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山文化苑主要景点景观介绍:
【佛教文化景观】
不二法门 金玉观世音 慈航普渡园 如意吉祥园
南山寺 海上观音圣像 三摩地 心经石刻
【福寿文化景观】
长寿谷 长寿廊 祈愿树 文宝院 梵钟苑 滴水净瓶
【生态文化景观】
南山树屋 生态沙坝 小月湾
【人文景观】
汉唐乐坊 喻氏抟泥坊
还有就是世界闻名的南山素斋
南山不二法门是景区大门景观,为南北朝风格建筑。游客进入此门,便进入了吉祥清静的南山佛教圣地。大门外的“不二”和大门内的“一实”系已故著名书法家顾廷龙老先生94岁时书。“一实”是“不二”的对应。
海南镇岛之宝——国宝金玉观世音
举世闻名的“金玉观音”供奉在金碧辉煌的“得在自在观音阁”里。这尊观世音雕像内镶释迦牟尼舍利子,通身像高3.8米,由观音金身、佛光、千叶宝莲、紫檀木雕须弥底座四部分组成,耗用黄金100多公斤、120多克拉南非钻石、数千粒红蓝宝石、祖母绿、珊瑚、松石、珍珠及100多公斤翠玉等奇珍异宝,采用中国传统“宫廷金细工”手工艺制造。金玉观世音像总价值佑为1.92亿人民币,是一尊具民族风格和时代精神的造像珍品,是当代工艺美术史和佛教造像艺术史上的稀世瑰宝。1998年11月27日,金玉观世音被确认为世界最大的金玉佛像,并被录入1999年吉尼斯大全。在2001年金玉观音洒净仪式时,发现观音像体内生出108枚金钢舍利,实乃佛门祥瑞。
“慈航普渡园”中主要景点有观音阁、承露亭、滴水净瓶、耳根圆通石雕、东去西来百米长廊、真趣茶社、嘉言壁、照见壁、三谛桥、紫竹林、放生池等。供奉在观音阁中的“金玉观世音”是海南省的镇岛之宝。慈航普渡园集北方皇家园林的大气和南方园林的精致于一体,巧妙地叠山理水,将观音菩萨寻声救苦、普渡众生的美丽传说,托付于这片青山绿水中,使人们感受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如意吉祥园景点融中国古典园林、日本园林、西欧园林为一体,融汇了佛教文化、生态文化,表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同生共存的天人合一思想。主要景点有南山别院、吉祥经石刻、吉祥钟、十八罗汉、白色亭,俯高凭净、鸽场等。
南山寺位于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内,是一座仿盛唐风格、居山面海的大型寺院。南山寺是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亲临选址,经国家宗教局批准,于1995年11月11日奠基,1998年4月12日建成。现有仿唐建筑仁王殿、天王殿、钟楼、转轮藏、东西爬山廊、东西配殿、金堂等建筑群,总建筑面积5500㎡。整个建筑气势恢宏,为中国近五十年来新建的最大佛教道场,也是中国南部最大的寺院。自古名寺出高僧,南山寺的方丈是86岁高龄的高僧新成大和尚,监院是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明生法师。目前,南山寺第二期工程已启动。按照规划设计,第二期工程遵循古代大型佛教寺院方正划一、主次分明的特点,将主要建筑集在中轴线上,在两侧设置12个不同功能的四合院。二期工程完成后,整个南山寺东西宽188米,南北长416米,共8个台阶总高差49米,总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
南山海上观音圣像敬造工程因其规模宏伟、意义殊胜、佛理底蕴丰富,被誉为“世界级、世纪级”的佛事工程。像体为正观音的一体化三尊造型,宝相庄严,脚踏一百零八瓣莲花宝座,莲花座下为金刚台,金刚台内是面积达15000平方米的圆通宝殿。金刚洲由长280米的普济桥与陆岸相连,并与面积达60000平方米的观音广场及广场两侧主题公园,共同组成占地面积近30万平方米的“观音净苑”景区。
南海观音还充分运用高科技手法,组合运用声、光、电技术进行大型灯光夜景演示,充分展示了“佛光普照”、“踏海而来”等观音文化艺术效果。
长寿谷位于南山东麓,其地貌呈谷状纵伸,依攀山势,直冲云霄,谷线全长2300米。其间鸟鸣不断、溪水常流、林木郁郁葱葱、岩石突兀奇特。设计者们巧用天然形胜,从不同角度,以“流动”和“静止”的状态揭示着传统“寿”文化的内核。其主要景观包括:芒果林、长寿林、百年古树、寿倒三松、百寿堂、百岁阶以及1.8米高的铜制“无量寿佛”和一个代表谷中所流之水实乃救度众生之水的铜制皮袋“流水尊者”。
长寿廊
南山是举世闻名的长寿区,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显示,海南省的人口平均寿命最高,三亚市的人口平均寿命为海南之首,而南山又是三亚的长寿之冠。据统计,南山村共2400人,主要居民为黎族同胞,其中百岁寿星有8人,90岁以上的长寿老人有80多人。长寿廊陈列的是当地部分长寿老人的照片,南山文化旅游区衷心地祝各位游客吉祥如意,寿比南山!
滴水净瓶
耸立在我们眼前的这组石雕,其形状是一个宝瓶,代表着观音菩萨用以慈悲济世的杨枝净瓶,宝瓶中装满了甘露,当众生有难时,观音菩萨就会遍洒甘露,以解救众生的苦难。甘露是一种饮食,甘露其名是梵语的音译,它也可以叫天酒、美露,其味甜得象蜜一样,是天人的食物,甘露又是诸天人不死的药,吃了它,生命会很长,身体会很健康,体形容貌会长得非常好。
“南山素斋”主要都是以当地的野菜、五谷杂良、菌类、磨芋类、豆腐类、特色瓜果类等为主要原材料。在做工工艺上更是融汇了宫廷素斋、寺院素斋和民间素斋的精华,采用现代烹饪技艺,不纳荤腥,并结合海南的地方特色,同时集南北地方风味于一体。在造型艺术上属“以荤托素”类,达到形似,同时追求神似。除了清淡、味美、养生保健的特点外,还富含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营养丰富而且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常期食用能养颜美容、延缓衰老,非常符合现代人的营养需求。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