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口下一条美食街在哪里?
海口下一条美食街在哪里?
来源:海南日报     作者:陈曼莉    2011-01-12

  从去年9月见诸媒体的一纸拆迁通告,到今天遍地渣土,海口曾经的美食一条街金龙路南侧暂别“美食”形象。

  拆迁已成事实,金龙路作为海口曾经的餐饮“霸主”地位大为削弱。问题是,作为“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大要素首位的餐饮业,在全省倾力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大背景下,人们不禁要问:在金龙路南侧餐饮业暂时缺位的情况下,海口下一条美食街在哪?金龙路南侧拆迁能拆出一条新美食街吗?

  临时建筑“寿终正寝”

  金龙路上的餐饮店业主们心里都清楚,金龙路南侧迟早要拆。

  与北侧的永久性建筑不同,南侧建筑均为临时建筑,至2004年后没有获准续延。餐饮店与金龙路美食街开发商———海南西原实业有限公司签订的租赁合同到期时间多为2007年至2009年间。2007年,根据海口市委、市政府部署,海口市龙华区启动玉沙村改造拆迁工作,从2008年开始,龙华区政府多次向金龙路南侧相关商家送达拆迁通告。

  “玉沙村改造成功,我感觉金龙路临时建筑这次肯定要拆。”自嘲为金龙路上“搬家大王”的山东包子酒楼总经理张松告诉海南日报记者,2008年酒店在金龙路南侧的租赁合同到期后,他看到北侧有空位,就立即搬了过去。“我们当然希望在永久性建筑里做生意,酒店的装修也好一次性到位,永久性建筑使用的耐久性建材保温隔热效果好,利于酒店降低能耗。”

  竞争激烈“霸主”不再

  海口市龙华区区委副书记陈国强说,十多年来,金龙路对海口餐饮、旅游文化、劳动就业、税收等方面都作出不可低估的贡献。省酒店与餐饮行业协会副会长陈恒估算了一下,金龙路的餐饮企业,每年营业额约6亿元,按8%征税的话,每年上缴地方财政的税收近5000万元,带动上万人就业。

  10年品牌一朝拆迁,固然让人惋惜,但事实上,拆迁前的金龙路美食街,已不复四五年前的餐饮“霸主”地位。

  在今天的海口餐饮版图上,复兴城向滨海大道延伸正逐渐形成高端餐饮地带,海甸岛休闲餐饮日趋成熟,金垦路、南海大道等琼系园林式菜馆生意红火。随着城市居民消费水平提高,金龙路上的餐饮店沦为中低档消费,同时,交通拥堵、停车不便等老问题始终困扰着金龙路餐饮业的发展。

  期待拆出新美食街

  拆迁已不可避免,那些被拆迁的餐饮店何去何从?海口下一条地标式的美食街又会在哪里出现?

  记者了解到,很多商家还是看好金龙路的餐饮发展前景。湖南人湘菜馆经理刘曼说,该店搬离金龙路后,花开两枝,除在世贸装修一新店外,还在万绿园后门新建一处包含正餐、酒吧、茶艺等多种消费的会所,“要是金龙路还建餐饮铺面,我们肯定回来。”

  陈恒认为,金龙路美食街有个先天优势———300多米长的金龙路专为餐饮而建,餐饮店能连片经营,成行成市,铺面均为两到三层,前有门庭后有厨房,商家不用投入太多改造成本。而在南宝路、龙华路、海甸岛等地段,餐饮企业需见缝插针地寄居在写字楼或住宅楼里,油烟排放是个大问题。

  陈国强说,金龙路南侧将规划建设成农贸市场、玉沙学校教职工宿舍楼等,还将打通玉沙路断头路连贯到海秀路。区政府已向海口市政府打报告,建议相关单位在美食街原址保留一至三层做为餐饮业经营,以期重现金龙路美食街。

  (本报海口1月11日讯)

  编者按:海口金龙路、望海楼,不仅仅是一条街道、一栋楼宇,它们见证了海口乃至海南商业的变迁,更承载了无数海口市民美好的记忆。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元年,这些街道、楼宇或拆迁或重建,改变的,不仅仅是城市建筑的外形,更是它们所蕴含的商业业态和城市软文化。

  站在新的时代节点,面临新的历史机遇和挑战。本报将对海口2010年旧城改造中引发市民强烈关注的地标建筑进行回顾和展望,敬请关注。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