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黎族民间艺人黄照安演奏《声动海南》。
海南籍名模吴英娜。本版图片由海南日报记者 宋国强 王凯摄
“请到天涯海角来,这里四季春常在。”热情的邀请,感动了观众,面朝大海,我们观看一场华美的演出。这是2011年国际旅游岛首届网络春晚!“一起来,和风浪一起摇摆,我们一起来看海。一起来,和椰树一起摇摆,快乐随风唱起来。”快乐的歌声中,我们在海边一起沐浴海风,迎接新年。带着浓浓海南味的首届网络春晚,清丽亮相,惊艳了观众。
面朝大海,头顶夜空,烟花璀灿,光影流转。1月16日晚的海胆剧场,有一个华美欢乐的夜晚。当晚8时,在“请到天涯海角来,这里四季春常在……”的歌声中,海南国际旅游岛首届网络春晚在海胆剧场开启大幕。观众席上,人群攒动,座无虚席,欢呼、掌声、尖叫,此起彼伏,淹没了面前大海的潮声。
由海南省文体厅、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海口市人民政府、澄迈县人民政府主办,南海网承办的2011年海南国际旅游岛首届网络春晚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海胆剧场:打动演员和观众
对首届网络春晚,观众的热情超乎想象,晚7时刚过,就有观众陆续入场,海胆剧场停车场车停满了,无奈的人们只好把车停在了剧场外的路边,长长的车流足足排了1公里多长。
海胆剧场,原本是为《印象·海南岛》打造的一个剧场,它座落在海口市西海岸,靠海而筑,其外形像一个海胆。为了让观众在看演出时,能更好地形赏到海南的美丽,所以,设计者让这个建筑是一个半露天的建筑,舞台是露天,但观众席是在室内。这样,演出时,演员身后的椰子树和大海,恍若一道天然的大幕。
正是这样一个特殊的剧场,感动了演员和观众。著名演员萨顶顶在演出时对观众说,她参加了很多晚会的演出,但这是一次最幸福的演出。“我们面向大海,天顶着蓝天,迎接新年的到来,多浪漫多有诗意啊!”
记者身旁的一位观众,是从哈尔滨来的年轻姑娘,她告诉记者,坐在海边的剧场里,吹着海风,倾听《红色娘子军》《万泉河水清又清》《大海之南》这些歌,观看黎族服装秀时,代入感特别强烈。她笑着说:“情景相融,此情正好融入此景。”
晚会总策划、南海网CEO吴清雄告诉记者,当初选择海胆剧场,就是觉得这个剧场是最能代表海南特色和海南形象的剧场,在大海边、海风里看一场别开生面的演出,观众会有更加独特的体会。
演员阵容:明星草根混搭同台
与以往山寨春晚、网络春晚全部使用草根演员,和央视春晚使用庞大的明星阵容不同的是,2011年海南国际旅游岛首届网络春晚演员阵容很是别出心裁,有草根,也有明星,还有网络红人。
萨顶顶、尚雯婕、陈楚生、吴英娜都是颇有知名度的歌星和模特,陈楚生和吴英娜本身就是海南人;荣获海南“麦霸”比赛冠军的曾宇、本土乐队老爸茶乐队的主唱陈琼琳以及本土音乐人陈晶晶、吕燕、李哲等歌手,海南黎族民间艺人黄照安等,是在海南有一定知名度的草根演员。明星阵容的号召力、草根队伍的亲和力,都在这台晚会上体现出来。吴英娜告诉记者,能和网民同台参加晚会演出,让她感到非常新鲜。这种组合,非常时尚。”吴英娜笑说,这就好像现在时装流行的混搭,有一种特别奇妙的感觉。
这个混搭的演员阵容,的确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在观众席上,有尚雯婕的“芝麻”团、陈楚生的“花生”团、冯铭潮的“超人”团,还有不少草根演员的亲属团。尚雯婕的一位粉丝说,能在海边听到偶像的天籁之音,是2011年最好的一件新年礼物。她甚至给记者发来一段晚会观后感:“雯婕在晚会上演唱的《候鸟》,仿佛让我看到这个寒冷的冬天,成群的候鸟飞来温暖的海南过冬。”
除此之外,演员阵容还非常国际化,有许多外国朋友也参加了演出,如英国的伊恩,捷克的姿娜、马来西亚的MAI英等等,充分体现了网络无国界这一特点。
“从网络海选节目和演员的时候,我们就充分考虑了本土化和国际化的问题。”吴清雄说,网络晚会最终是要上传到互联网上,给网民看的。所以,演员的队伍不全是海南人,可以说来自五湖四海,包容性特别强。
[page]面朝大海的海胆剧场。
尚雯婕在演唱《候鸟》。节目特色:专业团队+网友创意
看了首届网络春晚,不由得为它的创意叹服。国际旅游岛首届网络春晚,精心地编排为四个篇章,《春·回想》、《春·绽放》、《春·希望》、《春·畅想》,每个篇章都设计了建省二十多年来的不同主题。
“很多创意来自网友。”晚会总导演楚煜说,南海网有了举办一台网络春晚的想法后,就在南海网上公开了,一是征集网友对晚会的建设性意见;二是向网友征集节目和演员。
晚会在璀灿的烟花中开始,它的开场就是一个令人捧腹的绝妙创意:一段集合了《阿凡达》《飞屋环游记》《非诚勿扰》等近两年中外经典影片的经典片段的视频,改编成向观众拜年、问好、祝福,惹得观众席上爆发出阵阵会心的大笑……
“我们在网上征集节目时,不止是南海网,其它如华龙网、南方网、西部网也向我们推荐了精彩的节目。”吴清雄说,全国有近60家网络纷纷挂出网络春晚的专题,帮助宣传网络春晚,帮助征集节目和演员。据南海网统计,有500多名网友、上百个节目报名参加首届网络春晚。
翻看首届网络春晚的节目单,4成以上节目来自网友原创。如MAI英的《海南话》歌曲,通过海南话唱歌表达了一位马来西亚琼籍华侨对故乡的热爱和眷恋;城市猴子表演的跑酷节目;快板书歌曲《中国话》,用英国演员伊恩来说中国家喻户晓“扁担长、板凳宽”的绕口令,既妙趣横生,又突显了中国的魅力。
吴清雄告诉记者,2011年海南国际旅游岛首届网络春晚将于2月1日晚在南海网播出,播出时将请网友评选网络春晚最喜爱的演员和节目,增强网民互动,以弥补晚会现场网络氛围不够这一缺憾。
一台高水平的晚会,仅有创意是不够的,它还必须专业。纵观老孟连办两次网络春晚的失败之处,就在于没有一个专业的团队来打造晚会。而首届网络春晚从舞蹈、舞美、灯光,到音乐、录音、导演、演员等等,是一个100多人组成的专业团队。
“陈楚生演唱的《山楂花》,是晚会演出当天凌晨4时才临时更换的节目。如果不是蒙麓光老师高超的舞蹈编排水平,是很难在短短几小时内就为其编好这段优美的伴舞的。”楚煜说,晚会上每个节目的伴舞都非常优美感人,与每个演员的演唱内容也扣合得恰到好处。
舞美音乐:时尚高雅兼具海南特色
晚会开始前,记者抓紧时间采访了身边的几位观众。一位张姓观众告诉记者,传统央视春晚看了多年,有些腻了,希望这次是网络春晚的一个好的开始。晚会结束后,他告诉记者,网络春晚果然不负所望。晚会的灯光、舞美、节目内容等既有本土色彩,也有国际元素兼容,观众从中感受到了海南乃至世界的风情。
他说:“光是舞台的变换、流转,就让人目不暇接了,更别提那些优雅、感染力极强的又有海南特色的舞蹈了。我看了深受感动。”
晚会呈现了很多种风格的音乐,比如歌曲联唱《我们一起唱经典》,短短几分钟的演唱,就有民歌、重金属摇滚、布鲁斯等6种风格的音乐,当用重金属摇滚乐来演绎经典的《红色娘子军》时,观众不禁跟着同唱,还大叫着“太给力了”。晚会音乐总监蔡先民告诉记者,网络春晚在音乐上尝试了海南特色和网络时尚相融合,为了创作晚会音乐,蔡先民还和搭档、录音师黄一笑等亲自去五指山和保亭等地采风,领略海南少数民族文化精髓。所以,晚会音乐有了许多新的尝试,比如用Rap清唱形式演绎黎歌,在黎族乐器演奏中加入电子音乐元素等,令人耳目一新。
蒙麓光坦言,接受首届网络春晚的邀请后,从舞蹈的道具、服务、动作、舞种的选择,她都“力求以多种舞蹈语汇来体现网络春晚的时尚新潮特色,体现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开放、新潮特征。”
正是这样的优雅,正是这样的海南特色,让身处剧场的观众,不仅有笑,也有泪。《暴雨》、《山楂花》,都是用舞蹈语言来打动观众的。“高雅的艺术,应该是让观众能笑得起来,也能哭出来的。”吴清雄告诉记者,晚会筹备之初,就希望立足于高雅,营造美、善、向上的晚会情绪,不是取悦观众,而是要感动观众。
用高雅的艺术感动观众,2011年海南国际旅游岛首届网络春晚做到了。那一夜,在大海之南,我们面朝大海,舞动欢乐,优雅地等待春暖花开。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