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一”黄金周安全出行全攻略
“五一”黄金周安全出行全攻略
来源:南海网-南国都市报     作者:李文婷    2009-04-30

  “五一”小长假就快来临,许多人已经盘算出外旅行计划。南国都市报今天推出的“五一”旅游服务手册,专门推出安全旅游专题,希望读者们出门在外玩得开心,玩得放心。

  ●警方提醒设“六防”

  1,防盗

  在外出前,告知邻居或小区物业保安,给他们留下联系电话,请他们及时帮助清理信箱中的邮件、报纸、广告资料和奶箱中的牛奶等,避免不法分子从中获取家中无人的信息而入室盗窃。

  在超市、卖场等场所购物存放包裹时,不要随意丢弃密码纸。

  2,防抢

  外出时尽量不要带包,如果带包要把包背在身体右侧,靠马路右侧行走。

  3,防骗

  不法分子通常会在街头、商场和旅游景点以有望升值和可获得高额回报等条件诱惑、吸引游客,趁机兜售劣质甚至假冒的药材、邮票、珠宝、古玩、电子元件、有价证券等物品。警方提醒,不要贪小便宜。

  4,防拐

  准备带小孩出行的家长,应提前叮嘱孩子千万不要吃陌生人给的东西,不能跟陌生人走,防止孩子走失或发生意外、被拐骗。告知孩子一旦迷路应打电话给家长或打110报警求援。

  5,防诈

  如果在旅途中结识了新朋友,不要急于将自己的家庭电话号码告诉对方,避免不法分子利用此号码诈骗你的家人。

  6,防酒

  出门在外,难免会与他人发生矛盾,不过千万不要因为一点小事与人发生争吵甚至殴斗,这样不仅破坏了旅行的兴致,还有可能触犯法律。不要贪杯、酗酒,避免酒后失态失言、肇事肇祸。

  ●交警四项提示安全行车

  1,新手上路慢点开

  2,注意休息不要疲劳驾驶

  3,雨雾天气减速慢行

  4,发生故障记得设标志

  驾车出游,车辆难免会发生故障。要把故障车移到不妨碍交通的地方,无法移动时要迅速打开双闪灯。在高速公路上,要在车后150米处设立明显标志;普通公路要在车后50米设明显标志。

  不要坐在车上等待救援。

  ●医生支招

  旅途中如碰到以下情况,建议可作如下处理:

  晕车 预防办法:乘车前半小时服用晕海宁、苯海拉明等药物;充足的睡眠;旅游的当天上午不要吃得太饱.。

  鼻孔出血 发生鼻孔出血可选用下列方法止血:用浸有冷水或冰水的毛巾、布块贴敷在前额部、鼻背部和颈部两侧;用干净的棉花、纱条或布条,填入鼻内,要用力紧塞;用拇指和食指紧紧捏住鼻孔,要稍用力,约5-10分钟。

  眼内有异物 处理方法:立即闭上眼睛,不时地转动眼球,或用拇指或食指做提起和放下上眼睑(俗称"上眼皮")的动作,反复几次,这样,异物会随眼泪排出;用手指将上、下眼睑向外翻出,仔细寻找眼内异物。用沾有冷水或温水的手帕或棉花将异物拭去。

  足部扭伤 处理方法:不要马上用手去揉搓,或用热水浸泡。应用浸有冷水或冰水的毛巾或布块,敷贴在扭伤处;在睡觉时,抬高受伤的足部。过一天后再用热水浸泡。 发生骨折可就地取材,上医院前用长的树枝和板条和绳子或绷带将骨折的肢体固定。

  ●旅途饮食不要大鱼大肉

  首先是注意旅途中的饮食。如果是乘飞机,那么上机前不要饱食,应吃七分饱,更不要喝大量汽水、可乐之类的碳酸型饮料,以免在气压偏低的高空引起胃肠胀气而难受,甚至呕吐。也不要空腹,以免导致晕机。如果是坐火车、轮船或汽车,也要吃了饭再出行,途中要按时进食,最好能吃上热菜热饭,尤其要吃好早饭。

  游览途中尽量不要吃喝。实在渴了,可以吃一点苹果、梨、西瓜之类的多汁水果,千万不要满头大汗时“牛饮”。冷饮、碳酸型饮料尽量不沾。最好喝茶水、白开水或矿泉水。

  一天游览途中的午餐要吃得适中,不宜大鱼大肉地猛吃。同时注意午饭后要稍歇片刻,慢慢地喝些茶水,千万不要饮酒,尤其不要喝大量烈酒。

  归途中,不吃或少吃购买的食品。在归途食用在景区购买的食品时,必须注意食品的质量。

  ●旅行社提醒:

  浪花商旅提醒,老年人出行要做好各方面的准备,特别是要加强维权意识。

  结伴而行彼此照应

  老年人出游最好结伴而行,最好选择口碑较好的旅行社。

  出发前应检查身体

  不能对旅行社隐瞒病史;出游的老年慢性病患者应带齐药物,并事先告知领队和团友,以防不测。

  购买保险以防万一

  对于老年团队来说,休闲的线路安排、有经验的领队、随队医生三者缺一不可。最重要的是,必须购买意外伤害险。

  谨慎购物避免上当

  一些专业人士建议,老年人购买土特产时,最好到信誉比较好的大超市进行购买,以免上当受骗。尤其需要提醒的是,购买珠宝的时候要索要发票等一些手续,以免上当。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向旅行社反映,并向当地旅游主管部门投诉。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