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消息,好多市民最爱吃的、遍布大街小巷的海南粉及陵水酸粉均成功入选海南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记者昨日从我省举行的“文化遗产日”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
说起海南粉和陵水酸粉,不只海南的市民赞不绝口,就连好多来琼旅游的游客,也都“迷恋”不已。可是,海南粉和陵水酸粉是从何时开始有的?最正宗的做法您知道吗?今后又该如何将其保护和传承下去呢?别怕!这些问题现在都将迎刃而解——除了海南粉和陵水酸粉,还有黎族民间故事、海螺姑娘、黎族医药骨伤疗法等等好多海南民间绝艺或文化,都入选了海南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昨天的发布会上,海南省文体厅副厅长许振凌介绍,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方面,海南省已经建立了三级体系,除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5个项目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外,80个项目被省政府列为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3个项目被列为市级名录,173个项目被列为县级名录。
许振凌在会上说,保护文化遗产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是对历史负责、对现实负责、对未来负责。文化遗产承载着海南的历史和海南人民的情感,是海南的宝贵资源和软实力。海南正在建设国际旅游岛,文化是国际旅游岛的灵魂,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护海南国际旅游岛的价值内涵、精神力量和持续发展力。
海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第一批
黎族原始制陶技艺、军坡节
第二批
苗族三元舞蹈、
南海航道更路经
第三批
黎族民间故事、海螺姑娘、临高渔谚、黎从六之歌、临高渔歌、黎族赛方言长调、疍歌、黎族老古舞、虎舞、麒麟舞、海南斋戏、黎族传统游艺与体育竞技、花瑰艺术、黎族絣染技艺、黎族双面绣技艺、黎族泥片贴筑制陶技艺、黎族独木器具制作技艺、海南苗族传统刺绣腊染工艺、海南黄花梨木家俱制作手工技艺、后安刀锻造手工技艺、椰胡制作技艺、黎族织锦纺染工具制作技艺、传统土法制糖工艺、黎族藤竹编技艺、文昌鸡养殖与烹调技艺海南粉、陵水酸粉、黎族医药骨伤疗法、黎族医药蛇伤疗法、祭祀兄弟公出海仪式、海南苗族传统三月三节。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