉伤了,可第二天一大早还坚持起床绘了一幅睡莲图,但中午去到五指山的水满乡时他的脚已走不了路,没办法只好把他送到海口的海南省人民医院治疗。这就是周昌新在海南创作期间为艺术“玩命”的例子。难怪他被别人戏称为“疯狂画家周昌新”呢!

    类似这样的事,在我们的画家身上还有很多。2005年11月,周昌新在黄河壶口瀑布写生时,他身上系着绳索站在崖口峭壁上,当时漫天的水雾夹带着泥沙撒落在画板和他的脸上,可他全然不顾,如果不是与他同行的朋友一直抓着系在他身上的绳索,他随时都可能掉进巨大的旋涡而粉身碎骨,这是一次名副其实“夺命写生”,写生的地点就是著名的“鬼门关”!可他说:“黄河壶口的那次写生在我33年的人生中,第一次体悟到什么是忘我,什么是天人合一。”

    周昌新能取得今天的艺术成就,除了他的艺术天分外,与他对绘画艺术的执著、自信和多年不懈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他完全是一个艺术的苦行僧,用他自己话来说,就是在别人纳凉、摇扇的时候,他自己仍然背着很重的东西埋头登山,就是别人在享受生活的时候,他仍在非常刻苦地磨炼自我,却从不怕苦、不怕累,才造就了今天的辉煌业绩。


他有一双上帝之手

    有谁见过,朦胧夜色中,画布和颜料调色板均已经看不清了,不用照明也能绘油画?这不是神话,不是吹牛,而是发生在我眼前,亲身经历和见证的事情。

    那是2009年12月25日上午,笔者与周昌新一行结束了文昌铜鼓岭景区的创作,从文昌的龙楼镇前往抱虎角和木兰湾。木兰湾是海南最北的地方所以也称“海南角”。我们到达木兰湾时已经是傍晚的17:40分。木兰湾在一轮金红色的夕阳斜照下,港湾里的小船、渔排和渔民悠哉悠哉地划着小木筏,显得静谧、清秀,特别迷人。周昌新催促着助手们:“你们赶紧去车上搬画架,这里可以画”。笔者一听就乐了,好家伙,总算没有白跑。当这个义务向导值!当画架和颜料板安放妥当后,时针已指向17:58分了,第一幅木兰湾的夕阳画,周昌新只用了22分钟就画完了。笔者当时以为已画了一幅,夕阳已落入海里看不见,加上天色已晚,应该收工了吧,正准备帮他们拿工具,只听周昌新对他的助手说:“再去车上拿一幅大的来,快点”。而当第二幅的画布安上画架时,时间已是18:27分,天色已暗了下来,渐渐的连画布和颜料都已看不清了。这时,初次来帮忙的助手小张,掏出了两个手机,准备给周昌新绘画照明之用,被周昌新制止了,连相机拍照都不能用闪光灯,笔者把感光度调到了1500度,可拍出来的画面依然是黑乎乎的,什么也拍不到。可就这样,周昌新还在继续画。最后以15分21秒的速度完成了这幅让世人难以想象的晚上无照明绘画的事实。这幅画一画完签名,周昌新就走了。他说:“不知道画的咋样,太暗了看不到,回北京以后再看吧!”

    笔者走过来用闪光灯一拍,没想到周昌新在黑暗中竟然还能把画绘的这么好,没有出现乱画、乱涂、错涂、重复涂的现象。这真是奇迹啊!笔者想不明白的是,周昌新果真已修炼到了不用眼睛看也能绘画的境界吗?周昌新的助手小万已跟随周昌新四年了。他说:“周老师经常一画就画到天黑,不能点灯照着、也不能开闪光灯拍照,他可以摸黑把画绘完的!”

    2009年12月25日,天色已黑了周昌新才接着开画第二幅,即《木兰港》。开画时的照片显示时间为:2009-12-25.18:27。

    2009年12月25日,这是周昌新从朦胧夜色到天黑,在无照明情况下,摸黑画的一幅《木兰港》图。图片时间显示为2009-12-25 18:41。

    周昌新曾在他的工作室里,一口气把300cm x 800cm,24㎡的画布上画了一幅气势恢宏的黄河壶口瀑布的巨型油画,即《中华魂》。这幅画周昌新构思了一个多月,但动手绘画只用了短短6个小时就神话般地创作完成了这幅巨作。这种速度是中外油画创作史上绝无仅有的。《中华魂》在2006年拍卖时,创下了当代在世的油画家中,单幅作品拍卖超1000万元的记录。

    最近香港著名月刊《领袖人物》刊登了《周昌新:上帝之手》的一篇专访,称赞“周昌新有一双上帝之手”。周昌新是用心灵来绘画,他拥有心灵之光的照耀,正所谓心明眼亮,因此,没有照明也能在黑暗中把画画完。


寄语海南国际旅游建设:一个画家的“弦外之音”

    周昌新曾担任“三峡坝区艺术设计与文化建设总体规划方案”课题组总协调人。在小小的海南岛上走了1.6万公里,从城市到乡村、从海岸线到港口、从河流到大山、从各个市县的黎苗风情到自然生态,他都有系统的了解,对此感触很深。周昌新在海南作画期间,正好遇到国务院宣布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一向关注民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态的他,从艺术家的角度对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他说,海南在天上人间的概念还有多少?为什么象亚龙湾、海口湾这些地方没法画画了?海南的旅游文化是什么?海南的黎族是全国最大的黎族群体,但普通人和游客在海南找不到黎苗文化的影子,海南的黎苗族不穿黎苗服装,已基本汉化了,很多的黎族村子的黎族人没有黎族服装,这不是个好事。海南作为国际旅游岛,光有几个漂亮的海滨浴场,而没有特色的黎苗文化作支撑,那是不行的!因此,要提倡海南所有的黎苗族都要穿民族服装,既干什么职业穿什么样的服装,大街上、商场里、景区里、乡村、学校等等走到哪都能一眼看到民族服装,就像云南、贵州那样的自然,那多好啊!那才有民族特色,才会吸引更多世界各地的人到海南来旅游?可采取政府提倡、鼓励穿民族服装、或实行政府补贴的形式都可以尝试。

    周昌新认为,由政府主导和民间资本运作,花大力气打造黎苗文化和文化特产,如黎母山黎族母系社会发源地的黎族文化区的整体打造等,地方政府应有专门的机构和部门去发掘、整理黎族、苗族的民族文化。

    对于海滨、沙滩的保护应做好规划,对任何景点都一样,来海南看到的都是那么美,要保持原有的生态植被、石头都不要破坏,对海边的椰子树都应当好好保护,任何的开发建设都应以保护为先。周昌新说,海南山区的生态和绿色植被不能乱砍伐,各市县应有专门的护林经费和人员,把林护好了河里才有水,而且要有干净、清澈的河水,不然人家来海南看什么?不管是山还是海,首先一定要美,海南要是失去了美就失去了海南旅游的生命线。

    他认为,对海南几大林区热带雨林旅游规划应有主题性的概念,要在风格上有所区别,不要雷同的设计和景观,游客在这个山上看到的,到了另外一个景区看到的也差不多,那就没有意思,就没有吸引力,所以,这需要文化底蕴的铺垫,如黎母山是黎母文化,而霸王岭则是热带雨林景观区,必须有区别,不能重复建设。他说,海南要重点突破夏季旅游的颈瓶,把海南山区避暑、高负氧离子的天然氧吧休闲度假、以及海底景观的合理开发这几样文章做好了,这些问题解决了,不愁游客不来海南。

    国际旅游岛建设宣布后,引发房地产价格猛涨,进而带动物价上涨。对此,周昌新认为,这不是一个小问题。他说,政府一定要重视物价问题,美丽的风光、低廉的物价、热情好客的当地民族,这才是吸引全世界游人的目光,不能三天两头就发生宰客的投诉,让游客反感、讨厌和对游客不友好的现象发生。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 一天
  • 三天
  • 一周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