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南文体事业发展助力国际旅游岛建设综述
海南文体事业发展助力国际旅游岛建设综述
来源:海南日报     作者:王吉拉    2011-01-29
 向春天报告

  ——我省文体事业发展助力国际旅游岛建设综述

  本报记者 吴清雄 陈成智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一个文化缺位的国际旅游岛,必定魅力难显。

  2010年,被媒体称为“国际旅游岛建设元年”。这一年,海南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体育产业发展的这一湾海水,春潮涌动。

  习惯于在幕后运筹的文体部门,悄然迈步前台,全面主动助力国际旅游岛建设。

  于是,人们惊叹:2010年,文体事业和产业发展大事之多、规格之高、活动之丰富、参与人数之广、百姓反映之好,可圈可点。

  文化产业发展亮点频现

  文化产业的发展不用烧煤、不见冒烟,但“来钱”的潜能惊人。

  在旅游业、新型工业、热带农业迅速崛起的同时,海南素来弱势的文化产业,在2010年平添许多亮色。

  去年11月3日,经过充分酝酿和讨论,省委、省政府作出《关于加快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决定》,“加快建设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着力打造三条文化产业带”、“重点发展九大文化产业”、“全力做大文化产业规模”、“打造文化活动和体育赛事品牌”……这标志着海南文化改革发展的航船,有了明确的航向。

  对于海口市民张先生来说,去年12月18日是难忘的一天。这一天,全家老小在海口会展中心见到了“万人迷”刘翔,还到万绿园体验了高尔夫等体育旅游项目。在体育娱乐彩票体验展区,张先生用10元试了一下运气,居然中了180元。这一天,2010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让海南再次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

  全国27个省(区、市)的520多家企业参会,展会融展示、观摩、体验、论坛、评奖、比赛表演等活动为一体,既集中展示了国内外体育旅游的优质资源和精品项目,又借助这一平台推介了海南独具特色的体育旅游产品。政府主导、专业策划、市场运作,在这场盛会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国际旅游岛”的旗帜高扬。和在上海、成都、哈尔滨前三届体博会相比,这一年的盛会更加突出了体育旅游主题,海南特色十分明显,有些项目或运动器材,简直就是为推动海南体育旅游度身定做。海南在发展体育旅游产业方面的潜力、机遇和前景,借助这场盛会,全面展示在世人面前,给参展商家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展会赚足了人气,也实实在在地促成了一大批项目签约。

  在省有关部门的极力争取下,这一国家级大型展会将连续在海南举办三届。

  省文体厅厅长范晓军向记者透露,我省正在积极申办2012年第22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一旦申办成功,对于带动我省文化产业发展和提升人气,无疑将发挥巨大的作用。去年我省组团参加这一盛会,共有23个展台,1015种图书、8000多种期刊参展,充分展示了海南的出版实力。

  在探索金融助力文体事业和文体产业发展上,省文体厅去年也迈出关键一步:去年9月21日,该厅与多家银行签署《文化产业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打造一整套全新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模式,为海南文化产业、体育产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金融支撑。

  三亚奥林匹克湾项目、沃尔沃环球帆船赛三亚经停港项目,都有了实质性启动。
[page]
 惠民精品演出推动海岛欢腾

  以往说到“精品演出”,往往意味着一张票数百元到百元不等,演出成为少数人的盛宴,普罗大众望而却步……这一状况,在2010年彻底颠覆。

  来自海口桂林洋的张阿婆,在儿孙的陪伴下,通过南海网领到了天津歌舞剧院芭蕾舞团的演出票,看完演出,在省歌舞剧院大厅里,老人感慨不已:“要不是有这种活动(惠民演出季),我可能一辈子都到不了这么高档的剧院,看不到这么高级的演出。”

  “要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指数,就要切实找到文化惠民的‘管道’,创新和探索公益性演出的新模式。”范晓军告诉记者,从去年9月28日至12月底,演出票全部实行免费赠送的“海岛欢歌”惠民演出季,共免费演出39场,观众达4.8万人次。

  河南豫剧团、天津歌舞剧院芭蕾舞团、长影乐团、上海京剧院、苏州滑稽剧团、国家京剧院和省琼剧院、省歌舞团、省民族歌舞团送来的精品演出,拥军专场、青少年专场、记者专场、文艺工作者专场、劳模专场、建设者专场……省歌舞剧院,一次又一次承载着百姓的欢腾。

  省文体厅副厅长许振凌告诉记者,“海岛欢歌”惠民演出季,开辟了“政府和企业埋单、文体部门组织、院团演出、观众受益”的演出模式,也创造了我省公益性演出时间跨度最长、参演院团阵容庞大、受惠观众最多的历史记录。

  “海岛欢歌”惠民演出季甫一落幕,由省委、省政府主办,省委宣传部、省文体厅、海口市政府、海航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另一系列的重磅惠民演出——2011年首届海南迎新艺术节高调接力。16场世界级视听盛宴,提供了1.8万个免费观演席位。

  国际旅游岛的夜晚,时常能见到国内外高水平演出团体和各路明星的身影,在党委、政府竭力改善住房、就业、社保、医保等民生问题的同时,文艺演出春风拂面,让市民群众有了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范晓军透露,省文体厅将力求将海南迎新艺术节打造成中国公益性演出的文化品牌,成为海南人民每年迎接新春的盛大节日。

  与此同时,全省各市县组织的广场文艺演出、“唱红歌”、全省中老年人广场健身操(舞)大赛以及其他极富地方特色的体育比赛等,也极大地丰富了干部群众的文体生活。

  用赛事和活动展示全岛旅游资源

  “海南在竞技体育上也许永远是小省、弱省,但在体育产业上完全可以成为大省、强省!”说这番话时,范晓军底气十足。

  在范晓军看来,建设国际旅游岛,文体部门担负着主力军的作用,必须主动从幕后走到前台,通过一系列的赛事、节庆,展示海南文化产业、体育产业以及丰富而独特的旅游资源。

  2010年的赛事和活动,多得一时数不过来:环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全国山地自行车冠军赛、中国铁人三项赛、中国乒乓球俱乐部超级联赛屯昌赛区比赛、全国男子拳击锦标赛、全国男子摔跤冠军赛、亚洲沙滩排球锦标赛、世界女子沙滩排球巡回赛、首届海南岛国际大帆船赛、万宁国际冲浪节、万宁国际海钓邀请赛……

  “通过参加与文化、体育相关的赛事和活动,许多嘉宾会发现,海南太美了,这里一年四季都适合开展摄影、潜水、漂流、登山、高尔夫等活动,你的活动足迹可以任选海里、空中、山上,远离都市喧嚣,自由地放飞心灵。”范晓军说。

  范晓军还向记者透露,该厅正在排查全省适合冲浪和海钓的地点,经确认后在加强保护的同时,将及时向社会公布,甚至会将周边酒店资源、适宜冲浪(海钓)季节、特定海域鱼群等予以公布,为游客和玩家提供服务,全力促进旅游业发展。

  与此同时,体育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体训基地岛”已渐见雏形。

  去年1月6日,中国羽毛球队训练基地正式落户陵水黎族自治县;去年11月18日,总投资2亿元的黑龙江省临高体育训练基地在临高县临城镇开工。省文体厅副厅长陈亚俊透露,截至去年12月,已经有包括举重、帆船帆板、沙滩排球、足球、跆拳道、高尔夫等12个项目的体育训练基地落户海南。

  范晓军认为,诸多体育训练基地选择海南,带来的综合效益是不可估量的。首先,解决了短期内政府投入不足的问题,集中体训时这些场馆是训练场,不训练时则向公众开放;其次,每一个运动队的身后,都跟着一大批“粉丝”,其带动的吃住行游购娱等消费不可小觑;第三,给海南带来了体育理念和技术的提升,让公众有机会感受现代体育的氛围;第四,随着媒体报道可以提升海南及体育训练基地所在市县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以黑龙江省临高体育训练基地为例,该基地开工后,周边土地迅速升值。”范晓军说,将来其他项目有意设在海南的体育训练基地,将考虑向西部市县倾斜。

  琼崖春潮涌,文体产业兴。我们相信,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进程中,文体助力的趋势,将更加凸显…… (本报海口1月28日讯)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