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版《下南洋》展露新面孔
新版《下南洋》展露新面孔
来源:南海网-海南日报      作者:陈曼莉    2010-05-10
     新版琼剧《下南洋》演出剧照本报记者 陈德雄 摄

     新版琼剧《下南洋》演出剧照本报记者 陈德雄 摄

  新版《下南洋》昨晚展露新面孔

  剧情和细节有所调整 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本报海口5月8日讯(记者卫小林)今晚,我省重点剧目、新编现代琼剧《下南洋》经过一段时间修改后,以崭新面貌在海口经济学院新礼堂举行内部试演,新的布景、更合理的剧情、更新的细节、更被观众接受的人物形象,紧紧吸引了现场近千琼剧戏迷,剧场演出效果十分感人。

  人物形象和舞美处理趋完善

  海南日报记者在现场看到,新版《下南洋》全剧人物设置并未变动,主人公仍然是文昌、琼娘、星姐、阿龙、海亮等,然而,经过编导等主创人员春节期间深入新、马、泰等国实地考察生活,剧中人物形象较之以前改得更丰满了。

  旧版《下南洋》中第一主人公文昌虽然也非常感染人,写出了海南人下南洋的艰辛,但由于文昌在剧中有依靠星姐成功的嫌疑,因此总是被部分老观众所诟病。新版《下南洋》很好解决了这一问题,文昌从新婚三月下南洋被改成新婚一年看着孩子出世再下南洋,在南洋也靠自己拼搏,从打工仔慢慢变身为成功商人,最后衣锦还乡。

  而旧版中的琼娘被处理得相对更守旧一些,更软弱一些,人物形象不是太感人,只能叫人同情。新片中,琼娘的形象得到了改善,有青春朝气,有独立人格,有自己追求,这对全剧的提高有重要意义。

  呈现在今晚舞台上的新版《下南洋》,比旧版的舞台美术特色更突出。海南一批下南洋的男人,坐上了舞台中央的一艘大船,四人用力拉帆,帆升船走,非常生活化和形象化,第一场未演完,现场观众发出了热烈的掌声。

  剧情紧凑故事合理

  旧版《下南洋》故事非常感人,甚至有催泪的效果,不由得观众的热泪会夺眶而出。新版的故事没变,人物关系也未调整,但通过对剧情的改变和细节的调整,便使得全剧剧情紧凑,故事更加合理。

  如旧版中故事也起始于1918年,但结局却跨进了1980年代,时间跨度太大,以至中间有一场的跨度达到40年,这是许多观众都不理解的。在新版中,故事仍然起始于1918年,3年后,文昌来到了新加坡,时间到了1921年,那时,文昌在咖啡馆打工刚赢得老板信任;7年后,时间到了1928年,文昌以自己的能力,已经小有成就,咖啡馆有了分店,也与星姐相好有第二个孩子;8年后,时间到了1936年,文昌在琼娘寻夫8年后终于回到了阔别18年的家乡海南,这里他与琼娘所生的海亮已经18岁了,海亮闯祸,跟文昌到新加坡,学会了比较洋气的生活,会弹吉他,会唱中文歌曲,然而日寇入侵新加坡,最后逼得海亮在新加坡身亡,而文昌也已经有了第三个、第四个孩子。到了1940年代后期,文昌、星姐、特别是海亮在新加坡所生的儿子,一起带着海亮的骨灰回到了海南,大家又听到了老年阿龙演唱的《四郎探母》……全剧故事更合理,剧情发展自然,听到《四郎探母》,看见琼娘在音乐声中悄然逝世,观众情不自禁流下眼泪。

  今晚10时30分,演出在观众的热烈掌声中落幕。演员经过一遍遍谢幕,现场观众还是没有一个人离开,大家再次以热烈掌声对演出人员表示谢意。

  省政协副主席张海国全程观看了今晚的演出。《下南洋》由省委宣传部、省文体厅、省琼剧基金会联合出品,省琼剧院演出。5月10日,该剧将移师广州,参加第九届中国艺术节的演出。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