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歌舞集《大山的回响》海口上演
歌舞集《大山的回响》海口上演
来源:     作者:王吉拉    2010-11-28
歌舞集《大山的回响》海口上演(图)
大型黎族苗族原生态歌舞集《大山的回响》演出剧照 本报记者 陈德雄 摄
  本报海口11月27日讯(记者戎海)如何挖掘和发扬光大海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族文化?今晚,海南省民族歌舞团、海南海汽集团艺术团以一台黎族苗族原生态歌舞集《大山的回响》,展示了他们在这一领域所做的探索以及所取得的成果。

  当晚在海南省歌舞剧院上演的《大山的回响》,集歌、舞、乐于一体,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示了海南黎族苗族人民在民歌、器乐、舞蹈、织锦等方面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积淀。整台节目由《序》、《迎春》、《织福》、《贺岁》、《尾声》五个篇章组成。该剧以原生态的表演形式反映大山里黎族苗族人民的生活习俗、机智勇敢和聪明才智,表达海南少数民族的“土风”、“民情”和“乡音”,诠释黎族苗族同胞依山耕耘劳作的生活与爱情,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营造文明和谐的美好家园,同奏生命欢乐的交响。

  在黎族苗族鼓乐舞《闹春》中,牛皮大鼓、竹鼓、苗鼓、叮咚、钱铃,吹奏唎咧、竹萧、排萧等黎族特有的乐器集体亮相;舞蹈《织筒裙》形象地再现了黎族妇女织锦的高超技艺;黎族服饰表演《高山流云》则把传统的黎族服饰用现代的审美观念重新设计,古朴中透出时尚气息,这些已经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黎族传统文化,在编导者们的精巧构思下,呈现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黎族舞蹈《斗牛调》、《竹竿舞》用艺术的形式,再现了黎族群众在生产劳动中的欢乐场景,让观众感受到了黎族同胞勇敢、乐观、勤劳的品格。

  省民族歌舞团团长孙凯告诉记者,这台晚会中的节目,绝大多数是在全国各级比赛中获奖的精品,此次他们将这些节目重新排练,在一个多小时的演出中,让观众沉浸在黎族苗族文化所营造的氛围中。据介绍,前段时间该团赴欧洲访问演出,当地的观众对黎族苗族原生态的艺术表现出了浓厚兴趣。海南省委、省政府确立了以文化引领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发展思路,最具特色的海南民族艺术,无疑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

  据悉,海南省民族歌舞团是全省唯一的省级少数民族艺术表演团体,汇集了全国各地的黎、苗、回、瑶、壮、纳西、汉等多民族艺术人才,曾获第九届文华大奖及文华剧作奖、文华导演奖、文华音乐创作奖,第六届中国艺术节演出获艺术节大奖、第八届“五个一工程”奖等众多奖项。今晚的演出也是省文体厅和海口市政府联合主办的“海岛欢歌·惠民演出季”系列演出活动之一。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