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亚龙湾
亚龙湾位于三亚市东南28公里处,是海南最南端的一个半月形海湾,全长约7.5公里。亚龙湾沙滩绵延8公里且平缓宽阔,浅海区宽达50-60米,沙粒洁白细软,海水澄澈晶莹,能见度7-9米,自然资源国内绝无仅有。海底世界资源丰富,有珊瑚礁、各种热带鱼、名贵贝类等。年平均气温25.5°C,海水温度22-25.1°C,被誉为“天下第一湾”。
亚龙湾集海洋、沙滩、阳光、绿色、新鲜空气现代旅游五大要素于一体,呈现明显的热带海洋性气候,适宜四季游泳和开展各类海上运动。海湾面积达66平方公里,可同时容纳十万人嬉水畅游,数千只游艇游弋追逐。
亚龙湾古称琊琅湾后称牙龙湾,过去是一处不为人知的荒僻海滩。1992年10月4日经国务院批准,在此建立了我国唯一具有热带风情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区。度假区规划面积为18.6平方公里,是一个拥有滨海浴场、豪华别墅、会议中心、高星级宾馆、度假村、海底观光世界、海上运动中心、高尔夫球场、游艇俱乐部等设施的国际一流水准的旅游度假区。
如今,亚龙湾已经美名远扬,并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旅游品牌。在国内,选择亚龙湾度假已是一种时尚,这里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舒适完善的旅游度假设施和独具特色的旅游项目已成为旅游者向往的度假天堂!
[page]锦母角
虽然古人将天涯海角看做是中国的最南端,但准确地说,锦母角才真正是中国大陆架最南端的海角。
锦母角位于北纬18°09.5’,东经109°34.4’,距三亚市20公里,西接六道湾,东依亚龙湾。锦母角的整个海角和周边的山岭浑为一体。由于这里人迹罕至,唯有海天之间的那座孤零零的灯塔。这座中国大陆架“最南端的灯塔”成为了中国主要的地理坐标之一。
灯塔矗立于锦母角角头,白色塔身,红色塔帽,在蓝色大海背景的映衬下格外醒目。而锦母角三面临海,一面环山,前拥蔚蓝大海、背倚苍翠群山,角下怪石嶙峋、激浪拍崖。从锦母角上往下望,水深流急,轰轰的浪声有如从天边传来。
站在锦母角远眺南海,天苍苍,海茫茫,横无际涯,深撼海之神圣;青山、奇石、灯塔、海韵、阳光、白云……如诗如画。
锦母角是开展海钓的绝佳场所,在这里可轻松钓获苏眉、石斑、青衣名贵鱼种或各类五花斑斓的海洋鱼类。
锦母角紧邻的珊瑚湾为海南一处未被开发,保留着原始、天然景观的海湾;湾长2公里,湾内海水平静,海水清澈见底,各种颜色的珊瑚丛成片的生长在海湾里,生态环境保存完好,是潜水爱好者的天堂。
蜈支洲岛
蜈支洲岛,又名情人岛,坐落在三亚市北部的海棠湾内,北面与南湾猴岛遥遥相对,南临号称第一湾的亚龙湾,紧靠海口至三亚的高速公路,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由于小岛地处三亚海棠湾内,避开了台风走廊,这里乔木高大挺拔,灌木茂盛葳蕤。岛西及北部地势渐平,一弯沙滩,沙质细白。海水清澈透明,最高能见度达27米。神奇的海底世界丛生着五彩斑斓、形态各异的珊瑚,是海南沿岸自然资源保护最完整的地区,堪称中国第一潜水胜地!
岛上景点有观日岩,站在巨大的岩石上凭高临风,俯瞰全岛,辽阔的南海尽收眼底,是一绝佳的海上观日出点。建设者独具匠心,巧妙地利用了地形地貌,使人工设施掩映其间,不减其风采,反增其情趣。
蜈支洲岛拥有众多的海上娱乐项目,如:潜水、半潜观光船、海上摩托艇、沙滩摩托车、海钓、帆船、帆板、滑水、拖曳伞、快艇环岛、沙滩排球、沙滩足球、香蕉船、独木舟等。
三亚湾
三亚湾为三亚的“城中湾”,全长17.4里。东起国际码头人工岛———凤凰岛,西至万勃温泉山庄(一说东起三亚港,依湾绵延的滨海大道长20里,西行延伸至天涯湾),它是三亚主市区靠海的一侧。吃、住、行、游、购、娱,设施齐全。三亚湾海边的滨海路称“椰梦长廊”。
三亚湾恬静而温柔,这是因为它东有鹿回头山、西有南山阻隔两侧来的急流,前有东、西玳瑁洲岛挡住前方来的汹涌恶浪。东、西玳瑁洲(俗称东岛、西岛),因为从空中看,两座小岛形似浮在海上的两只大龟。两岛之间有堆天然礁巨石,远望如两艘渔船挂起的船帆,极其逼真,名为双帆石。
骑双人自行车行“椰梦长廊”观日落,非常惬意。漫长的海湾线上,不时能看到些旧渔船停靠湾边,几个渔民神情悠然地修补着渔网,还有渔民坐在海边吃着自己捕获的鱼儿。对于现代气息已很浓厚的三亚,这样的场景仿佛是一首梦幻的海岸诗篇。
由东及西,三亚湾沿线的建筑好像是一部城市发展的浓缩史,从城市的起源地———水居巷,到现代住宅小区,再到高级度假酒店区……记录了三亚从渔村小镇到国际旅游城的变迁史。
海棠湾
海棠湾位于海南岛南端、三亚市东部,距市区28公里,与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区相邻。海棠湾地处三亚市海棠湾镇与陵水黎族自治县英州镇交界处,因为行政区划的原因,属于三亚境内的一半叫海棠湾,属于陵水境内的那一半海湾称土福湾,两处“半湾”海岸线合计总长25公里。
古时,海棠湾镇又称藤桥墟,自古以来就是三亚的咽喉要地,历史上曾是县治之区,经贸非常活跃。
海棠湾远离城市,大部分区域没有开发,原生态的美使其独具魅力。湾内有藤桥东、西两条河入海,河道如网,绿洲棋布,芳草萋萋。湾内有“神州第一泉”南田温泉、铁炉港、伊斯兰古墓群、蜈支洲岛、椰子洲岛等美景、古迹、名胜。
2007年5月26日,海棠湾被海南省政府批准规划定位为“国家海岸”,意味着它将以世界级旅游休闲度假区为目标来建设,成为国家品牌。作为三亚最后一块高品质的海滨资源,海棠湾将以生态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为出发点,基于优美环境资源和新的开发模式,形成拥有独特景观和新型旅游产品的公共旅游观光胜地及高端滨海旅游度假区。
海棠湾区域西北多为山地,东南临海为较宽平坦的河流冲积地和滨海平原,现人口约3.8万,规划范围总用地98.78平方公里,居住人口25万,几乎相当于再建一个三亚城区。
[page]天涯海角
世界的爱情圣地——天涯海角游览区
天涯海角游览区,位于三亚市区西南23公里处,以美丽迷人的热带自然海滨风光,悠久独特的历史文化和浓郁多彩的民族风情驰名海内外,是海南建省20年第一亮丽品牌,建国60周年海南第一品牌,改革开放30年海南第一流行语。它依山傍海,碧海、青山、白沙、巨磊、礁盘浑然一体,宛若七彩交融的丹青画屏;椰林、波涛、渔帆、鸥燕、云层辉映点衬,形成南国特有的椰风海韵。
“天涯海角”一词,早时是用来表达一种异乡的情结,经过千百年的积淀,承载了丰富深刻的文化内涵。清雍正年间崖州知州程哲在景区一海滨巨石上题刻了“天涯”二字,民国时期当地政要又在相邻的巨石上题写了“海角”二字,使这里成了名副其实的“天涯海角”。与“天涯”、“海角”石相隔不远处的“南天一柱”巨石,雄峙南海之滨,笑傲惊涛骇浪。翻到2元人民币背面,您会发现这精彩撼人的石景竟深入在中国人民生活的每一天中。
天涯海角游览区使人们心中的“天涯情结”找到了物化的载体,每年四方游人慕名来到他们向往的这块圣地,沿着“历史名人雕塑园、笆篱凝霞景区、海天自然景区、天涯路”等景点尽兴游览,以圆心中“走遍天涯海角”的梦想。一曲《请到天涯海角来》唱响大江南北,更使“天涯海角”成为海南和三亚旅游的标志和代名词。
随着景区的建设和发展,天涯海角景区增加了现代、浪漫和时尚的气息。2008年北京奥运火炬传递三亚首传终点站传递及大型庆典晚会在天涯海角举行,让天涯海角走向了世界,让世界了解了天涯海角。“天涯海角国际婚庆节”和“新丝路中国模特大赛”等大型赛事,又使这里成为情侣们表达忠贞爱情的圣殿和模特们展示美丽风采的舞台。
[page]
玉带滩
玉带滩是一条自然形成的地形狭长的沙滩半岛,位于海南博鳌,外侧南海烟波浩淼一望无际,内侧万泉河、沙美内海湖光山色,内外相映,构成了一幅奇异的景观。玉带滩全长8.5公里,地形地貌酷似澳大利亚的黄金海岸和墨西哥的坎昆,在亚洲区可谓仅此独有。
玉带滩于1999年6月被国际吉尼斯总部在中国的权威代理机构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以“分隔海、河最狭窄的沙滩半岛”而认定为“吉尼斯之最”。玉带滩北部充分保持其原始状态,作为“基尼斯之最”旅游景区供游客游览。
站在玉带滩,面向大海,但见烟波浩渺的南海一望无际,层层白浪扑向脚下。放眼远眺,海水的颜色分三层———略黄、浅蓝、深蓝直至天边,远处渔船星星点点,近处海鸥起起落落,正是一幅绝妙的南海风情画。
玉带滩前不远处,有一个多块黑色巨石组成的岸礁,屹立在南海波浪之中,状如垒卵,突兀嵯峨,那便是“圣公石”。传说它是女娲补天时,不慎泼落的几颗砾石,此石乃有神灵,选中这块风水宝地落定于此。千百年来,任凭风吹浪打,它自岿然不动,一直和玉带滩厮守相望。
转过身来,又见万泉河、九曲江、龙滚河三江交汇,鸳鸯岛、东屿岛、沙坡岛三岛相望,水泛银波,岛撑绿伞,渔歌起落,游人如织。
伫立玉带滩,一海一河,一咸一淡,一动一静,恍然身临仙境。
棋子湾
棋子湾旅游度假区位于昌江黎族自治县昌化镇北部滨海地带,规划总面积为46.2平方公里,其中心区域面积为25平方公里。这里集奇石、碧海、蓝天、银沙于一身,是海南目前保留原始天然景观最好、尚未开发的旅游度假区之一。旅游区内长约8公里的西部海湾怪石林立,形态各异;长约5公里的北部海湾沙滩平缓、海水湛蓝。
棋子湾旅游度假区是海南省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旅游产业发展的重点项目之一,也是昌江打造“一湾一山一黎乡”旅游新格局的重点旅游区之一。多年来,昌江县委县政府努力推动棋子湾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2006年编制了《海南昌江棋子湾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2008年底完成了《海南昌江棋子湾旅游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棋子湾旅游度假区是海南省西部重要的滨海旅游区,也是省重点景区和沿海重点建设区域。
南京雨润集团、海航集团、西洋集团、西岸乡村庄园俱乐部有限公司等四家企业有参与开发建设棋子湾的意向,准备建造一批滨海酒店、沙滩高尔夫球场和旅游度假房地产。
龙门激浪·火山海岸
万年前的一次火山爆发,岩浆突破地壳,喷涌而出流向大海,冷却后的岩石,历经万年海浪撞击、冲刷,在儋州、临高的后水湾一代留下了奇异的火山海岸———绵亘十余里的嶙峋怪石和浅海中的巨礁。
“龙门激浪”位于火山海岸区域内的儋州市峨蔓镇海滨的龙门山。龙门山是座屹立于海岸的岩石山,最高点39米,山上怪石嶙峋,从北望南,延绵起伏,状似长城,雄伟壮观。山之东有一瓮门,素称“南天第一门”,高30多米,宽20来米,中空通风,岩石呈拱形,北风掀浪,撞于石门,鸣声如鼓,回响10余里,故得名“龙门激浪”。这里绵亘4公里的海岸,沙滩色彩斑斓,岸上巨石千姿百态。
“龙门激浪”于明代得名,广受游人称奇。据《儋县志》记载,明代黎族首领符南蛇组织黎汉灾民起义失利后,起义军余部曾守于此,“忽山忽海”,神出鬼没,同官兵周旋十多个春秋。前清拔贡陈有壮题有七绝一首:“龙门峭石势嵯峨,远望潮来卷白波。漫道艰难惊蜀道,吾乡仍有险途多。”诗中写景含情,耐人寻味。
夕阳西下,烈日余辉将这一带海岸浸染得通红,海浪撞击峭石激起白浪,龙门涛声在耳边震荡、回响。与琼岛东部平缓的沙滩、平静的海浪、迷人的椰风海韵相比,这里更多了一些神奇和厚重。
[page]香水湾
位于陵水县东部。距县城18公里,因香水岭流来的泉水注入海湾而得名。香水湾与万宁市的石梅湾相接,滨海风光奇特。踏入香水湾,首先映入你眼帘的是青翠的椰林,再就是漫无尽头的银色沙滩,低处若毯,高处成丘,酷似沙漠景观。海边怪石嶙峋,海水清澈见底,巨浪拍岸,飞珠溅玉。海上,渔帆点点,海鸟嬉翔。这里山青水碧,空气特别清新。香水湾的铜岭脚下有“擎天石”、“石亭“龙王椅”,顶端是牛岭,与分界洲遥遥相望。分界洲海水幽蓝波碧,巨石连片,洞洞相通。洞边长满参天大树,浓荫蔽地,奇花异卉,沁人肺腑。登临此地,如到蓬莱。
香水湾边有口“仙人井”非常奇特,距海边仅几步之遥,石缝间冒出甘甜的泉水。即使天干地旱,泉水永不干涸。当地农民中流传一句谚语:饮了仙人井的泉,能“香三年,白三年,平平安安过三年”。
清水湾
清水湾位于陵水黎族自治县东南部,距东线高速路英州出口4.8公里。与土福湾一衣带水,南临三亚海棠湾和亚龙湾,北眺南湾猴岛,地跨新村、英州两镇,海岸线长达12公里。
风光指数清水湾风景绝佳。可同时观赏到清水、白沙、奇岭、怪石,最奇妙的是,其弧形海岸一半是礁岩,一半是沙滩,集合了海南东西两地截然不同的景观。
牛岭·分界洲岛
牛岭又称分界岭,主要因为这里是海南岛一个重要的分水岭,自古以来,当地的人民就已感觉到这座山岭南北不同之处。实际上,整个牛岭是五指山山脉的延续,这是由于亿前,大陆板块的挤压所形成的。分界洲岛也也是牛岭的下部分,后来冰川期,海水的浸入,淹过了较低的部分,切断了分界洲岛与牛岭的联系,从而形成了现在的样子。
虽然整个海南岛都处于热带,但是因为这座东南西北走向的牛岭,使得了以此岭为界北气候上有所差异。岭以北的气候相对温暖,空气的湿度较大,降雨较多,而岭南气温要比岭北高出二三度,阳光充足,但岭干燥少雨。在分界洲岛上看牛岭两边,常常可以看到如此的景象:夏季岭北大雨滂沱,岭南却是阳光灿烂;冬季岭北阴郁一片,而岭南却是阳光明媚。
从地理上来说,牛岭是海南岛南北地理的分界线,北面以平原地地型为多,南面以山地为多, 这种地理分界,从形成了气候上的分界。来自南边的暖气流受到东西走向山脉的阴隔,导致山体迎坡(南面)和背面坡(北面)的气候出现差异,以致这座小小的山岭对海南岛东南的气候也产生了影响。
正因为这样,站在分界洲岛上,经常就可以看到牛岭“牛头下雨,牛尾睛”的奇观。
[page]
大洲岛,又名“燕窝岛”,是国务院1990年9月批准建立的国家级海洋类型自然保护区,因盛产金丝燕窝而得名。它位于万宁东海岸,屹立在烟波浩淼的南海海面上,有2岛3峰,最高峰289米,是唐宋以来沿用的航海标志,方圆约1平方公里,离东澳镇最近的水路只有2海里,向为金丝燕鸟群栖营巢之地。
大洲岛是一个赏海观山旅游胜地,岛上燕窝洞府扑朔迷离,古木葱郁,怪石嶙峋。尤其是那两峰对峙,两港相望的“峙峰倒影山浮水”幻景,和微风鼓浪,水石击扑而造成的“碧水泻玉,银练抛空”景观,让人大饱眼福。
南北两岭间由一条长约800米、宽约50米的洁白沙滩连接,形成两个港湾,是天然的海水浴场。岛周围海域,海水清澈,能见度极高。一般可以见到水下5--10米;游人可以随心所欲登高观日出、望日落、赏云海,又可海泳、冲浪、钓鱼、抓虾、捉蟹、日光浴、海水浴、沙浴,还可潜水观光、摄影,尽情领略海岛旅游的风韵。
大洲岛周围海域是著名的大渔场,水产资源十分丰富。环岛有红藤井、鸡姆落、行龙仔、煮饭湾、称水头、九桶水、长网埠、黑鱼头、椰仔落、过水路牌、深落、坑仔、尖石、沃肚等众渔埠,年捕鱼量达200吨以上,是海南有名的丰产渔埠之一。
[page]
七洲列岛
七洲列岛位于文昌市东部,由七个岛群组成,是本省最东部的海岛。各岛表层温度春季时在26℃左右,在秋季时在28.4—28.6℃。天高气远之日,立于文昌东部的铜鼓岭峰顶向东北方向远眺,隐约可见几个小岛浮在浩瀚的海面上,那就是七洲列岛,文昌渔民称之为“七洲峙”。
七洲列岛是传统的天然渔场。文昌七洲列岛由南峙、对帆、赤峙、平峙、狗卵脬、灯峙、北峙等7个岛屿组成,自南向北七峰突起,成一条曲线排列,列长13.2公里。它分布成南北两大部分,南部有南峙、对帆、赤峙紧靠;北部有北峙、平峙、灯峙、狗卵脬相连;南北两部分相隔6.5公里,对立相望,各形成一个整体。
七洲列岛七个岛中北峙岛最大。资料显示,北峙海拔146米,面积0.4平方公里,距陆地最近有32公里,是七洲列岛惟一有淡水的地方。岛上杂草丛生,灌木苍郁,甚至生长着碗大的树木,除了大群的海鸟外,还生长着蛇以及一些类似蛤蚧的爬行动物。南峙是七洲列岛中的第二大岛,面积0.35平方公里,它距陆地最近,约23公里。
平峙山顶地势平坦,一块块呈纵向裂痕的岩石从山顶直伸向海底,山体正中处似曾出现滑坡,明显有几块巨大的岩石曾从此滑进海底。平峙也叫鸟峙,岛上海鸟最多。狗卵脬紧靠平峙北端,虽名称不雅,却十分形象。灯峙自西向东,山势略略抬升,如一艘巨舰泊在海上,一任风起浪涌。从一面向另一面看去,对面的阳光透过洞口,就如点燃了一盏油灯,灯峙由此得名。
[page]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