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国际旅游岛建设和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支撑,海南旅游公路应建成什么特色?在建设模式上应如何突破?9月2日,省交通运输厅在上海同济大学主持召开了海南省旅游公路规划建设研讨会。会上,来自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和交通部科学研究院的专家学者一致认为,海南旅游公路建设应提升理念、高端定位、突出特色、打造精品,要多建一些“会讲故事的景观路”。
应率先打破行政网络交通格局
已踏遍海南山山水水的同济大学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风景科学与旅游系副主任严国泰教授表示,多年前,同济大学就把海南作为大交通的概念来规划。这次要借海南国旅岛和旅游交通网络建设的思路来做,必须把海南的几个地块和几个城市的旅游资源及布局好好地想一想,要考虑如何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
他认为,交通是海南的第一形象工程,硬件设施如内外交通的通达程度、便利条件和环境形象等,对国际旅游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沿线的路况、环境美化程度如国际化的路标路牌的清晰认识等。目前,海南交通与国际旅游还有很大差距,旅游交通网络应该成为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一个中枢神经,良好的旅游交通将成为加速推进国际旅游岛形成的进程,打通岛内各游览点的内部交通网络是一个重中之重的问题。
他表示,对外部交通而言,海南是以一个岛、一个整体旅游目地点吸引游客的。航空是远距离交通的主要运输方式。现在只有海口、三亚两个国际航空港,随着国际航班的增加和游客的增多,这两个机场都需要扩建。未来几年,要把海南航空交通的格局尽快完善,让外国人、外地人以最快的速度到达海南;从内部来讲,岛内交通主要以高速公路为主。但这些公路几乎是随着行政布局的格局走的,从省到市县再到乡镇。海南的道路系统要通向旅游景区,为大众服务,要率先打破行政网络的交通格局,朝着各旅游景区点、旅游城市和通往海滨、海滩的通达便利及景观环境化的方向发展。
可建三种类型旅游公路
严国泰认为,旅游公路是地域文化与自然环境交融成一体并具有美学特征的道路时空联系体,海南旅游公路的设计要与旅游景区相结合。在很大程度上,旅游道路和景观道路是合二为一的,从海南国际旅游岛的角度来讲,旅游公路都应该是景观道路。
他建议,海南旅游公路可按三种类型建设,这三种类型对应着三种不同车速:旅游景区串联型为快速路、景观环境体验型为慢速路、顺应自然环境型为休闲路:一是旅游景区串联型。即通过旅游公路把沿途的旅游景区串联起来,实现道路建设和景区建设的双赢。如河南郑州石人山国家级风景区与郑石高速公路;二是景观环境体验型。即通过旅游公路的建设,将道路沿线的文化景观和生态景观凸现并展现出来,整合道路空间的景观形态,在确保驾驶员有一个好心情、安全行车同时,也使乘车的游客体验到沿线的文化与自然的美学环境,道路沿线的文化景观和生态景观与道路的体闲节点统一规划建设,如江苏天目湖快速路沿线的一些景观节点,将湖泊环境、餐饮、住宿和休闲环境与生态景观统一规划建设;三是顺应自然环境型模式。即应建设顺应自然环境路,此种类型公路适应于沿山、沿海或天然森林区,这与海南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密切相关的,不能破坏道路沿线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包括一些古树名木以及山体、自然水系。此类公路能曲则曲,能窄就不宜宽,车速不宜过高,宜留住游客的视线欣赏自然环境。
严国泰建议,海南可在东部地区先行规划建设作试点,然后再推广。因东部景观环境丰富优美,容易形成旅游道路和景观道路。
为全国旅游公路建设提供样板
上海社会科学研究院旅游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王大悟教授认为,与国际度假胜地相比,海南有亮点缺集群。有亮点但不多,没有形成多极并进、全岛发展之势;有资源缺整合。开发尚未深入,优质资源未被充分挖掘,更缺乏有效整合;有市场但缺高端。以大众旅游为主体,高端市场较少,高端产品供给不足。他认为,海南建设旅游景观公路可发挥“四个一”作用:一是一个杠杆,撬动旅游岛建设。以旅游公路为切入点,将带动房车旅游、自驾旅游等高端市场,开启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新局面;二是一个引擎,带动各市县发展。旅游公路可以有选择地将有发展潜力的市县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带动全省各市县跨越式发展;三是一个标杆,推动产品高级化。旅游公路本身就是高品质旅游的标杆,整合资源塑造出来的产品必须与之匹配,推进产品高级化;四是一个样板,引领中国旅游业。旅游公路在我国尚属探索阶段,建议海南省交通运输厅先行先试,打造一种模式,为我国旅游公路发展提供一个学习样板。
那么,海南旅游公路该怎么做?他认为,海南旅游公路必须与产业结合,规划与设计是旅游公路成功的关键。首先,要遵循纲领规划,超越可研。在可研的基础上,要对旅游公路的备选项目进行踏勘,对旅游公路所衍生的旅游精品进行深入研究,更要对旅游公路的经济和社会绩效进行梳理;其次是遵循产业规划,超越总规。国际旅游岛建设任务重、进度紧,可在省交通运输部门主导下,成立相应机构联合踏勘,评估全省各市县旅游资源、发展潜力与执行能力,从产业和技术两个层面确定旅游公路的走向及延展出的旅游精品,要缩短规划时间,加快项目进度,使旅游公路项目切实可以成为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杠杆;再者,要遵循技术规划,超越设计。旅游公路需要技术和景观,更要与全省各景区景点的衔接,力求技术一流、景观一流,这是海南旅游公路成为国内样板的基础。道路上的旅游设施包括房车营地、自驾车营地等,这是设计的重点。而以道路兴市县、带产业才是关键;四是遵循延伸规划,超越道路。旅游公路是一个杠杆,将带动各市县跟进制定旅游产业规划,跟进加快旅游建设。这些规划应该在旅游公路这一省部级规划之下与之衔接,与之匹配,规划建设出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的精品项目。
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原清华大学城市规划系主任郑光中教授认为,在国际旅游岛大背景下,海南岛内公路都是旅游公路,应充分考虑到景观和环保。要尽快制定全省旅游公路建设规划,要充分结合环境容量、旅客流量,选择主导的交通方式。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交通环保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陈济丁认为,海南旅游公路规划设计定位要高,要在旅游公路建设方面达到国际水平,在风景道体系建设方面填补国内空白。旅游公路建设要规划先行、灵活设计、精细施工、科学管理,力求做到以人为本、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景观协调。
在建设目标方面,他认为,海南要按照国际之理念,做到旅游交通与交通旅游的完美结合;要创国内之先进,制定国内独一无二的全省旅游公路规划,统摄旅游交通发展大局;要为交通之典范,融合交通与旅游的先进建设理念,综合施工与运营措施,对立典范;在功能层次方面,可分为干线公路、联络公路、集散公路和专用公路。干线公路提供快速运输服务,联络公路兼顾速度与可达性,集散公路提供可达性的运输服务,专用公路提供旅游运输服务;在跨线桥景观改造方面,要减少广告标牌,创立独特标志,增加趣味设置,强化地域特色,展示景观产品;在科学管理方面,要提升智能交通管理,强化防灾减灾和节能减排措施。
要多建“会讲故事的路”
同济大学校长助理、博士生导师、原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吴志强教授认为,对海南而言,把公路和旅游结合在一起,这是一项颇有挑战性的工作,这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全新的创作,在规划和设计理念上不能照抄照搬。要结合国际旅游岛的规划要求,把海南旅游公路做成全国的典范和世界各地的样板,通过建设七彩的旅游景观公路,建成绿色的网络、建成蓝色的海洋,使海南生态环境得到最充分的保护,更好地保护海南生态网络、保护海南的民俗文化。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副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张胜认为,海南景观公路的规划建设要凸显独特的设计理念和特色,将旅游景观功能进一步延伸和拓展。一要达到审美---视觉设计的目的,满足行车的视线、满足行人的视线;二要实现文化---硬质景观的目的,作为文化诠释的载体,营造经典景观意境,从精神风格上继承海南本土园林传统。通过实物、现场、图片的展示等多种手段加以表现,从而使海南的景观大道成为一条条“会讲故事的路”。驾车、骑车或步行的游客一路行来,能从不同角度感受海南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历史积淀;三要达到生态---种植设计的目标。要改善道路及周边环境,注重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建设。如凤凰镇至西线高速道路景观设计。该路经过三亚凤凰国际机场,是连接市区与西线高速的重要之路,对于展现三亚的整体形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应满足行车需要的前提下摆脱常规设计模式,构建旅游者认识三亚的门户性景观大道。
严国泰认为,旅游业是体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体验经济是服务经济的高端,海南发展体验经济前景广阔。国际旅游岛提出来了,标志着海南发展体验经济的时机已经到来。
陈济丁建议,在规划建设旅游公路的同时,海南要着力加强风景道的建设,为游客提供更多的景观欣赏和视觉体验。风景道的建设要以突出海南原生态山海格局自然景观风貌,保护本色民族风情为前提,要以构建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体验、自驾车旅游、文化遗产旅游、特种旅游和休闲度假为主体。
郑光中教授提出了三点建议,首先要尽快完善目前海南的道路功能;其次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景观资源,要避免人造景观,尊重环境,尊重自然;再次要充分考虑和保护道路沿线的人文景观。
让海南公路“开口说话”
省交通运输厅厅长董宪曾表示,今年6月,国家发改委批复的《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对我省旅游交通提出了更高要求,主要有延伸沿海公路主干线,分期、分段建设沿海观光公路,配套完善观景点设施。我省国际旅游岛建设对旅游公路的需求较大。据介绍,交通运输部已将我省旅游公路列入了“十二五”发展规划,同时还将全程参与海南旅游公路规划等前期工作,选择一些有特色的项目共建示范公路。
董宪曾提出,海南旅游公路建设必须提升理念,凸显生态特色、文化特色、国际旅游岛特色和美丽的岛屿特色。同时,要打造精品,打造在国内有影响的景观路,要更多地注入人文、生态理念和交通文化元素,使海南公路真正“开口说话”。
鉴于目前海南缺乏一个生态、园林、景观、建筑、环境艺术、水土保持、环境工程、动植物等学科方面合作团队的实际,据透露,省交通运输厅将成立专门机构,发挥同济、清华大学、交通部科学研究院等院校雄厚的技术力量,并邀请一批专家、教授为顾问,把海南旅游公路建成在全国占有一席之地的新品牌。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