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致坡琼剧:多演戏有奖励 淡季政府“买戏”
大致坡琼剧:多演戏有奖励 淡季政府“买戏”
来源:     作者:林可婷    2010-11-09

  海口市美兰区大致坡镇是全国11个重点示范镇之一,也是海口市“十一五”期间首批重点建设的十个中心镇之一。从1990年代前期开始,陆续有民营琼剧团进驻该镇,目前常驻剧团有10家,每年演出将近3000场次,演出收入近1000万元,足迹遍布海南岛东部和北部市县,甚至到广东的徐闻、雷州、高州和广西合浦一带。大致坡琼剧文化产业在市场化运作和省、市政府的扶持下,发展态势良好。

  多演戏政府有奖励

  走进大致坡镇大桃村附近的大致坡文化体育中心,碧绿的青草地上,除了完善的健身器材,随处可见戏剧脸谱柱。2008年4月27日揭牌成立的“中国戏剧家活动基地”也设在这里。基地里有活动室、会议室,还有练功室和控制室等场所;基地的“琼剧文化广场”中,还有一个可容纳三四百名观众的露天戏台。

  基地主任陈长红告诉记者,这里已经成为省内外戏剧家和从业人员交流和学习的平台,每逢有琼剧汇演或省外戏剧界人士到访,也总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据海口市文体局负责人介绍,为了扶持大致坡琼剧文化产业发展,海口市政府于2008年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其中主要的一项是:每年演出超过250场的剧团,超出部分按每场300元加以奖励。在此激励措施之下,上一年度所有剧团的演出都超过250场,总共超出398场,平均每家超额演出近40场;其中大致坡工会琼剧团、文昌市旭仙琼剧团、文昌市青年琼剧团等3家剧团,演出均超出50场以上。

  旭仙剧团团长陈德彬说:“除了演出得到奖励之外,2008年,各家剧团还得到了省委宣传部1万元的住房补助。这些钱虽然不多,但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帮助很大。”

  演出淡季政府“买戏”

  根据《海口市扶持大致坡镇常驻民营琼剧团的若干意见》,该市对大致坡琼剧产业的帮扶不只是奖励机制。每年农历四月、七月和十一月是民营剧团的演出淡季,演职人员往往入不敷出。这时,市政府就会通过向剧团买戏,然后送戏下乡的方式,帮助剧团度过难关。

  记者了解到,在演出旺季,每场戏能有8000元至1万元的收入,可是到了淡季,1000元一场戏也要接,而30余人的一个剧团全靠这点微薄收入买米下锅,生存状况堪忧。而海口市政府部门在此时主动“买戏”,无疑是给剧团雪中送炭。

  海口市文体局艺术处负责人告诉记者,除了在演出淡季,鼓励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到大致坡镇“绑戏”之外,在政府组织的活动中,大都尽量购买大致坡镇常驻民营琼剧团的服务;在传统节日、重大庆典等各种公益、商业演出活动中,也邀请大致坡民营琼剧团参加演出,既锻炼队伍,又展示民营剧团形象。

  此外,凡是在大致坡镇常驻的民营琼剧团,一律免交各种管理费,剧团演出收入免缴税收;剧团演员、职员的子女上学实行就近入学,学校免收择校费。

  琼剧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琼剧是富有海南地方特色的乡土艺术品种,2008年还入选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因此,演出技艺的提升和传承问题,也早就被提到了海口市的议事日程。于是,面向大致坡民营剧团青年演职员的培训,也成了海口市文体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

  据介绍,从2009年开始,海口市文体局都在“中国戏剧家活动基地”,举办骨干理论培训班和骨干艺术培训班至少各一次,重点培养剧团带头人、剧本创作人员和文艺表演人员。于是,省、市琼剧界的名角和知名编剧,如黄庆萍、吴多东、邢纪元和石冰等人,也就成了该基地的常客。

  目前,大致坡琼剧文化的兴旺已产生出一定效应,一些相关的行业应运而生,如演出中介人、专业搭台队等。常驻民营琼剧团每年演出收入近1000万元,在大致坡镇租房、饮食、购物等一年的消费超过500万元;同时,演出也吸引来大量的观众和游客,带动了大致坡的旅游、家庭宾馆、餐馆等一些服务业的发展,琼剧已成为大致坡镇的一项产业。

  海口市文体局局长徐涛说,大致坡琼剧文化镇的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一是活跃了农村文化市场,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大大改善了农村文化活动匮乏的问题;二是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建设;三是保护、弘扬和发展了本土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了新观众,扩大了观众群体;四是为国有剧团的改革提供了有益经验,同时,为专业琼剧团演职人员的分流提供了渠道;五是促进了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赌博等不文明现象明显减少,为繁荣我省城乡居民的文化生活、发展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 (本报海口11月7日讯)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