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海南第一武官吴元猷故里
清代海南第一武官吴元猷故里
来源:海南日报     作者:陈曼莉    2010-12-01

吴元猷故居的黄墙红门(1995年重新粉刷)。

吴元猷故居屋檐的龙雕。

  从海口驱车出发,经国兴大道、琼州大桥、白驹大道,再拐进一条弯弯曲曲的乡村公路行进约两公里后,就来到了道郡村——吴元猷的故里。

  这是一个绿树环抱的村庄,百年的古井、百年的老宅、百年的祠堂……从里到外,散发着古色古香的魅力。

  吴元猷的故居现为海口市历史文物保护单位,即清代钦命吴“军门弟”、府授吴“馀庆堂”之府第宅院,具有一品武官的典式,在海南宅院古建筑中属上品。走进吴家老宅,首先入眼的是屋顶上、屋瓦上、屋檐下那无处不在又无比精致的纹饰。这些纹饰处处代表了主人家当年富贵显赫的地位,比如形成屋檐的最后一片青瓦,印刻着福、寿等字纹,这在当年只有富贵的官老爷家才有权力使用这种瓦片。

  吴家故居是咸丰初年吴元猷本人所建,距今已有百多年的历史。百年的岁月风霜,吴家大院厅墙上的红色已经不再鲜艳如昔,褐黑色的青苔印迹已爬上了墙体。据了解,当年吴家故居每正室均为红墙红门,非常显赫,那时只有皇宫、衙门、寺庙等庄严的建筑才能用此颜色。

  灰色的唐装配上长长的白胡须,初次见面,吴元猷的第五代后裔吴日学,给人一种仙风道骨的感觉。聊起祖屋,吴日学叹气说,“已经有很多特色的古物从这间屋子里消失了。”吴家的祖屋主要由七间大屋组合成“丁”字型格局,中央为纵列三进正室及后楼,左右两列各有两间大屋一间小楼形成一字横列,如今已有一些房屋倒塌了。据说这个丁字格局是别有寓意的。当年吴元猷五代单传,人丁稀少,一直期盼发丁旺族,所以建成了这种格局。

  74岁的吴日学还记得,小时候这间老宅大门上方原有大石门匾,刻有当年知府、状元林鸿年所题的“军门第”三个金字。在前外墙正中有一巨幅彩绘泥雕的“麒麟献瑞”照壁,十分威武生动,只有武官公堂或武神公庙才能使用这种麒麟图腾,表明这是一品“军门第”府院。可惜这些却因为土改和文革的各种运动被人为地毁坏了。比如那块照壁,就是因为同村的一位大爷有一次做梦时梦见一只麒麟凶狠地扑向他,醒后觉得是个恶兆,就私自到他家凿下图腾扔掉了。

  沉香木雕刻的“七子八婿大团圆”寿座、金丝刺绣的吴元猷全身坐像、精致的朝官服、“鸡皮纸”订制成的一本又一本的古书,这些在吴日学印象中只有过年的时候,长辈们才会拿出来摆放的遗物,随着“文革”这场运动,消失在历史的风尘中了。如今留给吴家的就只有慈禧太后特赐的“左臂将军”宝剑,尚可追忆当年吴家的辉煌。

  采访中,海南日报记者了解到,现今吴家的故居仍保有30多间配套的厢房、书房、账房、伙房和马房等建筑,是目前海南保存较为完好的清代建筑群之一。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