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游记:海口秀英炮台(5)
游记:海口秀英炮台(5)
来源:     作者:李文婷    2009-03-23

  秀英炮台位于海口市西区,背靠金牛岭,面向琼州海峡,与祖国大陆南端的雷州半岛相望,是镇守琼州口的咽喉要津。二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伏波将军路博德的白色坐骑踏上了之片土地,汉武帝始设珠崖,儋耳两郡。宋代,海口地区的白沙津是琼州郡的重要港口和全岛海上航运中枢;南宋时海口浦是琼山县学所在,书声琅琅,文明发祥。明洪武十七年(1394年)海口筑坡设防,称海口所城;清代修建炮台,置设海口水师营,巩固海防设施。近一百多年以来,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经历了惊心动魄的战火洗礼。现在请大家随我走进历史的时光隧道,游历一番吧!

  第一部分 琼州防务 明清两代传史话

  海南岛孤悬海外。明代,沿海各地常受倭寇和海盗的侵略,名臣海瑞罢官在老家琼山府城,其时盗寇侵琼最为猖獗,他曾号召乡民“家自为守,人自为战”,以抵抗盗寇,明朝政府也注重琼州的海防建设,这是明代《正德琼台》有关琼州的海防记载。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到雍正七年(1729年)间,海南置琼州镇总兵,设海口水师营。这里展出的是清道光《琼州府志》有关琼州设置水师营,炮台的记载。

  这是清末绘制的海南岛海防地图。

  清朝先后修建炮台19座,设水师,严防外敌入侵和海盗袭击。另在沿海和内地设汛地39处,对外防海盗,对内控制和镇压黎族人民。

  这是清代海南炮台,汛地分布图(沙盘模型)。

  这是清代海南炮台,防兵统计表。

  这是清中,晚期海南驻军机构简表。

  这是建于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的文昌清澜炮台遗址。

  这是建于清光绪十一年(1883年)的海口镇琼炮台遗址。

  这是文昌清澜炮台遗址发现的清代海防铁炮;昌江发现的清代海防铁炮;镇琼炮台遗址附近海域打捞的英制铁炮。

  琼州府是明、清两代海南岛政治、军事、经济与文化统治中心,这是琼州府城遗址——西城墙遗迹

  鼓楼,位于琼州府城中心,原挂于海南卫城礁楼(又名鼓楼)的明代大铜钟,供早晚报时和军事使用,其铭文记载:“专为禁动镇军民,保卫府以平宁”,军事作用才是它铸造的主要目的。这是海南岛发现最大的古代铜钟。

  由于海防保障,国泰清安,海口作为琼州最重要的港口和商业重心,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白沙门一带商贾云集,商船如潮,这是保存至今的清代白沙门中街旧址,据说是海南第一街,那时商人们摩肩接踵,纷纷在此设集市,建会馆,透过这静默的《众商福分碑》,让我们回想百多年前的繁荣与兴旺吧。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