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体验海口城市道路交通发现车辆行人不文明现象突出
拥堵,不光是因为车辆多了
本报记者文刚
1月5日下午,海口市海秀路上车辆占道行驶,路面拥堵不堪。
本报记者李英挺摄
又是一个阴雨的天气,记者今天下午在海口市交警指挥监控中心看到,大屏幕上的12个重点监控路口,等候的机动车排着长长的队伍,尾灯红成一片。
其实不只恶劣天气,不只在节假日,海口道路交通的拥堵早已为人诟病。从今天下午4时到7时,海南日报记者驾车体验了晚高峰。
汽车爱占道有时更霸道
下午4时,记者从海秀西路金牛岭路口出发,车流已十分缓慢,时速25公里。到了南庄路口,等了两个红灯才继续前行。一路东行,到了“东北人”路口,直行倒还顺利,不过左转只有一个路口,两条直行道上一些车辆挤占了其中一个,秩序开始有些混乱。“其实多等一个红灯,或者往前绕一下就可以过去,海口的交通秩序就是被这些不讲规矩的司机给破坏的。”正在等候的司机黄师傅忿忿地说。
到了海秀东路,车流明显增加,尤其是明珠广场一带,进出商场的小车与进站的公交互不相让,三条道基本只剩下一条道可走,性急的司机按起了喇叭。而一些过往市民从车流中不慌不忙穿过,见缝插针的摩的司机赶着抢生意,逆行、横穿,怎么方便怎么来。
这样一直到了和平天桥,左拐的司机仍然想占用直行的道。到了文明天桥,竟然连右转的道路也被直行的司机占了,右转公交车也只能在一旁干耗着。
你吹你的哨我走我的道
记者在六合大厦附近观察到,有相当多的人在绿灯未亮时就过斑马线,过往的车辆不得不停下来,造成路口交通堵塞;有的行人干脆不走斑马线,随意在路中间穿行,更有甚者,在过马路的时候只顾打电话甚至用手机发短信,对于他们来说,红灯绿灯都一样,令司机们防不胜防。
在文明天桥,人们的行为并没有文明许多。虽然有专设的交通协管员在疏导行人走人行天桥,但横穿马路的现象仍然比比皆是。记者注意到,尽管协管员很负责,马路两侧不时传来阵阵提醒行人不要横穿马路的哨声和劝导声,可仍有不少不遵守规则的行人健步如飞地冲到马路对面。
曾经景观路如今车难行
车行龙昆南路,原本设计时速为60公里的道路上,实际时速不足30公里。从第一个红灯起,记者在该路段经常刚一起步,便又被前面的车辆挡在下一个红灯前。同时,记者在行车过程中发现,尽管在人行道上安装了红绿灯,但一些行人根本不按信号走,红灯亮时照样横穿马路,与通行的机动车辆争道,使原本就以很慢速度行驶的车队,以更为低缓的速度向前挪动。
粗略统计,在这条长仅3.2公里的路段上,共有9个红绿灯,红绿灯间隔最短的只有300米左右。
和龙昆南路一样,滨海大道作为海口景观大道,碧海蓝天,椰影婆娑,曾经让多少人为之骄傲。可就是这样一条标志性道路,如今寸步难行。下午6时许,从新华社海南分社到万绿园不到800米路程,用时4分钟,行车时速12公里,算是严重拥堵了(注:时速18公里即为拥堵)。
有关管理部门认为,车多路少造成海口道路交通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但不少专家认为,车多了,人多了,如何管好车管好人,才是问题的关健。而围绕这个中心,规划部门做好规划,建设部门保障设施,交管城管规范道路,才能真正还路于民。
(本报海口1月5日讯)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