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带着一颗猎奇的心,与网友披着轻纱般的晨雾,踏上观赏红坎瀑布的道路。
红坎瀑布坐落于白沙元门镇群山环抱之中。我对红坎瀑布知之甚少,只听说,那里山青水秀,环境幽雅,是一块正在开发的旅游胜地。走近红坎岭,果然名不虚传,满眼翠绿,空气清新,令人心旷神怡。
我们一路走来,越峡谷,爬陡坡,穿密林,遭遇山蚂蟥的袭击,但是,我们没有退却,走近瀑布,愉悦之情在胸中激荡,途中的疲劳与恐慌早已烟消云散。这次远足观光,完全可用“惊”“喜”二字来概括。
猖獗的蚂蟥
离开红坎水库大坝,我们兴致勃勃地在黎族摩托司机王哥的带领下,沿着山中小路走向瀑布。刚踏上一段崎岖的山路,就有人惊叫:“蚂蟥!”大家立即停止前进,惊慌地查看鞋子。茶花看到蚂蟥在鞋子上,惊恐万状,“啊啊”地叫喊,不知如何是好。飞雁走过去,随手抓起蚂蟥说:“不要害怕,没事!”
我平生第一次见到山蚂蟥,除了好奇,也有点担心招来祸害。那仿佛毛毛虫一样的家伙,冷不防粘在脚上,或身上重要部位,不迅速发觉,便会吸满一肚子血。听玄珠说,山蚂蟥吸人血,放出抗血凝液,人就会流血不止。我想起文艺作品中关于遭遇山蚂蟥的惊心动魄的描写,一丝惊慌涌上心头。为了不影响其他人的情绪,特别那两位女同胞,我不敢露出害怕的神色。
同伴中有人早已有备而来,拿出白花油、驱风油、清凉油等防山蚂蟥咬的药物涂在鞋子上和裤脚下。防山蚂蟥成了进山首当其冲的重任。
药物并没有威慑山蚂蟥。我们走了一段路,又有人惊呼:“哎哟,又有山蚂蟥了!”我低头一看,自己的鞋上也有几条山蚂蟥在爬行。流云脱下鞋子,诧异地发现里面也爬满山蚂蟥,他索性丢了鞋子。开始我还以为自己的鞋子里没问题,不料脱出来,也有五六条山蚂蟥。
大家都加紧做好防山蚂蟥的工作。许多人把睡裤脚塞进袜子里,防止蚂蟥粘在皮肤上。同行的女同伴晓艺别出心裁,把带来的袖套套在裤脚上。虽然药物对山蚂蟥没有起根本的威慑作用,但是大家还是寄希望于药物,拼命涂抹。我真不知道,当年出没于深山的琼崖纵队的战士们是如何生活的?想起这些,不得不对革命前辈肃然起敬。
我们绞尽脑汁防范山蚂蟥,黎族司机王哥却一点也不害怕。他没有涂药物,穿着拖鞋,还挽着裤脚,却没有山蚂蟥咬他。我闻到他身上散发着酒味,开玩笑地说:“是不是你喝了酒,山蚂蟥不敢靠近你呀?”他笑笑说:“不可能。”大家都是血肉之躯,却出现截然不同的结果。不知如何解释这个现象。这是个谜。
一路上遭遇山蚂蟥的猖狂袭击,险象环生。在回那大的车上,流云感觉背上有点痛,叫玄珠帮看看。玄珠掀开流云的衣服,惊奇地叫道:“哎呀,出血了!”因为车上有女同胞,大家催促流云赶快到隐蔽处脱下衣裤检查。要是钻进屁股洞,后果不堪设想。幸好玄珠是医生,立即采取措施治疗。
回来第二天,飞雁发现脚上发现一个蚂蟥咬的伤口,还不知道血流到哪里去了。
这山蚂蟥的猖獗真可谓“无孔不入”。我蓦地联想到,在我们生活中不就有那么一些人也像山蚂蟥么?他们专在暗地里陷害别人,猖獗、恶毒,就像现在我们在山上的遭遇一样,防不胜防。
第一次遇上山蚂蟥,给我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
壮观的瀑布
站在红坎水库大坝远眺,可以望见瀑布身影。黎族王哥告诉我们,要走近瀑布还得走将近两个钟头的路程。
我们沿着山溪逆流而上,两岸枫林已变翠绿,要是秋天来此,定然看到“枫叶红于二月花”的景象。蓝天,绿树,青山倒影清澈的溪水,仿佛一幅绚丽的水彩画。
我们踩着河床巨大的花岗岩石艰难地前进。石头稍微有点滑,一不小心,便会落入水中。这不,流云跌入水中了,鞋袜裤脚全湿透,但他不在意。远足嘛,就图个痛快,沾点水中灵气,反而与大自然更亲近了。
瀑布就在前面,然而,我们时而爬坡,时而涉淌水,时而除虫,花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走不到瀑布脚下。时过中午,因为忘了备饮用水,口渴、饥饿威胁着我们。待听到哗哗的水声,大家立即兴奋起来,忘却了途中艰难险阻。
从网上搜索获悉,红坎瀑布的落差有145米,居海南瀑布的第三位。站在瀑布脚下仰望,一条银龙从山头向下俯冲,溅起万斛珠玉,在阳光的照耀下,晶莹剔透。目睹此情此景,胸中便会升腾起万般激情。
我观赏过泰山黑龙泉瀑布、庐山瀑布、峨眉山瀑布、罗浮山瀑布……,它们各有千秋,名闻遐迩。我思忖着,这红坎瀑布与它们媲美,也不见得逊色。用“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来描述红坎瀑布,也许夸张了点,但李白的诗句正可写出红坎瀑布的磅礴气势。你看,红坎岭耸立眼前,瀑布分数级飞泻而下。绿色的山体,银色的瀑布,紫色的岩石,构成一幅彩图展现在眼前。瀑布跌落于岩石上,轰鸣之声不绝于耳。“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正是此时的情状了。现在是枯水季节,尚且这般壮观,若是雨季来观光,那就更加扣人心弦了。我们从不同方位观赏瀑布,山风带来清凉的水气轻轻地舔着我们的脸颊,驱走久居都市的烦躁。小水珠溅到身上,一会儿就无影无踪。它让人感受到瀑布的体温。这就是与瀑布零距离的接触了。我们敞开胸怀尽量享受大自然的恩赐。
我站在瀑布前,思绪翻腾。这瀑布不正是英雄献身的活写真么?它宁愿粉身碎骨,排除万难,冲出重围,去发电,去灌溉,为人类谋福祉。难怪古今文人墨客总是喜欢讴歌瀑布,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篇章。
我们陶醉在青山绿水中,飞雁提议大家在瀑布前留影。大家兴高采烈地聚在一起,把壮观的瀑布和愉快的心情定格在镜头中。
俗话说,不巧不成书。远足红坎瀑布,想不到在深山密林里遇上忠诚的“粉丝”。
我们要在红坎水库大坝留影,正愁没人帮忙照相,却来了位老者。我与他打招呼,他突然开口:“你很熟脸。”
我不认识他,估计判断错了,忙说:“你在哪里工作?”
他说:“白沙。”
我说:“你认错人了。”
他再三打量我,有点不服输的样子,说:“好像在哪里见过你呀!”
网友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心中有各种猜测。
他愉快地接受我们的请求。出于礼节,我说:“我帮你们也拍一张吧。”
他与一位年轻的女士同行,不知是女儿,还是情妇,我们不便问,以免尴尬,不过他欣然同意我为他们照相。
照相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这为老者很健谈。在交谈中,我得知他姓刘,从外地来白沙工作已40多年,现已退休,也是慕名而来此观光。他对此地情况一点也不熟悉。有我们一帮网友作伴,刘先生自然喜出望外。
我们一路行走,谈话又扯到开头的话题。刘先生说:“真的,我好像在哪里见过你。”
我说:“你在白沙工作,我在儋州工作。我们在工作上没有来往,你怎么认识我呢?”
我们又走了一段路程。他突然想起什么,连忙问:“你是不是写过一本苏东坡的书?”
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他是看过我那本歪书后留下了印象。我说:“是呀!”
刘先生更兴奋起来,深情地讲述他如何读我写的书,看海南电视台采访我拍摄的《寻访东坡踪迹》的光盘,以及在网上看我发的帖等等。网友听了刘先生像追星族一样热情的倾诉,与我开玩笑,说我有了位“老粉丝”。此一小插曲,也成了这次远足调节情绪的笑料。
一个作者废寝忘食,孜孜不倦地追求,最大的安慰就是写东西有人看。作者与读者之间有情感的交流和默契。刘先生真诚地对我说:“今天认识你,真高兴。”
其实有了忠诚的“粉丝”,我又何曾不高兴呢。这次远足我终于理解铁凝“幸福就在此刻”的深刻含义。
铁凝在一篇随笔中谈到,她曾多次携带“幸福的时刻是什么?”去与别人打交道。答案五花八门,有人说,幸福的时刻就是加官晋爵时买房购车后身体无恙中;也有人说,最幸福的时刻就是父母双全爱人平安孩子快乐领导待见粉丝忠诚仇人遭谴……铁凝说,这些答案都对,但没有打动她。只有一次与台湾朋友的对话令她满意。我诠释铁凝满意的那个答案,幸福就在此刻,就是与朋友用心享受面前的青山绿水,让此刻愉快的感觉更醇厚,而大自然的美景和朋友的情感则是幸福之源。
这样说来,还管他人指手划脚么,沿着自己选择的道路义无反顾地向前走。记住:幸福就在此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