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波澜不惊的南中国海在眼前徐徐展开它壮阔的画卷,有远洋作业的船舶离开宝石蓝般的大海,飞鱼快速地掠过海面,而海鸟在金色的阳光下,展开双翅,轻盈地追逐于船头。这就是我深爱的祖国的海疆!
文海南日报记者 范南虹 图海南日报记者 宋国强
5月2日至10日,我跟随2010年南海联合巡航编队,逡巡于南中国海上,深深沉溺于祖国南海疆域的阔大与美丽。
2日早晨7时,三亚凤凰岛旅游码头,参与巡航的“海巡31”和“海巡11”编队出发。这是我国海事部门在南海首次巡航,巡航编队计划从三亚出发,巡视西沙、南沙、中沙群岛,然后从东沙群岛回到珠海高栏港。
西沙海域上的飞鸟
早晨的阳光从高空坠落下来,铺展在辽阔的海面上,站在甲板上,远远望去,无风无浪的海面满眼眩目的金黄。船舶行处,激起微澜,是飞鱼最爱处,它们像世外的武林高手,借微澜之力,尾鳍轻点海面,张开长长的双鳍,在海面上如鸟儿般轻盈飞翔。成群的飞鱼,引来捕食的鸟儿,牛背鹭、红脚鲣鸟、褐鲣鸟,以及海鸥们,追逐于船头,就在人们欣赏它们美丽的滑翔之姿时,却又倏忽间坠向大海,迅捷地叨起一条飞鱼,从我们的视线中离开。
傍晚,两飞鱼在南海海域共舞
巡航船队抵达西沙永兴岛,并在此停泊两个晚上。期间,参观了驻岛官兵建设的海洋博物馆,才了解鲣鸟这种美丽的鸟儿,是西沙群鸟最主要的海鸟,鲣鸟幼时毛绒绒的,洁白如雪,没有一点杂质。它海上捕鱼本领很大,空中疾飞时能一下子收缩翅膀,笔直地冲入水里捕鱼。渔民们称鲣鸟为“导航鸟”,因为在茫茫的大海中迷失方向时,可跟随飞翔的鲣鸟安全地返回海岛。尤其难忘的是在七连屿的赵述岛上吃海鲜,赵述岛居住着100多位渔民,大多是琼海潭门的,渔民将刚从海里捕捉上来的红口螺、虎斑贝、老鼠螺等海螺,直接用水煮熟了,大盆地端上来,于是吃着鲜美的海螺,喝着用刺鲍熬的粥,说笑间,人人面前都堆满了小山一样的螺壳。
暮色中的西沙永兴岛石岛
西沙海域上的飞鱼
5月4日清晨,编队驶离西沙,向南沙航行。愈往深海,海水愈加蔚蓝澄澈,能见度很高,偶尔看见五颜六色的鱼儿自在游弋,运气好时,能看见海豚结群追随。5日下午,巡航编队抵达永暑礁海域,这是南沙群岛中的一座珊瑚环礁,人们在礁盘上用珊瑚渣堆起了一个8000多平方米的陆地。
夜晚,巡航编队锚泊在大海上,抬头仰望,繁星密布;低首时,海面上磷光点点,与夜空中的星光交相辉映。船员介绍,这海面的磷光来自一种海藻。借着大自然的光亮,我们开始了深海垂钓,船员钓鱼的方法很特别,不用渔竿,直接在鱼线顶端系上3-5个不等的渔钩,鱼线尾部绑上铁坠,挂上鱼饵后,将鱼线放出,一放就是六七十米。垂钓收获颇丰:青衣、老鼠斑、石头鱼、大黄鱼、小黄鱼,以及各种稀奇古怪、艳丽非常的深海观赏鱼类。最大的一条石斑鱼要两手用力,才能将其抱起,引来大家兴奋地喊叫。
这是一次幸福的远行
5月6日上午,随船巡航人员登岛拜访驻礁官兵,纷纷在永暑礁的主权碑前拍照纪念。主权碑上竖立着一颗鲜红的心,心中是中国地图,象征驻礁官兵心怀祖国,“今朝立业南沙,千秋有功国家”,守礁部队的这句口号让人激情澎湃。告别时,官兵们涌上码头,摘下军帽,在空中用力挥舞,齐声高喊着“首长再见,亲人再见”,半个多小时不愿散去,直到巡航船队走远了,看不见了,离别的声音,还随着南海的涌浪一圈圈扩散过来。船上所有人,无不热泪盈眶!
别了,南沙的守礁官兵们,最可爱的人,为祖国守护着美丽的南疆;别了,南海,祖国辽阔富饶的海疆,希望我能变成一条鱼,永远游弋在你蔚蓝博大的胸怀。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