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边游玩必看安全小贴士
海边游玩必看安全小贴士
来源:     作者:林可婷    2010-12-20

海边度假

  到三亚旅游,特别是体验三亚户外,一般都少不了下海,对于不太了解大海凶险的朋友来说,通常很容易受到海洋生物的伤害,乃至在独自玩耍时因为海浪海流而丧命,三亚就曾发生国家二级游泳运动员殒命三亚海流浪涛下的记录。

  因此,在不了解海洋凶险的前提下独自下海的朋友,是比较危险的,我在烟台和三亚已生活了6年多时间,非常喜欢下海,在海边受过的伤已不下十次,鉴于此,秉持心绿岛户外一贯对游客朋友们用心负责的态度,我以自己亲历和眼见的经验整理此贴以提醒朋友们,注意自我安全,保证自己能够拥有一个放心而惬意的旅程。

  首先我简单说下海浪吧,大海里的海浪通常五分钟左右一个大浪周期,所以,在海边玩耍如果不希望“湿身”一定要时刻注意观察海浪状况,不要想当然地认为海浪会保持着一样可预见的大小,不然,大浪一来就可能打湿全身,如果带着相机、手机等的话,一旦进水就基本报废了,

  另外,不要以为游泳圈就能保证你的安全,那在海浪的冲击下是很容易炸裂的,所以大海救生多用硬质的救生圈或救生衣。

  也不要以为会游泳就没什么,因为大浪可以把你打晕,可以让你呛水吐血,某些情况下的呛水可以直接把人呛死。

  也不要以为会游泳就一定能游回岸边,有些区域的强大海流足可以让一个不了解海况的国家游泳运动员永远沉睡在大海的怀抱里,当然,出事往往是结合呛水、大浪和海流多方面作用的结果!

  下面再具体说说一些需要远离并避免接触的危险海底有毒生物和锋利物体:

  1、魔鬼海葵——踩到上面足可以让你在医院呆上月余,而且奇痛无比,因此千万不要触碰,一旦碰到要尽快入院进行全面治疗。

  2、强毒性海底不明物——我也不知道叫什么?反正毒性也不少,属于水母的一种吧,就叫她会隐身的强毒性水母吧,被它蜇到也能让你在医院呆上三五天,同样的奇“痛”无比!!如遇蜇伤应尽快入院治疗。由于这东西较难发现,因此更需要注意,特别是浮潜在浅水区或是参加深潜的朋友们更需注意。

  3、普通弱毒水母,普通水母也有一定的弱毒性,多数人能够很快康复而没有什么不适,但有的敏感皮肤也能产生较强的过敏反应,短时间内刺痛过后可能会伴随一两天的发痒,这样的情况下尽可能不要用手抓挠,一般可用醋酸和1:2000的高锰酸钾溶液清洗,个人试过用牙膏涂抹止痒效果不错,通常除了可看见的大水母以外,一些指甲盖大小肉眼几乎看不到的小水母同样能蜇伤人,遇到大水母要尽可能规避,遇到小水母群尽可能延迟下水,小水母活动通常是一阵一阵的。遇到较大的水母,避免触碰水母拖着像尾巴一样的触须,平滑的顶部即使碰到也没事

  4、长刺海胆也经常给一些不了解的客人带来伤害,一般短刺海胆没有多大危险,但长刺海胆具有较强的攻击性,你一旦触碰刺尖,他的长刺就会向外物触碰的点上聚拢并向外骤伸,从而刺进你的肌肤,留下黑色的断刺也会痛你几天的

  5、海边的礁石、漂浮的木头,船底和海水浴场隔离浮球等,由于长期被海水淹没,上面附着了不少锋利的贝壳或藤壶(一种极其常见,99%以上导致划伤的海边或水下元凶),泡在水里的肌肤一旦碰上极易划伤,如果跌在礁石上,或是在海浪被大浪推到礁石上都极易受到较大的伤害,因此,在水里玩耍亦要避免靠近礁石,海水浴场隔离浮球,潜水上下船要避免手脚触碰船底。

  6、硬珊瑚——硬珊瑚本身的硬度并不太大,但因为我们的肌肤跑在水里一段时间后是极其脆弱的,因此也时常会不小心就被硬珊瑚划伤

  以上都是我凭经验整理出来的一些下海玩水需要注意的自我保护知识,同时我们也会不断补充更新,也欢迎朋友们补充指正,以为大家提供最实用的宝贵的信息。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