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走琼崖革命路”寻访先辈足迹
“重走琼崖革命路”寻访先辈足迹
来源:南海网-南国都市报      作者:陈曼莉    2010-04-20

  本报临高4月19日电(记者良子)两天的冒雨“行军”终于结束了,可迎来的却是火辣辣的太阳,但革命后代激情依旧。由海南省委党史研究室、琼崖革命战士后代及南国都市报组织的琼崖革命后代"重走琼崖革命路"寻访团一行40人18日途经琼中、儋州、临高3个市县,行程230多公里寻访先辈足迹,去重温那段曾接受过血与火洗礼的红色记忆,以先辈的精神激励后人。

  王国兴黎族人民的骄傲

  休息一个晚上,18日早上8点,琼崖革命战士后人从五指山出发又开启了一天的行程。

  从五指山市走了近两个小时车程,一行人到达位于琼中红毛镇番响村的白沙起义纪念园。1939年2月,日本侵占海南岛。当时琼崖国民党军队和地主武装抵抗无力,逃入五指山区,对黎族、苗族人民进行残酷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从1940年至1943年春,共杀害无辜黎族群众9000多人,苗族群众3000多人。黎族人民不堪压迫,在领袖王国兴的领导下发动了"白沙起义"。起义后来遭到国民党镇压,王国兴主动派人寻找共产党,请求党的指导。

  “当时他们找到我父亲,我父亲当时也在琼西。后来他们又找到时任儋州县副县长的王怡亭。”琼崖革命后人冯所良指着陈列馆中父亲(冯安全时任临高县委书记)的照片告诉记者。随行的朱坚国(朱家玖的儿子)介绍说,后来,冯白驹派他的父亲带领一个工作组进驻五指山指导黎族人民战斗。

  “毛主席高度评价王国兴,说少数民族主动寻找共产党,他是第一人。他是一个伟大的人,是黎族人民的骄傲。”在王国兴的墓园,几位革命后人急切地与大家分享他们从父辈那里所知道的王国兴的故事。

  在这位黎族人的领袖王国兴墓前,革命后人深深地鞠了个躬,在他的墓前敬礼长达2分多钟。

  李贤祥儿子心中永远的骄傲

  “为了渡海解放海南,我爸爸曾在这儋州战斗过。”寻访团途经儋州时,随行的李超看着眼前的儋州激动地喊道。提起临高角登陆,就不能不提琼崖纵队为接应大军顺利渡海所作的努力。这支琼崖革命战士的后人组成的队伍中不少人的父亲就曾为配合40军在临高角登陆浴血奋战。

  李超告诉记者,1950年中旬,按照部署,琼崖纵队第五总队佯装接应渡海大军从儋县登陆,前去攻打儋县王五镇。当时的琼崖纵队总队长潘江汉带领第四团2个营和第六团3个营遵照上级命令,从乐东赶往儋县王五镇。

  “我父亲(李贤祥,解放海南时曾被评为特级战斗英雄)当时是琼崖纵队第五总队第六团团长,他跟随潘江汉总队长一同前往。当时他们抱着无论付出什么代价,哪怕牺牲所有的人,也要把琼西驻守的敌人吸引住、牵制住,以减轻临高角渡海大军登陆的压力。”李超说。

  在占领王五镇后,敌人很快出动一个团攻打王五镇,战争相当惨烈,很快我方就牺牲了80余人。“当时敌方调动了白马井、新洲、新英等地守军来增援。战事紧急,我父亲马上就带人从背后攻击敌人,敌人腹背受敌,一直打到太阳落山。但他们万万没想到,40军主力已经于16日半夜在临高角成功登陆。”说起当年父亲的英勇事迹,李超非常激动,看得出来,父亲是他永远的骄傲。

  在琼中吃完中饭,一行人又马不停蹄地赶往临高。经3个小时的跋涉,寻访团终于来到临高角。

  在临高角船型烈士纪念碑前,大家深情抚过石碑上刻的烈士的名字。“这些烈士当中,有一部分人的家属甚至不知道他们的亲人葬身在这片土地。”纪念馆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

  热血丰碑塑像前,革命后人站成两排,献花、敬礼。大家都沉默着,只有不远处涛声依旧。鲜红的花环在海风中颤动、摇曳,孤独而执着。

  不远处传来海涛声阵阵,60年过去了,海还是那片海,这些先烈们的英魂还是守护着他们曾经浴血战斗过的土地。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 一天
  • 三天
  • 一周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