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新时尚:租艘游艇出海
旅游新时尚:租艘游艇出海
来源:海南特区报     作者:陈曼莉    2010-11-24

游艇度假提升三亚旅游品位

  旅游新时尚:租艘游艇出海

  本报讯 从17世纪中叶欧洲出现第一艘皇家狩猎船开始,“游艇”就成为了顶级奢华的代名词,受到王室、名人和顶级富豪的宠爱。在游艇发展的历程中,尊贵奢华的游艇也一直是普通市民可望而不可及的。而如今,在三亚市民的眼中,昔日遥不可及的游艇却是越来越熟悉,不仅可以随时参观,更可以感受到这个行业迅猛的发展势头。在《海南省游艇管理试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出台之际,本报记者专访了三亚游艇行业的资深人士,为市民详解三亚游艇行业的现状及《办法》出台后给整个行业带来的影响。

  游艇度假

  三亚旅游新时尚

  长期以来,三亚河口都是渔船的港湾。数以千计的渔船停泊河的西岸,躲避台风,进行补给。这里汇集了我省各地的渔船,层层叠叠,宛如迷宫。如果有船出海,照例是在船头放一挂鞭炮,祈求风平浪静,出入平安。  

  而三亚河的东岸则属另一个时代,新建的游艇码头上已经停靠了20余艘各类豪华游艇和帆船,戴着船长帽的富人们,正驾驶自己的“玩具”绕过密匝的渔船进入南海,那是鸿洲国际游艇会的码头。按照三亚市政府的规划,不久后渔港将迁往三亚市西40公里处的崖城镇附近,东岸将会成为一个游艇的泊区。

  三亚游艇度假方式的出现,让三亚度假从此有了新的概念,也让三亚度假提升到另外一种品位。租艘游艇出海,可以完全将自己置于大海之中,将自己融入大海的怀抱,想要游泳、浮潜、划船都可以,也可以一边喝点威士忌或海南的椰汁,一边看看杂志;还可以钓鱼,钓到大鱼可以美餐一顿,高兴之余也可以享受放生热带小鱼的感觉;可以静静地躺在海上双人休息气床小憩,享受大海摇篮的浪漫及海湾的宁静;喜欢玩牌的朋友,也可以边听音乐,边跟几个伙伴在游艇上玩牌,在海风的抚慰下,在优美的环境中,尽情享受假日。

  发展游艇业 三亚占天时地利人和

  三亚最大的吸引力在于三亚有着最湛蓝清澈、最美丽绚烂、最逍遥浪漫的海。来三亚的游客通常第一次是来旅游的,之后是纯度假的,而三亚最好的度假方式莫过于亲海体验。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富人越来越多,游艇也逐渐变得不那么遥不可及。

  三亚鸿洲国际游艇会总经理林明昆认为,三亚发展游艇产业拥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天时指“海南国际旅游岛”国家战略中定位“游艇”为本岛优先发展的支柱产业;地利指三亚拥有全中国最好的航海环境,200多公里境内海岸线,19个港湾,40个岛屿,大量的潜水基地等等;人和方面,相关部门都为游艇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支持和便利。

  大游艇进不来 三亚距一流还很远

  和发展成熟的国(境)外地区相比,国内游艇经济目前虽被多方看好,但尚处于起步阶段。林明昆介绍,目前三亚游艇业的发展离世界一流地区有非常明显的差距,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基础建设滞后。世界各地的游艇界人士都评价三亚为“发展游艇业的一流选址地”,然而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基础建设较为滞后,比如鹿回头山下的三亚港规划为公众及私人游艇港结合的港口,但是港口的航道水深有限,多数地方不足5米,同时入港口的限高仅为20米,这样许多款式的游艇,比如桅杆高度超过20米的帆船,或者吃水深度超过5米的大型超级游艇等都无法进港,极大地限制了国外高消费群体前来三亚。今年本有国外数艘长50米以上超级游艇欲前来三亚,结果都因基础建设不过关而取消行程。

  管理细则缺乏。利好政策鼓舞人心,但具体细则才能让政策落地。如目前有关规定要求私人购买游艇时,需要同时具备船籍证书、所有权证书和国际证书,如何获得这些证书的细则应尽快落实;私人游艇即使在获得许可的专用水域内航行,也须通报海事、航务及港监等部门并经一定的业务协作才能出航,如何简化手续的细则须尽快落实等等。

  人才大量短缺。世界一流地区的游艇人才资源非常丰富,并有专业的培训机构和系统化教材,这方面三亚还没有起步。

  就是国内一流地区,也有值得三亚学习的地方,比如青岛,当地政府投资数千万举办海洋节,甚至自购十条帆船用于组织国际级航海比赛,以航海比赛为主导的青岛海洋节已经为本地经济带来可观收入;再比如深圳则有市政府投资600多万牵头举办中国杯帆船赛,为城市聚集了来自五大洲的参赛者、媒体和旅游者。三亚推动航海氛围打造城市形象的条件得天独厚,各方面步伐应更快一些。

  境外到访游艇数量将激增

  本报讯 处于刚刚起步阶段的三亚游艇业迎来了曙光,在本月1日召开的五届省政府第57次常务会议上,审议并原则通过了《海南省游艇管理试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在15项游艇管理政策上实现突破,并于昨日正式对外发布。对此,三亚鸿洲国际游艇会总经理林明昆认为,《办法》是中国游艇业第一个操作性极强的法规,极具创新性,对业界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最直接的是境外到访游艇数量会急剧增加,会促进三亚配套服务的成长。”

  对于即将迎来的机遇,三亚的游艇会对此做足了应对准备,林明昆表示,目前游艇会正在建设更多的泊位迎接更多的船到来,同时积极学习政策,筹建更多的设施。“希望海南省成为中国游艇胜地,能有更为开放和宽松的游艇使用环境,配套的海上、陆上便利及安全管理设施和团队。”

  据了解,游艇管理在我国尚属新生事物,目前国家尚没有完备的法律、法规,制定实施该《办法》是海南省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研究完善游艇管理办法,创造条件适当扩大开放水域,做好经批准的境外游艇停泊海南的服务工作”的具体举措。目前,省政府历时7个月起草了《办法》,《办法》在15项游艇管理政策上实现突破,着力解决海南目前游艇“进不来”、“不能动”、出入“不方便”等问题,这对于促进海南游艇产业发展、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游艇会明年推校园开放日

  本报讯 目前,中国游艇业的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大部分富人看待游艇这种舶来的休闲方式,很大程度上仍出于炫富的需要。一方面游艇越买越大,长度超过80英尺以上的大船苦于找不到停泊的码头;另一方面,一年难得动一次的游艇也不在少数。事实上,国内俱乐部单纯靠游艇服务很难生存,大多需要依靠房地产等其他项目支持。

  同样,在三亚甚至是海南,游艇文化还没有形成。三亚一位资深的玩艇人曾说过,“懂得欣赏的人,才知道每一条游艇都是一件艺术品,才能分辨出英国游艇充分渲染维多利亚式的贵族气息,意大利游艇充满拉丁味的浪漫华美,美国游艇则注重个性和实用。”在三亚,玩艇人在游艇礼仪方面的培训也不够,比如偶尔可以看到在游艇上,身着晚礼服的女士,打着太阳伞。

  对在未来是否能让普通市民参与到游艇消费旅游的构想,三亚鸿洲国际游艇会总经理林明昆表示,游艇会的消费服务能够符合高中低层次消费者的口味,消费能力强可购买游艇,一般消费也可租赁游艇,游艇只是海洋运动的一个代表性产业,希望游艇业能够带动整个海南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明年该游艇会将推出校园开放日等市民参与的活动。“每逢周末可以组织一些三亚本地的小学生做海上帆船,帆板的培训,培养孩子们的兴趣,并培养锻炼储备专业人才。”此外,针对游艇业的专业人才的培训引进,林明昆也希望和一些大学共同开发课程,解决专业人才只能靠从国外引进的问题。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