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们或风情万种,或舞姿摇曳,或歌声犹如天籁,她们代代红艳,娇媚尽放……100多年过去了,今天的康康舞女郎被称为“多利丝女郎”,她们不再是昔日的洗衣女工,不再贫穷,用自己的大腿征服着观众,留下的是数不尽的美丽与哀愁。
拉•古吕是红磨坊捧出的第一位康康舞后,也是最出名的一位。整整几十年间,她几乎成为康康舞和红磨坊的代称。她戏剧性的一生就像康康舞,飞速地踢到高处,又急剧降落到低谷。
拉•古吕儿时的最大快乐,就是偷着试穿客人送给当洗衣工的妈妈清洗的漂亮裙子,然后在自家潮湿低矮的小房子里翩翩起舞。终于有一天,在一位杂技演员送洗的衣服中,她惊喜地发现了一双自己梦寐以求的舞鞋。那时,她刚刚13岁,穿上舞鞋的拉•古吕欣喜若狂,她几乎连想都没想就冲进了街边的一家小歌舞厅,一头扎进了第一个向她张开双臂的大兵的怀抱。于是,在她成年之后的几年中,白天,她沮丧地一件件揉洗着客人送来的脏衣服;晚上,则满怀憧憬地站在歌舞厅的门口,向进出的客人们兜售鲜花。只要白天干活儿时幸运地收到一件合身的漂亮裙子,晚上她就会穿上它兴奋地冲向歌舞厅,面对母亲的污言秽语和父亲的拳打脚踢,她只会叛逆而无谓地回敬一句:“不跳舞,毋宁死!”
1889年,当红磨坊的创办人之一约瑟夫•奥雷为即将开张的歌舞厅四处寻觅演员时,他在爱丽舍•蒙马特尔巧遇了拉•古吕,并被她的魅力打动,他马上与她签约,邀她加盟红磨坊康康舞阵营。拉•古吕对方阵舞似乎无师自通,懂得如何利用环境、灯光、音乐和装饰,知道怎样在客人面前展示自己的长处。她是歌舞厅里唯一可以梳发髻(其他人必须戴帽子)的女演员,也是唯一可以在桌子上跳舞的人。只要她高兴,她就敢向那些穿着黑礼服、戴着大礼帽的男人展示丰满的胸部。到1891年, 拉•古吕已然是毫无争议的红磨坊第一位“康康舞皇后”了。
作为巴黎酬金最高的艺人,她成为画家劳特累克笔下最受欢迎的对象之一。他先后画了以拉•古吕为主角的十几张油画、海报和石版画。成功是短暂的,由于奢华和劳累无度,她的白皙皮肤逐渐失去了往昔的光彩。在舞台上,拉•古吕人见人爱,但一走下舞台,她却变成了粗俗的泼妇,满口脏话。当时她极为富有,花费相当于现在的30万法郎购买了一栋房子;她不但乘坐自己的马车去参加演出,还牵着一只小山羊作为宠物;她热衷于在照相机前摆出各种姿势:头戴花冠,半裸酥胸,手拿香槟,双腿分开,慵懒地跨在椅子扶手上。这些不雅相片当然没有给她带来任何美誉,反而遭到了人们的抨击。大家逐渐对她的粗俗感到愤慨,说她的所作所为足可以让市政府的骑兵卫队脸红。在红磨坊歌舞厅,她的日子也越来越不好过,同事们都对她敬而远之,她也轻蔑地把他们称为“小鹤一样的人群”。1895年,她再次放出爆炸性的消息:她厌倦了康康舞,将在事业顶峰离开红磨坊,改跳肚皮舞。
离开红磨坊的拉•古吕一落千丈,她不但花钱如流水,而且开始光顾下等小酒馆,过着自暴自弃的生活……1899年6月时,她甚至沦落为驯兽师波宗的搭档,“拉•古吕钻狮子笼”成为动物园吸引游客的广告词。她穿着肉色紧身衣,足踏高筒靴,挥舞着鞭子,声音低哑地极力吸引观众,但她的表演却打动不了任何人。三年后,拉•古吕最后一次回到蒙马特,但不是跳舞,而是卖花生、火柴和纸。红磨坊已经没有人认得她了,当她看到人们蜂拥而至去欣赏密斯•丹格苔的表演时,一脸茫然,没有一点儿表情。
红艳一代又一代地产生着,一个又一个美丽妖娆的名字:简•阿弗利尔、密斯•丹格苔,到现代的约瑟芬•贝克尔……而拉•古吕,尽管生前她被人遗忘,却无容置疑地占据了康康舞历史上最重要的地位。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