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日,冬至。营养专家提醒说,从养生学上讲,冬至是养生的大好时机,公众在饮食养生方面要注意“三多两少”,即多吃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含量高的食物,少吃糖、脂肪含量高的食物。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营养科主任李艳玲解释说,冬至是养生的大好时机,主要是因为“气始于冬至”。因此,此时节更应当科学地运用养生之道,适当调理,从而增强体质、减少疾病。除了保持精神豁达乐观、避免过度劳累、早睡晚起、适度运动、节欲保精外,饮食上不妨多吃些坚果。
营养专家表示,虽然坚果的油脂成分多,但都是以不饱和脂肪为主,因此有降低胆固醇、治疗糖尿病及预防冠心病等作用。此外,坚果中含有大量蛋白质、矿物质、纤维素等营养,并含有大量具有抗皱纹功效的维生素E,因此对抗老抗癌都有显著帮助。另外,单纯从季节上看,冬至后也是最适宜吃坚果的季节,因为坚果性味偏温热,其他季节吃容易上火,而且吃坚果还有御寒作用,可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
营养专家提示说,冬至后的饮食还宜多样化、清淡,不宜吃肥腻、过咸的食物。要多吃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含量高的食物,少吃糖、脂肪含量高的食物。适量多吃羊肉、狗肉、牛肉、芹菜、土豆、白萝卜、苹果、桂圆等。公众可尝试做羊肉炖白萝卜、麻油拌菠菜等,有益气补虚、温中暖下的功效,适合腰膝酸软、困倦乏力、脾胃虚寒者服用。
(据新华社)
相关链接
民俗专家:冬至大如年
22日,冬至。现在人们只知冬至这天是我国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从冬至起开始“数九”,步入严寒季节。但民俗专家说,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之说。
天津社科院教授王来华介绍说,古代的人们一直认为,冬至节气是计算我国二十四节气的起点。因为冬至一到,新年就在眼前了。所以,古人认为冬至的重要程度,并不亚于新年。在民间广泛流传着“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古人认为,冬至过后,白昼的时间一天比一天长,阳气上升,是个吉祥的日子,值得庆贺。因此冬至又称“冬节”“交冬”“贺冬”“亚岁”“一阳节”和“消寒节”等等。
民俗专家表示,随着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的转变,冬至的节日重要性虽然有所降低,但丰富的节日内涵依然世代传承,我国很多地方仍然把冬至作为一个节日来过。
冬至这天,北方地区有吃饺子的习俗,家家户户不论贫富,饺子是不可或缺的食品,而南方的传统习俗是煮食汤圆、吃米团和长线面,吃汤圆大多是取团圆之意,还有人喜欢在这一天吃火锅。 (据新华社)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