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口加快风情美食街布局 部分选址已落实或有规模
海口加快风情美食街布局 部分选址已落实或有规模
来源:海口网     作者:陈曼莉    2010-11-15

  海口网11月15日消息(记者 黎光)游客来海口不仅有美景欣赏,而且有美味助兴。从海口市商务局获悉,海口正在加紧选址布局风情美食街,市长徐唐先在不到半个月时间内,两次就风情美食街的建设开展调研,要求在建设上体现地方特色和风情,力争早日打造成为海口的新景观,成为市民游客津津乐道、流连忘返的地方。目前,一些美食街选址已落实或形成规模。

  体现地方文化提升城市品位

  过去藏在街头巷尾、小摊经营的民间小吃一直难登大雅之堂。如今,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小吃之类的美食因其深具地方特色、体现地方文化而身价倍增,成为吸引游客、提升城市品位的使者。

  为了策划我市的风情美食街,海口市商务局做了不少市场调查。该局有关负责人认为,从全国各地经营成功的小吃街看,建设地点一般在城市商业中心,人群购物最聚集的商业区域,满足商家对客流量的要求。

  市商务局人士介绍,海口市目前有一些自发形成的美食街或点,其中有名的是金龙路美食一条街、新埠岛海鲜坊、板桥路海鲜广场等。这些早年形成的美食场所现在有的面临拆迁,有的档次较低、就餐环境较差,管理方面也有待规范。

  市商务局在深入市场调查后认为,风情美食街要建设成为市民的休闲场所,游客必到之处,力求反映海南地方小吃饮食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丰富市民游客饮食文化生活,体现海口旅游与餐饮文化的和谐统一,打出知名度,力争成为海南国际旅游岛的一块金字招牌。从分布来讲,一般有中心城区美食街、景区美食街两种。

  [page]

  中心城区逛街聚餐两不误

  大同路新大同时代广场的外立面还在施工,内部却别有一番天地。11月8日下午,记者在这里看到,老爸茶式的茶铺里座无虚席,市民在慢品下午茶;上档次一些的中式美食、日本料理、西餐、港粤茶点、火锅、海鲜广场、酒吧、快餐等也应有尽有。更特别的是,这里设有3个专门接待婚宴的大厅,中式、西式任君选择。

  市商务局支持新大同时代广场建设中心城区的风情美食街。据分析,该广场在我市解放路、龙华路和大同路商圈之内,为城市商业中心,周边有各类购物零售业态,是海口购物人群最集中的地方之一,人流量大,地下停车场和周边商业停车位充足,具备建设美食街的条件。该地段类似于北京的王府井小吃街,外观类似于上海的城隍庙小吃城,在这里游客和市民可以品尝到全省最齐全的美食。

  新大同时代广场行政副总经理辜慧波介绍,新大同时代广场内外都设有露天广场,在让游客和市民品尝当地特色小吃的同时,可以欣赏海南本土戏曲。

  海口业内人士透露,海口的餐饮企业对政府的引导表现积极,将出重资征集百种以上海南美食、小吃,以丰富海口的餐饮市场,为广大市民游客提供更多选择。

  [page]

  江河湖海美景助美食

  今年7月,徐唐先市长带队赴浙江舟山市考察海鲜坊,借鉴当地美食街的建筑、管理等方面的经验。今年9月,海口首家上档次、上规模的海鲜坊在西海岸动工,计划年底竣工。

  11月9日下午在西海岸边看到,长近1000米的海鲜坊正加紧施工,其建筑屋顶铺设茅草,好像海南黎族民居。周边绿色、停车场等工程已初具规模。

  市商务局介绍,海口临江、河、湖、海,可以说处处皆景。综合考虑,除西海岸外,还选址海府中心的红城湖南岸路段,规划全长1000米的风情美食街。

  经分析,红城湖属于琼山商业区域,对面有家乐福超市,能提供约600个车位,可满足客人停车需求。红城湖景观公园建设目标为生态型文化艺术公园,具有琼府古韵,在红城湖公园规划中,已把南岸路段作为老府城历史文化长廊设计。美食街建在人文环境衬托下的湖边,绿树成阴、椰岸水影,配备各种文化休闲设施,让市民游客品尝海南风味小吃的同时,充分感受海口府城地区的民俗文化,饱览红城湖景色及音乐喷泉,感受海口都市娱乐休闲文化的浓厚气氛,达到食、游、赏一体化的效果。

  此外,红城湖地段远离居民区,夜间经营不会造成噪音投诉。地下排污、排水等环保设施都可按红城湖综合整治方案完成建设。

  海口红城湖管理有限公司设想,结合老府城历史文化长廊的布置,美食街可建铺面50个左右。

  [page]

  到老街品味历史美食

  骑楼历史老街是海口小吃的发源地。深深小巷之中、农贸市场之旁,或一小铺面、或一小挑担,海里的海菜、坡上的野藤,经巧手烹调,变成美味、香气诱人。市民路过,买上一小碟,或蹲或站,品完离去、香留齿颊。

  老街的特殊地位让人不能忽视。市商务局建议,在海口市区分期建设多条不同档次、不同风格和意义的风情美食街。红城湖南岸风情美食街代表人文历史、公园美景与小吃文化的结合;新大同时代广场代表城市购物中心全省各地特色小吃和美食文化的结合;老街新民西路风情美食街则代表特色商业街、骑楼建筑与海口本地小吃文化的结合。

  老街这么大,独看中新民西路(旧称西门),一是其地理位置好,东起新华南路、西至博爱南路,与解放西路商业街100米之遥,距市人民公园、人民广场、博爱路都较近,可以满足入驻商家的客流量要求,满足市民和游客吃、游、购、玩。二是其业态现状,长200多米、宽8米的新民西路现为步行街,白天是农贸市场疏导点,晚上是夜宵大排档,街内就有近百年的海南特色小吃店数家,经营海南粉、鸡屎藤、牛腩饭等;端午时节,海南各地在这里设锅煮粽,那情景直叫行人流口水。此外,该路段不通汽车,不用调整公交线路,地下排污排水等环保设施也较完善,是做调查时呼声较高的一条街。

  据初步规划,新民西路融入南洋骑楼建筑风格,统一建设店面、统一装修挂牌匾,并与海口五条历史文化名街相连为人文景观区。建成后,市民和国内外游客可以边游览南洋骑楼风格建筑,边品尝海南风味小吃,相信在这种环境下会有特殊的味道。市商务局介绍,新民西风情美食街可设六个分区:海南四大名菜区、海南海鲜区、海南特色小吃区、海南特色粉区、海南特色饮品区、海南特产食品(礼品)区。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