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酸笋由“贫民”变身“贵族”的四季蔬菜
王燕珍
海南酸笋
由“贫民”变身“贵族”的四季蔬菜
竹笋是海南饮食中的四季蔬菜。古书记载,在明朝以前,海南人吃竹笋的品种已有三种,即鲜、酸、干三种,而且有不少用竹笋烹制的地方名菜。其中的“酸笋”是一道风味独特的海南名菜。
海南的竹笋有野生的刺笋,也有人工种植的麻笋和玉兰笋。按加工方法可分为水煮笋和酸笋。前者是把切成片状的笋用清水煮去苦水即成。后者是把笋片用水浸泡,让里面的醋酸菌发酵至酸味。这就是海南特有的酸笋做法。用这种方法制成的酸麻笋、酸玉兰笋叫做“竹笋酸”,制成的酸刺笋叫“刺笋酸”。
刺笋名副其实,就是生长在刺笋丛中的刺笋的幼嫩部分。在海南,这种笋生命力甚强,一年四季生长。只要下一场雨,幼笋就纷纷破土而出。采割刺笋,靠的是胆大心细眼明。采割者手特一根自制的称为“竹笋钩”的竹杆,竹杆尖的一头装上钩刀,头伸进刺笋丛中,辨别刺笋的方位后,把钩刀插入幼朗读的根部,用适度力气一拉,就把幼笋拉了出来,经加工后制成酸笋。麻笋是农家种在房前屋后的竹子的幼嫩部分,切割下来剥去笋壳,切面片状,制成“水煮笋”、“酸笋”或笋干。
过去,人们普遍认为竹笋是没有营养的,因而价钱相当低贱,酸笋也便成为了穷人的家常便菜。其实竹笋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每100克鲜笋均含有4种蛋白质,还含有丰富的钙、磷和铁等无机质。如今,竹笋已由蔬菜中的“贫民”变为“贵族”。
在海南的任一家餐馆,你都可以点到一份别具风味的海南酸笋制成的佳肴,做法各有不同,因而口味也会有千变万化的感觉。在夏天,海南人最喜欢用酸笋煮鱼汤,既有点酸味而且还有点鲜味,既能消食益脾,且又消气健胃,成为海南“家乡菜”中的贵族。“酸笋海螺汤”则是一道能消热去暑的上好汤菜。至于干笋,海南人多用来和酸菜、酸芋梗煲,其味道鲜美利口,引食开胃,极适下饭。
西安的张小姐每次点餐必点一道特色的海南酸笋菜,她对海南酸笋的各种做法已经十分熟悉。“要我说呀,海南酸笋配什么菜都能做得很好吃,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酸笋和海鲜的配合,既有酸又有鲜,但却是不酸又不腥,味道刚刚好!”
眼下,海南各酒店、餐馆里的大师傅们,还会根据食客的口味要求,烹制出种种竹笋菜式来,供客人一饱口福。
(本报记者 王燕珍)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