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马王堆汉墓文物先睹为快
马王堆汉墓文物先睹为快
来源:     作者:陈曼莉    2010-11-18

彩绘陶鼎

精美的玉具剑配饰

云纹漆案

  16日,长沙马王堆运来的121件(套)文物在省博物馆开箱布展。本报记者独家获悉,在这些文物中至少有5件文物是从来未对参观者开放的,其中包括一枚重234.5克的金饼。海口市民可先于全国人民一睹为快。

  □本报记者徐慧/文 本报记者李汉仁 实习生朱佳莹/图

  辛追2号

  “吓坏”女记者

  本次来琼的所有文物都来自于1972-1974年发掘的长沙马王堆三座西汉墓。墓主人是身份显赫的长沙国丞相軑侯利仓、夫人辛追及其子。在18日开展的展览上,市民将会仿佛梦回西汉,在欣赏文物的愉悦中体味当时的宴飨文化、工艺制造、养生保健、衣饰美容、典籍收藏,求仙思想及生死观,并映照出汉代在农业、手工业、纺织、医药、天文历法和文化艺术方面的成就。

  马王堆汉墓最为知名的莫过于千年不腐的貌美夫人辛追了。然而辛追目前有辛追真身、辛追1号(复制品)、辛追2号(复制品)三个形态。本次翩然来琼的是辛追2号。专门来琼的湖南省博物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辛追真身按照规定不准移出原址。辛追2号主要担负巡展任务。辛追去世时已50岁左右,真身身体肥胖,满脸皱纹。而辛追2号体现了30多岁时辛追的风韵,体形匀称,皮肤光洁,更能令海口市民赏心悦目。

  16日上午,辛追2号静静地躺在木箱里。开箱之后,一位女记者路过此处,朝箱子里看了一眼,顿时大叫一声,花容失色,差点把采访本丢在地上。在场所有看到辛追2号的人都觉得她恍若真人。用手轻触,辛追2号还有真人皮肤的质感。湖南省博物馆工作人员说,辛追2号造价过10万元。

  陪葬金饼首次“迎宾”

  “这块金饼可是首次出现在展览场合,非常珍贵。”海南省博物馆工作人员陈小姐指着“张”字款金饼告诉记者。在强光手电的照射下,金饼背面镌刻的隶书“张”字闪闪发光。该金饼重234.5克,当时冶铸这样重的金饼约合汉代的一斤。据推测,该金饼不完全属于市场上广泛流通的货币,而实际上多用于皇帝颁赐诸侯王、诸侯王向皇帝进贡,或用于贿赂、赎罪及较大数额的交易等。这样首次出现在展览场合的宝贝共有四五件。

  辛追身在显赫之家,墓中的陪葬品,珍贵之物多多。展览开放时,市民可以看到贵族用作配饰的玉具剑、精美的玛瑙印章、贵族用作炫富的木犀角、木象牙。

  辛追陪葬服饰千年不腐

  “你看看这双丝夹袜,历经千年如今还是完好,真是难得。”海南省博物馆陈列部主任章佩岚感叹道。辛追作为一个美貌的贵妇人,美丽的衣裳肯定是不可少的。市民将可以看到辛追生前所喜爱的绢地“长寿绣”丝绵袍,该锦袍用朱红、金黄、土黄和绿四色丝线绣成。穗状流云间填以土黄色的云纹。由于色彩的变化,似朵朵卷曲的祥云舒展,细看又是茱萸、凤鸟等吉祥生物显现在云中,非常神奇。另外,汉代的手套、鞋子、香囊也都非常精美,不容错过。

  章佩岚告诉记者,展览时,还会有些以马王堆汉墓中美丽事物为元素的丝巾等工艺品供市民选购。

  古代的梳妆用品是啥样

  辛追出土时,肚子里发现了香瓜籽,很多人据此认为辛追是个“美食家”。本次展览也将展出从汉墓里挖出来的昔日“美味”。市民们将看到狗骨、兔骨、梅花鹿骨、红枣、梨子等。湖南省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当时出土的时候,这些食物都是装在精美的容器里的,估计是辛追生前爱吃的东西。

  市民还可以在展览中看到汉朝版的“梳妆四件套”——— 木梳、木篦、角镊、角质环首刀。章佩岚手持角镊向记者演示这一古代梳妆用品的多功能性———角镊一头为尖锥形,一头为可以随意取下和安上的镊片,中间部分为执手的柄。镊既可作发簪,梳妆时又可作分发、修面之用。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