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薯和红薯
木薯
芋头
在三亚的闹市中,总可以看到些或者手捧一碗串串香、或者举着一根熟玉米、或者正掰开一个烤红薯的男女老少……尽情地大快朵颐,顾不上吃相,完全把自己沉浸在美味的世界里……
在品种繁多的街边小吃中,那些外形不大、其貌不扬的红薯更像是一道家常菜,在不经意间就俘获了“好吃者”的心。
烤红薯焦香扑鼻
进入11月,天气偶尔微凉,仿佛也嗅到了秋的气息,街头开始有烤红薯出现了。小贩推着一个硕大的油桶改装成的炉子,一路吆喝一路叫卖:“烤红薯喽,香喷喷的烤红薯喽。”炉子里面燃着红红的炭火,红薯一个个整齐地排靠在炉壁上,让温润的炉火慢慢地烤,有些烤熟的红薯便发出诱人的香味。
闻着烤红薯的香味,听到小贩们的吆喝声,不少对红薯情有独钟的市民和小朋友们就会围到摊前买上两三个,一剥皮,热气腾腾更是诱人,一下去就是一大口,边走边吃的他们有时都顾不得看前方的路了。
一位刚上初中的女孩说,每次放学看到路边有卖烤红薯的,总是难以抗拒,再闻到空气中飘来的阵阵烤红薯的香味,就恨不得自己家是卖烤红薯的,“那就可以天天吃,多好呀。”
关于烤红薯,文人多有感慨。钱钟书先生曾在《围城》里把烤红薯和偷情放在一起比较;沈从文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的交代材料里,也提到烤红薯:冬日凌晨起床,搭公共汽车哐当哐当半个多小时去故宫前买个烤红薯暖手,让人有些心酸。
但是,对于那些从小在乡下长大的孩子们来说,烤红薯是童年的美好回忆。在不少长辈的记忆中,他们虽远离乡村多年,但那土生土长、焦嫩鲜美的烤红薯味,却让他们难以忘怀。在他们看来,烤的不是红薯,而是一种气氛、一种不可复制的愉快体验。
“那是我童年中不可磨灭的记忆。”在一年长的姑姑记忆中,她们几个姐妹一放学,就会从家里偷偷拿出几个小红薯。“我们藏着掖着,还悄悄从后院溜出去,生怕一不小心就被大人们抓住。”姑姑讲到小时的经历,笑得那么灿烂。
“来到空地上,淘个小坑,捡些枯枝落叶塞到洞里,再点上火。过一阵子,再将红薯一个一个扔进去,用烧剩的余烬掩埋起来。”那些生动的画面,即使时光流过十年、二十年,依然清晰像昨日。
然后,红彤彤的余烬在一旁慢悠悠地烤,她们就在一旁欢呼雀跃地玩。待空气中传来焦香味,她们才赶紧用树枝将红薯从坑里拨出来。红薯烤焦了!新鲜出炉的红薯还很烫,“有些人心一急手一伸,就被红薯烫得哇哇叫。”
实在等不及的女孩便摘下几片树叶,包住红薯,用力的蹭两下,剥开乌黑的焦皮,看到露出黄灿灿的薯肉,低头就是一咬。那软软的、酥酥的、甜甜润润的味道好似在口中会融化般。她们一边大口大口地吃,一边还腾出手擦拭额头上布满汗珠,稍不注意,剥过红薯的手上粘满的黑乎乎的炭灰,就会弄到脸上、鼻子上。
说起当年烤红薯的经历,姑姑就喜不自禁。是呀,想必在乡下的孩子们都有过这样妙趣、欢快的童年记忆吧。
蒸煮紫薯细腻甜滑
有人爱那烤得香喷喷的红薯,也有人爱那一个个清水煮熟后咧开嘴笑的莹莹紫薯。初尝紫薯,第一口下去感觉细腻甜滑,香味浓郁,再吃一口,看着通透的紫色薯芯,会有种视觉和味觉上的双重愉悦感。
一位经常食用紫薯的阿姨透露说,现在市面上有一种看似特别像紫薯的“紫薯”,但不管是从颜色上、口感上都是有区别的,营养价值也不如正宗的紫薯。阿姨说完就笑着说,只有她这么较真的人才会去区分,“其实吃起来也是很美味啦。”
阿姨说,买生紫薯时,一定抠开一块皮看看(因为从外表不太看得出来),看看里面的薯肉,真正紫薯里面的颜色分布很均匀,从外层到里层都是一样的紫。而那些市场上冒名顶替的“紫薯”,“里面的颜色深浅不一,分布还很不均匀。”
相较那些普通的红薯,紫薯更有营养价值,不仅促消化、补血养颜、润肺益气,还能降糖降脂等。据了解,紫薯又叫黑薯,薯肉呈紫色至深紫色。它除了具有普通红薯的营养成分外,还富含硒元素和花青素。花青素对100多种疾病有预防和治疗作用,被誉为继水、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之后的第七大必需营养素。
在健康环保大行其道的今天,紫薯作为富有营养的绿色产品也受到不少爱美主妇们的追捧。她们用自己的巧心思,变着花样做各式各样的薯食品。用她们的话来说,像紫薯这样在三亚一年四季都有的东西,不加以利用岂不是太浪费了?
主妇们动起了小心思。有的人把紫薯买回家后,切成小方块,放到盛满清水的锅里,和大米一起煮沸后,转至文火慢慢将紫薯和大米熬至软烂,待熄火时加入冰糖或红糖至融化,一锅色香味俱全的紫薯粥就做成啦。还有的人把煮熟的紫薯剥皮后,将薯肉剁成泥,混在面粉里,稍加揉压按成薄薄的皮面,放到煎锅上煎透,这时一道表皮香脆酥软的紫薯饼便大功告成了,吃起来软而不腻、脆而不燥。
甜薯汤甜甜蜜蜜
甜薯汤是三亚街头必不可少的小吃之一。在内陆一些城市,人们很少吃得到甜薯汤。而在三亚,一般在街头巷尾、在农贸市场旁、或者在一些甜品店内,就有各式各样的薯汤,有红颜色的、黄颜色的,还有紫颜色的(有紫薯也有芋头,芋头也属于薯类的一种)。
在第一市场附近的生意人就特别喜爱甜薯汤。每天早上11点,就会有一个阿姨准时推着一辆装满各式各样甜品的小三轮车来到市场附近。据说这位阿姨做的红薯汤很好卖,小小一碗售价才一元五角钱。如果你想吃,一定要赶在中午12点前来,不然来晚了红薯汤也就卖完了。
记者连日都来到第一市场附近寻觅,虽看到推小车卖甜品的商贩,却寻不到任何甜薯汤的踪影。一问,小贩才告知,最近生红薯进货价比较贵,想吃要等价钱回落下来才行。
红薯一度成为物质匮乏时代的充饥物,当然也是穷苦人家的美味佳肴。“有红薯汤喝,那时的日子再苦也是甜的。”现在已是一个6岁孩童妈妈的林欣对于红薯一直都有着特别的情结。
“百吃不厌,现在有时在路边看见推红薯汤的小贩路过,我都会买几碗回去。”林欣说,有时实在是馋了,还会到菜市场附近买生的红薯回家自己煮呢。
“一定要用那种红皮黄心的红薯煮出来的汤才又甜又润。”林欣在家煮红薯甜汤时,要先把红薯削皮后切成小块放进水里煮,等快煮好时再加入几片姜片和红糖就可以啦(如果一开始就放姜片,那么煮出来的红薯汤姜味就特浓)。
如今,有生意头脑的商贩把那贫困时代的充饥物——红薯,摇身一变变成了小餐馆、甜品店、甚至是酒楼的佳肴,让它也登上了大雅之堂。据了解,红薯粥在小餐馆中很受一些上班族的欢迎,用老板的话来说,要想清一清肠胃的油腻就要喝一碗红薯汤粥。
看过一篇短文,说著名小说家、散文家汪曾祺先生写他在西南联大逃亡生活时仍懂得寻找生活乐趣,所以他很不解地说一碗红薯糖水,北方学子不明白有啥好吃,广东学生却吃得不亦乐乎,连赞好吃。
看到这我不禁会心一笑,对于喜爱的人来说,红薯甜汤就是那么好喝,爱它不需要任何理由!(见习记者 周秀)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