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民画家:泼墨山水意飞扬
农民画家:泼墨山水意飞扬
来源:     作者:陈曼莉    2010-12-21

 

符巨谟聚精会神地作画。

  文海南日报记者 丁 静 王 勇 图海南日报记者 苏晓杰

  47岁的农民符巨谟站在儋州花果山风景区湖边,安静而专注。他仔细地观察周围的风景,一片轻轻飘落的树叶,一束投在湖中的光影,一只轻轻飞过的彩蝶……他凝视着,如痴如醉,一张张充满大自然灵性的构图便现于他的画笔之下……

  近日,记者在湖边采访了符巨谟。他正在湖边写生,手上满是油彩。记者眼前的油画是一幅山水小品,描绘了儋州花果山风景区的碧蓝湖水和一弯堤岸,透出淳朴自然的美感。但显然这位农民出身的画家对自己的画作并不十分满意。从早上6点来到湖边,一上午时间,符巨谟脚边已经堆起不少被丢弃的画作草稿。他接触油画时间不长,一直在摸索适合自己的绘画风格。

  画得满意就高歌

  符巨谟“农民画家”的身份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出身农民,画的就是身边的山山水水,绘画笔法几乎没有经过专业调教,但有着山野活泼气息。虽然现在不再从事农业劳动,但他的脸上仍刻着农民的朴实。

  符巨谟喜欢别人叫他云江,这是他的笔名。在他的每幅字画上,都有着这个极具个性特点的印迹,他一直在追求着云江两个字所呈现出来的豪迈气概。

  上午写生,下午与画友讨论画作,符巨谟所有的心思都在画画上。虽然在儋州市区开着一家规模不小的云江书画社,但符巨谟总没时间照看,店员们都知道若店里有急事是找不着老板的,因为他在写生时从来不接手机。今年5月,他被选为儋州市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有了更多机会参与全省的艺术创作交流。

  最近,他的一幅油画《田园春色》参加了“水晶之乡·美丽屯昌”油画创作、写生大赛作品展。

  从13岁开始画画,符巨谟从来不觉得写生是件枯燥的事情。他喜欢站在旷野中,浸润于家乡的山山水水,用画笔描绘出内心的触动。画得满意时,就情不自禁地高歌一曲,表达自己的喜悦心情。他爱这片土地,要用全身心赞美养育自己的这方山水。

  都说艺术的才情是相通的,在符巨谟身上也是如此。虽然没有经过专业训练,但他对唱歌、跳舞都是信手拈来,只要别人演示几次,他就能模仿得惟妙惟肖。甚至大提琴、小提琴等乐器都能露上两手,虽称不上专业,却也别有一番风味。

  渔村少年以墙作画

  回顾这位农民画家的成长经历,会发现他的艺术之路崎岖坎坷。像许多农民画家一样,曾经在生存和艺术之间痛苦地挣扎,一次次作出艰难选择。

  符巨谟出生在儋州海头镇一个普通渔民家庭,小渔村中的生活传统而保守,世世代代以农业和渔业为生。海风吹拂下的符巨谟长得健康强壮,十岁不到就帮家里干农活。

  上小学时,符巨谟遇到了拨动他艺术心灵的美术老师陈华仁。陈老师酷爱油画,他看到了符巨谟身上的绘画潜质,于是经常带他上山写生。有一次,陈老师一时兴起,挥笔画出一幅漓江山水,奇峻雄浑的高山下,一带碧水绕着点点帆影流淌,极富感染力。站在一边观看的符巨谟感受到绘画具有的强烈震撼,小小的心灵瞬间被这极美的油画俘获了,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做像陈老师一样的人,画尽天下的山水。

  从此以后,符巨谟便开始试着画画。家里穷得买不起画笔,他就捡来炭头,在墙上画起来。看见爸爸牵着牛回家,他就拿起炭头画下来;看到田里有只鸟飞过,他也兴奋地画下来。不久墙上就被他涂得像个大花脸。但是,小小少年的艺术梦,在别人看来简直就是异想天开,在小小的渔村里显得那么格格不入,经常被人说“精神出了毛病”。

  执着的艺术追求让符巨谟专注在绘画上,他没有顾忌别人的眼光,坚持着自己的画家梦,在不断积累下,他画的线条越来越平滑,构图也愈加巧妙。

  终于,符巨谟习画得到了支持。舅舅看到他在绘画方面有天份,于是不顾家中其他人的反对,拿出150元买来一台相机送给符巨谟,让他用相机给村民拍照,挣钱养活自己,继续绘画之路。符巨谟受到莫大鼓舞,他每天走村串巷给附近乡亲拍摄照片,收取2块钱拍摄费用,积攒下来给自己买画纸和画笔。

  梦想举办个人画展

  贫困的家境重重地挤压着符巨谟的梦想,家里一共6个孩子,符巨谟要帮着照顾弟弟妹妹。16岁时,符巨谟初中还未毕业,就离开了学校,外出工作挣钱补贴家用。

  水泥工、木工、油漆工,尚未成年的符巨谟像大人一样开始为养家糊口辛苦工作。木工在农村是有技术含量的工种,学过绘画的符巨谟对木工活一触即通,他做的柜台等器具十分精美,很受客人欢迎。

  做油漆工使符巨谟在生存之外,有更多机会可以写字、画画。当时儋州海头镇流行新房子建好之后,在柱子上画一幅山水画或写上一副对联,这让有写字、画画功底的符巨谟有了施展空间。每建一处新房子,他就去跟房主讲好免费帮其画画或写字。很快,符巨谟的字画就名声远扬,请他写字画画的人越来越多。从此符巨谟不光有练字画的机会,而且有了收入,可以靠自己的本事吃饭了。现在海头镇上有很多人家的房子还保留着符巨谟的字画。

  22岁时,符巨谟在海头镇上开了一间小画廊,专门经营字画,但是农村地区消费水平较差,最终入不敷出关门了。

  1991年,已经28岁的符巨谟带着几百元钱和支离破碎的梦想来到洋浦,他借了高利贷为妻子开起一家发廊,而他自己则每天坐在发廊里画画。

  带着些许郁闷画了一年之后,符巨谟再次迎来转机。有个老板看中他的艺术潜能,邀他一起开了家广告公司。

  一年之后,符巨谟开设了自己的云江广告部。当年的广告制作没有电脑设计,需要人一点一点地涂写上去。符巨谟的艺术功底再次帮到自己,广告牌上写的不论是何种字体,符巨谟都不用提前画好边线,他可以凭感觉一气呵成,不费丝毫力气。

  生活越来越富裕,但符巨谟心里总有一些不甘,闲来无事就去海口看字画展览,虽然制作广告可以挣很多钱,但是他心里始终放不下绘画。

  今年3月份,符巨谟下决心搬到那大镇。那大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艺术氛围,给了符巨谟更大的表现空间,他梦想着自己能办一场个人画展。如今,他的画作越来越丰富,一幅幅国画、油画描摹着他对艺术的深沉热爱,一笔一画之间显现出这位农民画家的艺术追求。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