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均年龄50多岁 由退休教师、下岗工人和老知青组成 凑钱赴京录制中老年春晚
许欣 实习生 吴丹榕
71岁老人在练功
《欢乐的黎寨》在上海获“金玉兰”金奖本组图片由欢乐的黎寨团队提供
本报海口12月10日讯(记者 许欣 实习生 吴丹榕)今天下午5点多钟,18位中老年旅客结伴从海口美兰机场登上去北京的飞机,参加2011年全国中老年春节电视联欢晚会的录制。他们表演的舞蹈名为《欢乐的黎寨》。该节目将于春节期间在全国播出。
7月组建无名团队,9月赴上海获金奖
平均年龄50多岁,成员大都是退休和下岗工人,公园、路边便是他们的主要演出“阵地”……这个自发组建,连名号都没有的团队,却创造了一个不小的奇迹!今年7月,他们开始集中训练,因为没有属于自己的训练场地,她们经常“打游击”,利用时间差“捡”别人的场地紧张排练。今年9月,他们自费去上海参加国际音乐舞蹈器乐艺术大赛,以浓郁的海南风情舞蹈《欢乐的黎寨》获得“金玉兰奖”的金奖。
记者通过视频观看这群中老年人一展风采。在富有海南风情的轻松欢快的音乐,和一阵阵充满激情的吆喝声中,这群平均年龄为50多岁的中老年人焕发出青春活力,踩着椰壳,蹁跹起舞,展示了黎寨男女老少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搭配着富有海南特色的“竹竿舞”,场面唯美、浪漫。有的演员不时会来个“劈叉”,显示出了不凡的功力。
该团队的指导老师李老师告诉记者,其团队21个人中,年纪最大的71岁,最小的有46岁。其中,有退休教师、下岗工人,还有早年上山下乡到海南,如今来会“战友”的广州老知青夫妇。只有极个别人接受过专业的舞蹈训练,大多数人是从今年7月组建队伍开始“临阵磨枪”。当初她们自己掏腰包,去上海参加“金玉兰奖”艺术大赛,更多人是抱着看世博会、见世面的想法。谁都没想到,他们呈上的节目《欢乐的黎寨》会赢得如雷掌声,从众多专业演出团队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得金奖。
“我听评委们说,大家看好这一舞蹈,是因为它的意境是原生态的。”领队的李老师说,她是喝着南圣河水,在黎山苗寨长大的人,对黎族文化谙熟于心。编排这一舞蹈时,在挖掘海南本土文化基础上,进行了“四个”创新:一是将椰壳舞和竹竿舞相结合;二是将琼剧喜庆婚庆乐和黎族打柴舞的背景音乐相溶合;三是用竹竿搭成黎族老屋的形状;四是首次邀请70岁非专业演员来跳竹竿舞。
央视导演来寻访,受邀赴京拍节目
令人意外的成绩使临时组建起来的“草台班子”成员们信心百倍,从上海载誉而归,他们正在美滋滋地分享成功的喜悦呢,一个来自北京的电话再次给他们带来惊喜。“对方在电话中称,他们是全国中老年春节电视联欢晚会办公室的,在上海看了我们的表演,认为《欢乐的黎寨》符合中老年“春晚”的要求,邀请我们于12月10日去北京彩排、录制节目。”李老师说,听到这一消息,不仅是她自己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别的团队成员也都半信半疑。对他们来说,中央电视台,距离他们有太遥远的距离,那么多的专业团队都梦想着在春晚的舞台上表演,别人怎么会看上他们这个“草台班子”呢?他们经过几番查证,根据对方发来的邀请函进行反复确认,才相信确实是真的。
10月8月,央视有导演带着工作人员冒雨来到海口,观看了他们的表演。据央视工作人员介绍,全国中老年春节电视联欢晚会已经成功举办两届,每年会面向全国广泛征集声乐、器乐、舞蹈及其他节目线索,节目以歌唱党、歌唱祖国、歌唱春天、歌唱和谐社会为主题,以中老年风采展示为主。晚会于春节期间在中央电视台安排播出,整台晚会时长90分钟。
租来服装制道具,只花费20多元
在确认获得登上央视舞台的机会后,除了喜悦,更大的担心也随之而来。领队老师说,全国中老年春节电视联欢晚会虽然只有18个节目,却是从全国各省、市选送的1500多个节目中精心筛选出来的,演出水平都很高。对于他们来说,登上央视的舞台,代表的是海南的形象,他们可不能在全国人民面前丢脸。
“我们目前没有得到任何赞助和拨款,团队成员要自费进京,一切都要省着来。”李老师说,他们的道具是原生态的———自制的一些竹竿、椰子壳。椰子壳是大家在街边水果店寻来的特别老的那种,劈开两半,成碗口状,可倒扣在地上,用脚踩着跳舞。他们还用长长的橡皮筋将椰壳串起来,挂在脖子上,橡皮筋上点缀着一串花朵,如同花环一般,而倒扣在地的椰壳踩在脚底,会发出很响亮、很有节奏感的声音。这种道具的成本不过10元左右。“上次去上海,踩在脚下的椰壳居然深受大家追捧,有人得到我们赠送的椰壳后,兴奋得眉飞色舞。”李老师说,“这次去北京,我们带了更多的椰壳。”
他们身上穿的演出服装是租来的,租用一周只需花12元钱。
说起这些道具,大家都对刘琼娥心怀感激,所有的服饰道具都是刘琼娥一针一线缝出来的,忙到深夜12点多是常事。一朵朵零散的黄色塑料花经过她的加工,变成了条条美丽的花串。队员的服装磨破了洞,只要说一声,她就会尽快进行修补。每次排练结束后,刘琼娥还会自动留下来清扫卫生,包揽了很多杂事。
71岁老人演绝活,双腿摆成一字型
何瑞金老人今年71岁,是其团队成员中年龄最大的一个。她是领队的李老师特意“三顾茅庐”请来的。这位退休老工人有一手绝活,她虽然年纪很大了,身体的软度却很好,双腿能够摆成笔直的“一”字。
老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她在5年前到海口艺术学校拜师,学习民族舞的基本功和软体操。有时候,她一天可以劈20多个横叉和竖叉。“我是第一次去北京,心情很激动,以前从来没想过自己这么大岁数还可以到北京表演节目。”何瑞金老人说,全家人都替她感到高兴。在练功的过程中,老人的身上经常是青一块紫一块的,老伴心疼她,劝她不要再折腾了,但何瑞金一直坚持了下来。
老知青来加盟 连住酒店一个月
陈乐文和他的妻子周钰仙都是《欢乐的黎寨》的主角。他们是1968年从广州到海南下乡垦荒的知青,到农场下乡的艰苦的日子使他们对海南充满了感情。“我已经把海南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每逢两三年就要回来走动走动。”陈乐文笑道。谈到加入该舞蹈队的机缘,他说,“今年八月份我回农场和一帮朋友聚会,得知李老师排练了一个舞蹈,准备去上海演出。我感到这事很有意义,马上找到她,申请加入舞蹈队。”陈乐文坦言,“我和爱人已经在海南的酒店住了整整一个月,自掏腰包。能上北京表演,我们很开心,不在乎花多少钱。如果以后有机会参与这些有意义的演出活动,我们还会义无反顾地来。”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