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南咖啡酝酿“复兴之路”
海南咖啡酝酿“复兴之路”
来源:人民网     作者:王吉拉    2010-10-13
  海口咖啡馆的密集度,在国内数一数二。不过大多数是“咖啡馆+西餐+休闲”的模式,里面除了咖啡,可以吃ABC套餐,还可以在里面打牌、搓麻将,似乎怎么也摆脱不了海南特有的老爸茶馆的氛围,只是顾客更年轻化些,是年轻版的“老爸茶馆”。
  
  海口咖啡的更多活力则来自民间,从南洋回来的人带来了咖啡,更带来了喝咖啡的生活习惯,这让海南的咖啡生活有了深厚的历史沉淀。在国内其他城市里被小资奉为时尚、奢侈的咖啡文化,在海南却被演绎得平常而朴素。
  
  在海南东部的文昌、琼海、万宁一带,洗脚上田的农民、捕鱼归来的渔夫,喝咖啡就像喝茶,随意而自然。
  
  上世纪50年代,东南亚的归侨们,不但把喝咖啡的传统和制作、冲泡咖啡的手艺带到海南兴隆,还生产出后来声名远扬的兴隆咖啡。
  
  党和国家领导人周恩来、朱德、刘少奇、邓小平、董必武、彭真、叶剑英等也先后来过兴隆,渐渐地,兴隆咖啡成了招待客人必不可少的佳品。
  
  曾经的兴隆,大街小巷的空气中都飘荡着令人迷醉的咖啡香味。
  
  兴隆咖啡在鼎盛时期,种植面积达四五千亩,农场到处可见咖啡园。时到今日,兴隆咖啡的种植面积大大缩减,“缺少品牌保护,是造成兴隆咖啡今日尴尬局面的一个重要原因。”兴隆华侨农场所属的兴隆咖啡厂负责人梁定威一语中的。
  
  福山咖啡同样遭受厄运。
  
  文革时,福山的咖啡树基本被砍伐殆尽。砍倒了咖啡树,却砍不倒福山咖啡的名气。1974年,在广州中国商品交易会上,有日本客商指名要购买福山咖啡。1976年后,不到40岁的福山农民徐秀义决定重振福山咖啡的风采,他带领全家人,投入多年的积蓄,开辟咖啡园。随后又成立集体企业,扩大种植基地,与县联合建立加工厂,在福山建立了第一个集咖啡种植、加工、贸易于一体的企业。
  
  徐秀义点燃了福山人掩藏在心底的对咖啡的憧憬。澄迈县咖啡业蓬勃发展起来,1985年前后,澄迈县投入了上千万元扶持福山咖啡的发展。到1989年,据当时的《海南日报》报道,澄迈以上万亩的规模,成为了全国最大的咖啡生产基地。
  
  可惜,由于老一辈福山咖啡人经营理念的限制,福山咖啡大规模种植、加工后,销售没跟上来,造成产品积压,1996年后,福山咖啡又被大量砍伐,种植面积急剧萎缩。徐秀义在成都读大学的儿子徐世炳接过了父辈的梦想,并着力发展咖啡馆业。徐世炳认为,咖啡馆可以培养自己的消费群,并有一个载体,将自己的咖啡产品推销出去。这一理念将福山咖啡领上了新的发展道路。
  
  作为企业,福山咖啡公司的道路走得清晰而笃定:1986年取得注册地名商标,1995年取得注册服务商标,今年开始申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1993年进军海口,到今天共开设6家连锁咖啡馆,而且正在酝酿三亚的第二家店,可以说它已与国内咖啡馆霸主上岛咖啡平分秋色。为坚守住福山咖啡的品牌和品质,这家企业保留着福山地区仅剩的上千亩大面积咖啡园。
  
  而在福山小镇,日益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的咖啡馆业,又为福山经济增添了新的名片。
  
   2004年,福山侯臣咖啡文化村全力打造的咖啡驿站,还为那些远道而来的咖啡客备好了房间,改变了过去咖啡馆惯有的农家小院或者城市餐厅的风格,成为海南西线旅游上的亮点。去年五一期间,曾经一天接待了3000多位客人。
  
  福山咖啡重新焕发的生命力还吸引了台湾的投资者。2002年,台湾民进党元老、原台南县副县长林文定来到福山种植了400多亩咖啡,取名古色农场,专营高端的咖啡品种阿拉比卡。
  
  很有品牌意识的林文定早在四年前就注册了两个咖啡品牌,一个叫“古色”,一个叫“强那”,英文分别是“COOLSIR”和“CHINA”。林文定相信这两个名字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可以很清楚地感受到这个咖啡是中国的品牌,他要做最地道的中华本土咖啡,要把带有中华文化的咖啡推广到世界。慢慢地,福山人还形成了自己的咖啡文化节,已经举办了两届,虽然现在还不成规模。
  
  据海南咖啡行业协会的符长明秘书长介绍,未来的福山咖啡小镇,不仅有咖啡馆,还有咖啡博物馆、咖啡主题酒店区、世界咖啡博览园、咖啡文化主题广场、咖啡研究中心、咖啡观赏园,甚至还有免税购物区以及休闲养生园等。这将是国内第一个咖啡风情镇,即使在国外也不多见。
  
  而在省会城市海口滨河路3号,具有“浓而不苦,香而不冽”独特风格的力神咖啡已经香飘20多年了。1987年,当中国第一台速溶咖啡生产线开始在这里转动起,这香气便一直伴随着附近的居民。
  
  到1994年,力神咖啡的年产值超过1亿元,罐装咖啡饮料占领了全国60%的市场,部分产品远销东南亚,成为全国饮料行业500强企业。
  
  从海口力神速溶咖啡厂到海口力神企业股份有限公司,那条于1987年安装的生产线见证了力神咖啡一路走来的艰辛,而如今它己是老态龙钟、步履蹒跚。这也是如今力神咖啡面临的最大困境——设备陈旧,亟需大量资金更新。另一方面,尽管之前进行了改制,但体制上还有缺陷,由此导致管理等方面还存在问题。
  
  今年,海南岛开始了国际旅游岛的建设,而对于力神,也迎来了一个新的创业时期,刚上马不久的力神新掌门人张小林把它称为“力神的二次创业”。加强研发力量,是张小林和他的团队下一步要努力的。“我们正在申请成立省级咖啡研发中心,从研发角度寻找突破,预计6、7月份就会有新产品面市,会和原来的三合一有明显差异,更适合年轻消费者。”
  
  在三年之内成为国内咖啡加工的龙头企业,是新力神的努力目标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