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村口的月井长年不涸。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 李幸璜摄
张氏宗祠前两尊古拙的石狮。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 李幸璜摄
村中房屋整齐划一,巷道分明。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 李幸璜摄
4月1日。正是暮春时节,我们一行从定城出发,寻访张岳崧故里高林村。穿过永丰墟后,沿着一条沙土路东行4公里,三折两拐车子就开进了一个小山坳。
桃花源
眼前一片开阔,浓绿包裹着一个古朴村子扑入我们的眸子。
这就是我们要寻找的高林村——海南清代唯一探花张岳崧的故里。
走进村庄,就感到有种灵气在身边流淌。这种灵气来自于这里的自然环境。
村前一株百年榕树舒枝展叶,荫蔽村口。村前的田洋里水稻绿油油的,正是拔翠好时候。红的黄的紫的白的花儿,恰到好处点缀在万绿丛中。
田埂上,有位老农在牧牛。田洋边,古青石垒起的田堤上枕着一片琼北常见的石头瓦房式传统民居。
村庄周围到处是槟榔、荔枝、椰子、芒果、柑桔等,还有灌木丛及不知名的野草,错落有致。
青山拥着村落,碧田绕着村庄。树上野鸟啾啾鸣叫。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春风拂面,静谧、纯净、原色,如洗心性。
村、屋、田、木、花、果、鸟等,所有这些元素那么和谐,很艺术地组合成一幅世外桃源般的山水画。
有探花公“家园八景”诗为证:“何处江山不可娱,归来大笑从樵父”,“何必披香有侍女,骑牛来觅田父踪”。
日月井
单说那村口的日月双井,就与别的村庄不一样。日井井口圆状,位于圆势岭下,距村庄百余步,涌泉清甜甘洌,为村人饮用井。月井在村口处,出村便见。井口为半月形,其功能为日常洗盥、饮畜之用。
功能如此分明,在海南村庄还是少见的。曾有一位专家认为,日月双井分担功能极为科学,日井距月井百余米,地势较高,那么月井所洗盥之废水就不会渗入日井,保障村民的健康安全。78岁的村民张昌华说,两井在大旱之年从未干涸,仍以涓涓之流供村人用。探花公曾有诗赞曰:“川源焦竭患旱魃,兹泉依旧鸣潺湲”。
传说
村民至今相信一个风水传说。张氏第七代后裔、46岁的张运恩向我们讲述:高林村人的祖先原为福建莆田人,宋朝嘉定年间前来琼山当官,此后在琼定居繁衍。清时江西著名地师洪丽芳,在琼海白石岭寻到状元宝地葬风水,张氏先祖宏范公幸得其助,故购得石鼓岭风水宝地,又寻找到了现在村庄地址。张氏祖先于清乾隆年间自琼山县灵山镇坡上村移来高林村定居,到岳崧中探花距入村时仅六十年。
据传洪丽芳动身回江西时留一首诗,诗曰:“今天看我贪,他年知我廉,等到巳年开科甲,我孙第一你孙三”。果然,六十年后,清嘉庆已巳年(1809年)恩科科考,其孙洪莹与张岳崧同科考年,洪莹中头名状元,张岳崧中三名探花。
村庄
高林村存有的石头瓦房,为清代传统建筑群。这样的建筑风格,与琼北汉族村落没有什么两样。不一样的是,其房屋坐北朝南,依山傍水,整齐划一,七纵三横的巷道,规划脉络清晰。一位对清代建筑颇有研究的专家到高林村考察后认为,这是古代海南少有的有建设规划的村庄。
张运恩告诉我们,高林村坐北向南,依风水学理属青龙降世地,也称坐身看祖地。琼山有天太岭延伸入定安境,名叫伏龙岭。伏龙岭向南延伸,活像龙头,高林村就建在龙头上。村前有一小山梁,称为“卧眉案”,案上有笔架,架下坡舌尖如玉笔,案上坡地分三色土,左边黑如墨(意为墨汁),中间土白如纸(意为绢纸),右边土红如印(意为官印泥),如龙殿办公桌一样。因此,村庄必出文才官人。
故居
张岳崧故居有两处:一处为出生时的祖屋,一处为居官后修建的晚年居所。
探花公出生时的祖屋现存正屋一幢,一厅二房,屋后有小厨房一间,屋宇陈旧破败,前有围墙,中间有拱形院门。院门、正屋门、小宅门原来均有张公手书的对联,但在“文革”期间被红卫兵凿坏,如今字迹模糊难以辨认。幸得有心的张运恩抄录下来,拱门联:“花木满庭春景长,图书万卷草堂古”,小宅门联:“庭前棠棣争荣茂,拐下芝兰竞秀香”,正屋门联:“九重雨露笼勋第,五色云霞护德门”,正堂还有张公抄录乾隆御笔联:“至乐无声唯孝弟,太美有味在读书”。
屋宇破落,真迹被毁,令人扼腕痛惜。院内张岳崧手植的玫瑰、木百合却长势茂盛,年年开花,唯此足慰后人怀古之情。
张岳崧晚年故居是四合院式建筑,坐北向南,据说原有三十六大小门,今院墙、院门俱已败坏,仅存正屋一幢,后屋一幢,两侧横房两间。院内可散见废弃的古础、石柱等,院内铺有石砖,大多破裂不全,但整齐平坦,足见匠心。现存的整条石柱、雕镂木门、横梁驼峰、匾额、太师椅等遗物,都显示出主人的朴素而不奢华的品格。
我们为此大为感慨:张公曾为两任两浙盐运使,后官至湖北布政使、护理巡抚,从二品官衔,可谓朝廷大员,其居所却如此简陋朴素,令人敬佩。
祠堂
这是张岳崧晚年亲自筹建的张氏合族祖祠,建于1839至1840年间,是典型的清代风格建筑。祠有山门(已毁)、前殿(已毁)、正殿、后殿、廊庑等。正殿内存“进士”匾一块、“探花及第”匾一块、有驼峰木雕、张岳崧手书之阴刻木楹联及张公墓碑石一块。
现在这间祠堂除了祭祀祖先之用外,也是高林村的历史博物馆,张公遗像、诗文及村庄的历史资料等藏于此,还是高林村重要的议事场所,决定村庄大事、奖励优秀学子等每年都在此举行。
此外,高林村的看点还有村后岭的青石官道、散落于民间的历史文物等,还可到村后登岭环顾定文琼三地或是爬上圆势岭俯视高林全貌。
今年,张岳崧故居和张氏宗祠被列为海南省文物保护单位,高林村被评为定安历史文化名村。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