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空矿区有的通过植树造林,披上了绿装;有的通过土地复垦,变成了耕地;有的通过治理,则成为旅游景点……海南省因地制宜,多渠道恢复治理矿山地质环境。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提供的数据显示,近3年来,全省已投入资金3392万元,治理面积约13100亩,有效保护了矿区生态。
“海南提出了生态立省的目标,意味着矿产资源开发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必须走"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绿色矿业之路。”省国土环境资源厅副厅长丁式江说。
前些年,海南省非法采矿一度反弹,滥采乱挖,既造成矿产资源流失和浪费,也使矿区生态遭受破坏。近两年,海南省加快推进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包括对矿山地质灾害的治理、土地复垦和生态修复等,力求经济与环保的协调发展。
海南省本着“逐步还清旧账,不欠新账”的原则,加快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海南省政府将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作列入对市县政府的主要考核指标,省国土环境资源厅也完善了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责任机制。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全面推行矿山治理保证金制度和保证金银行托管制度,规定采矿权人要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方案,并根据方案缴纳保证金。至2007年底,全省已缴入银行共管账户的保证金累计2069万元,有效促进了现有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
本着“宜绿则绿,宜景则景,宜用则用,宜耕则耕”的思路,海南省因地制宜,多渠道恢复治理矿山地质环境。2006年6月至2007年12月,实施文昌市铺前锆钛砂矿区沙化土地复垦项目(共三期),平整采坑156个,治理面积3540亩。通过治理,消除了采坑高陡边坡崩塌隐患,植树造林绿化,使矿区生态环境得以明显改善;万宁市保定—小海锆钛砂矿通过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平整采坑103个,治理面积4320亩。通过治理,昔日白茫茫的采空矿区披上了绿装,矿区生态逐渐恢复。(侯小健陈敬民)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