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置绿色慢行系统,计划打通多条断头路,红城湖路东延规划路直通滨江西路
张毅
国兴大道西延线高架示意图
海口南渡江西岸片区控规总体鸟瞰图
本报海口1月19日讯(记者 张毅)19日上午,记者从海口市城市规划委员会第十次会议获悉,《海口市大同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海口市金牛岭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海口市南渡江西岸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三个片区规划获原则性通过。值得注意的是,三个规划在道路交通规划方面着墨颇多,计划打通多条断头路,并设置绿色慢行系统。
大同片区:
打通大英西路连接龙华路
定位:商贸、居住、文化功能为主的综合片区
片区范围:
根据《海口市大同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该片区范围东北至海府路,西以龙昆北路和龙昆南路为界,西北以龙华路、大同二横路、广场路为界,南以西沙路、蓝天路为界形成围合地块,总用地面积为336.44公顷。
功能结构:
一心、一园、一轴、四片区。其中,“一心”是指以明珠广场、民生百货、DC商业城为主的商业中心;“一园”为以海口公园为主的“一园两湖”城市公园;“一轴”为沿海秀东路的城市商业主轴;“四片区”为规划范围内的四个商住片区。
规划目标:
将本片区建成海口市重要的商业、商贸中心区。完善片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疏通完善交通网络,为片区的开发建设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创造方便宜人的生活环境。
海口公园周边
布置三处地下通道
规划提出,梳理干道走向,规划将大英西路与龙华路打通。
同时规划中对各城中村内部道路断面进行调整、拓宽、打通,使之与城市道路接轨,合理组织内部交通,形成连续,畅通的城市交通体系。
增加蓝天路与五指山路之间的支路断面,提升其道路等级至区域次干道,同时也是作为西沙路的延伸。
规划鼓励建设地下停车场,保留现有停车场,规划新增4处社会停车场,在大英天桥附近,商业中心地块增设一座停车楼。
规划在海口公园周边结合地下商场布置三处地下通道,用以组织、疏导海口公园与周边商业群之间的人流交通。
此外,规划还结合海口市绿色慢行休闲系统,完善片区交通系统,并最终形成较为完善的道路网络架构,在片区内规划一处换乘点,并结合换乘点建设,安排租赁点,在有条件的区域道路断面,按照海口市绿色慢行系统要求进行改造。
金牛岭片区:
国兴大道高架立交连接海秀路
定位:以居住为主,商业服务相配套的城市居住片区
片区范围:
根据《海口市金牛岭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该片区位于海口主城区核心地区,北临金贸片区,南部为城西片区,东部是城市商务中心大英山片区,西部为秀英片区。东起龙昆南路、西至丘海大道、南临南海大道、北至海秀中路,规划总面积为10.98平方公里。
规划目标:
把金牛岭片区建成生态环境优美、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的以居住为主,商业服务相配套的生态型城市居住片区。
规划布局:
形成“一园、两带、两心、四轴、多片区”空间结构。“一园”是城市公园———金牛岭公园。“两带”是分别沿海垦路和南沙路两侧形成的公共建筑服务带。“两心”是分别位于片区东西片区中心的两个商业中心。“四轴”是沿片区四周形成的四条城市功能轴。“多片区”是形成的多个居住片区,分别由城市主次干道将规划区划分为七个居住片区。
道路体系:构建立体交通
规划最大亮点在于提出构建立体交通。规划设置国兴大道西延线高架穿过海秀中路,至海秀片区落地,形成东西向的快速交通。规划保留现状的两座立交———海秀立交(简交)和南大桥互通式立交,新增加一处立交———国兴大道南延线与龙昆南路立交。并规划在滨涯路北侧安排一处公交首末站。规划四处城市广场,具备休息和商业功能。保留金牛岭公园北侧公共候车场,另外新规划十处停车场。
重点规划金垦路周边
值得一提的是,规划还对金牛岭片区的主体部分———金垦路及其周边地段进行了重点设计。
在具体设计结构上,金垦路周边规划为“一轴、两带、多节点、五区”。其中,“一轴”指的是金垦路中心景观带,轴线两端设置慢行道路系统;“两带”指环金牛湖景观休闲带和滨河景观休闲带;“多节点”指地段内主要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节点;“五区”指花园邻里街区、特色饮食服务街区、生态休闲街区、地区商业街区、现代商业居住街区。
南渡江西岸片区:红城湖路东延直通滨江西路
定位:最具滨江特色的生活区和文化、娱乐休闲区
片区范围:
根据《海口市南渡江西岸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区东临南渡江,西至白龙路、琼州大道,南临凤翔东路以北30米规划路,北至新埠桥。规划区由沿南渡江西岸片区和司马坡岛两个部分组成。总规划用地面积为1277.16公顷。
规划结构:
规划提出该片区呈现“一轴两片”、“两带一园”的规划结构。“一轴”指依托国兴大道城市空间主轴形成的城市公共服务轴和空间景观轴;“两片”指以国兴大道为轴线的南北两个居住生活片区;“两带一园”指依托南渡江、美舍河打造的滨水城市景观休闲带和司马坡岛西域休闲公园。
功能定位:
功能定位为海口主城区重要的滨江居住生活组团、南渡江滨江休闲产业重点发展区域。规划提出将本片区建设成为海口最具滨江特色的生态宜居生活区和具有滨水活力的文化、娱乐休闲区,成为海口主城区未来最有吸引力的城市地区之一。
打通多条断头路
连接滨江西路
规划区将形成以方格网为主,三纵六横的路网结构。除现有的国兴大道等道路外,还规划设置红城湖路东延规划路,直通滨江西路;文明东路连接滨江西路,将通过海美大桥(规划)与江东联系;河口路、海府一横路向东延伸,与滨江西路连接;文坛路向南延伸,与凤翔东路连接。
慢行系统:
规划将分别设置自行车系统和步行系统。
自行车系统将在片区内形成“三纵六横”网络化的自行车交通系统,保证自行车在城市各个部分的可达性,并力争使线路形成最短行驶距离和最少出行时间。
步行系统规划沿南渡江、美舍河规划带状公园设置相应的城市滨水休闲步行系统;强调从中心城区通往南渡江江滨步行便捷性,结合道路和水系设置多条景观绿化廊道和步行道。
绿地系统:
以其独特的热带滨江风光为背景,规划形成以南渡江、美舍河带状公园绿地为主体,沿河沿路带状绿地为纽带,城市公园和街头公园为节点的绿地系统。公共绿地分为公园、街头绿地等,公园由城市公园和街头公园构成,总面积86.41公顷。沿河沿江设置带状绿地,总面积122.27公顷。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