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口“阳光早餐”
海口“阳光早餐”
来源:海南特区报     作者:陈曼莉    2010-11-24

海口“阳光早餐”明年出炉

  全市将设200个销售点,每天供应10万份卫生便捷的放心早餐

  核心提示

  昨日,记者从海口市有关部门了解到,海口市计划从明年起推出“阳光早餐”工程。目前,“阳光早餐”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及实施方案已经完成,各项工作正在推进中。据了解,北京、深圳、厦门和南宁等城市已经实施了“阳光早餐”工程,并得到当地政府和市民的支持与欢迎。 记者 易建阳/文 李志良/图

  部门调查

  流动摊贩所售早餐

  卫生状况令人担忧

  海口有关部门曾对1000位市民进行调查发现,60%以上的接受调查市民每天在外吃早餐。目前,海口大部分早餐靠马路市场供应。因此,早餐市场上所供给食品的质量如何,直接影响到海口部分市民的健康安全与工作、生活质量等。

  由于各种原因,长期以来,海口街头流动摊贩销售的早餐存在不少问题。街头流动摊贩销售的各类早餐,如油条、豆浆、粉面等存在食品卫生安全隐患,豆浆虽然用一次性塑料杯盛装并进行封盖,但上面没有生产厂家、厂址、生产日期及保质期,卫生状况令人担忧。

  在海口市加强环境整治的背景下,街头巷尾乱摆乱卖、无证经营的摊点有所减少,道路变干净了,也宽敞了,可是,吃早餐却成了上班一族以及学生们的难题。另外,一些销售早餐的小店还存在食品品种单一、卫生状况差的情况。

  阳光早餐

  满足广大市民需求

  保障食品卫生安全

  据介绍,“阳光早餐”工程是“小产业、大市场、大民生”,其覆盖面广、影响力大,与广大市民的生活密切相关,能为下岗工人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并能拉动市民的消费。今年4月份,海口市环境综合整治“五大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四个区及相关部门的领导,对广西南宁的“阳光早餐”工程进行实地考察。考察回来后,先后召开了4次会议,对引进“阳光早餐”工程的必要性、可行性、可操作性进行分析、论证。根据海口市的实际情况,在海口市实施“阳光早餐”工程非常有必要,而且可操作性强。

  海口的“阳光早餐”工程采取政府指导、监督,企业运营的模式,经营的企业将在海口建设标准化早餐厂房,包括水蒸类包点生产线、粥品生产线、豆制品类生产线等,然后通过保温车辆配送到各销售点。“阳光早餐”项目将推行“统一形象、统一管理、统一采购、统一生产、统一配送、统一标准”。销售员统一着装,戴上手套,车间人员入口处设置更衣室,消毒、洗手清洗室,人流与物流分开,原料和成品的运送分别设置专用通道。生产过程也有相应的卫生安全设施,可能产生有害气体、粉尘、噪音和污水污染源的生产场所将单独设置,并与居民区有适当的卫生防护距离和措施。要让广大市民吃上放心、便捷、安全、营养的早餐,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阳光早餐”工程所提供的产品将以中式华南传统早餐为主,食品讲究鲜嫩和清淡,兼营部分西式糕点及饮料,并逐步结合海南实际情况,开发新的早餐品种。

  “阳光早餐”工程适合于追求方便、快捷、便宜早餐的人群。该工程的实施将促进海口市早餐行业向卫生、安全和优质服务方向发展。同时依靠政府各部门,对各类小摊进行管理、促进和引导,更好地满足广大市民的需求,保障食品卫生安全。

  早餐供应

  将设200个销售点日供10万份

  “阳光早餐”方便、快捷、卫生、质量可靠,在我国很多城市,已经实施了“阳光早餐”工程。海口的“阳光早餐”项目,第一期工程计划建设一条年产3000多万份营养早餐食品的生产线,项目投产后,每日可向海口市民供应优质卫生的早餐食品10万份。据悉,有关单位已初步完成了一期踩点工作,计划在海口市四个区设200个“阳光早餐”销售点。根据海口的实际情况,早餐品种主要有肉包、五香菜包、油条、热狗、粥、豆浆、鲜榨果汁等。

  “阳光早餐”工程的推进需要多部门配合,早餐是微利行业,靠薄利多销。“阳光早餐”工程推出初期,市民未必会马上接受。为此,海口市政府成立了“阳光早餐”工程领导小组,由海口市“五大工程”办公室牵头,海口市商务局、物价局、城管局等10多个部门的主要领导作为小组成员。海口市政市容委员会对“阳光早餐”工程的实施进行全程监督、指导,全面协调解决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海口市商务局、物价局等单位各司其责,做好招商、定价、选址等工作。

  市民建议

  注重海南特色,早餐品种应丰富

  海口市计划明年起推出“阳光早餐”工程,在海口四个区人流量大的地方布点,为市民提供卫生、便捷、营养的早餐。昨日,记者到海口街头随机采访了部分市民,倾听他们对“阳光早餐”的期盼和要求。

  昨天上午10点,记者来到海口市明珠广场西侧的南宝路。以前,这里的马路市场异常热闹,每天从早到晚,路的两边排满了流动的摊贩车,销售稀饭、油条、豆浆、煎饼等,生意红火。海口市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后,加强了对路边占道经营和乱摆乱卖的治理,南宝路的流动摊贩车后来都被驱赶走了。

  市民邹女士是明珠广场的一名服装销售员,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海口推出“阳光早餐”工程是一件好事,不仅为市民吃早餐提供方便,还有益市民的健康。“我以前经常在路边买炒粉,端在手里,站着吃,几分钟就吃完了,有时候来不及,就买个面包,边走边吃,很少进店里面坐下来吃早餐。以前在南宝路这一带,买早餐很方便,现在这一带卖早餐的少多了。希望‘阳光早餐”工程能在这一带设点。”邹女士说。

  记者随后来到玉沙路,在国贸中心上班的余先生经常在外面吃早餐,他是万宁人,喜欢吃后安粉、腌面等。他告诉记者,海口以前曾推出“放心早餐”工程,由于各种原因很快就夭折了。在海口“阳光早餐”即将推出之际,他希望早餐经营者充分考虑海南人的饮食习惯,做出一些具有海南特色的早点,面包、蛋糕、牛奶等品种不可或缺,粉条、面条也可适当加入“阳光早餐”工程的行列。

  在五指山路销售飞机票的徐先生是湖南人,他对米线情有独钟。徐先生说:“如果‘阳光早餐’能提供米线,再加上点辣椒,那就最好了。”

  市民张先生说,“我觉得‘阳光早餐’的市场前景不是很乐观,而且周末生意会冷清许多。如果‘阳光早餐’做得很有特色,味道与众不同,我或许会去买。”

  相关新闻

  五年前 “放心早餐”工程

  推出月余便夭折

  5年前,海口曾推出“放心早餐”工程。然而,“放心早餐”工程在试营业一个多月之后,由于种种原因,一直处于入不敷出的亏损状态,最终夭折。5年后,海口市又将推出“阳光早餐”工程,作为“阳光早餐”的经营单位,应汲取哪些教训,使“阳光早餐工程”让广大市民接受。记者就此采访了有关部门以及业内人士。

  据悉,2005年12月10日,负责实施“放心早餐”工程的海南×都公司投入120多万元,第一批12辆流动餐车,在海口龙华区滨海街道办和市民见面。政府部门把龙华区作为该工程首批试点区,并在该区人口比较集中的滨海街道办设置12个试点销售点——新港农贸市场、华信路、海景湾花园小区前、罗牛山花园小区前、盐灶路东、木材厂对面、盐灶横街中、玉河路和八灶路路口、龙华市场附近、海口市食品公司宿舍前、水产码头内、盐灶路中。由于受流动小摊点的冲击、早餐品种少等原因,“放心早餐”试营业一个多月时间一直处于亏损的状态,到了入不敷出的困难境地,最终不得不停止经营。

  海口“放心早餐”工程为何不能维持下去?据业内人士分析,首先是“放心早餐”的品种单一,无法满足本地市民的需求。不少市民比较喜欢吃的抱罗粉、后安粉,“放心早餐”一直都未能提供;其次,多数早餐店是现做现卖,而“放心早餐”都是采取统一配送,虽然卫生了,但是并不符合市民的购买习惯;第三,在“放心早餐”工程推出的时候,海口市民接受的早餐价格一般在3-5元之间,而“放心早餐”的价格稍微偏高;第四,“放心早餐”工程没有获得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业内人士希望政府有关部门借鉴外地的成功经验,把海口的“阳光早餐”工程做大做强。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