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亚海鲜消费与三亚旅游游客增长有正相关关系,10年多走过来,数量从无到有,规模由小到大,曾风光一时,也曾扼腕叹息。
据说春园海鲜广场是三亚海鲜排档行业的“母体”,从那里历练了大小3000名老板,以春园海鲜广场的产生发展为线索,即可捋出三亚海鲜“痛”史的头绪。
“10人100元吃到累”
春园海鲜广场原本是一片低洼地,填平后能摆下580张桌子,同时容纳5000人用餐,消费者多为本地市民。“2001年,10个人坐一桌,还花不到100元就吃饱了。海南话形象表述为‘100元吃到累’。可惜那个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一消费者回忆。
“薄利多销,价廉物美”是当时春园海鲜广场的经营理念。
“李鬼”之变
春园名声在外,“新春园”、“老春园”、“园春园”等于2004年后纷纷冒了出来,三亚城最多时居然有了30多家“李鬼”。
即使真的“春园”保持不变,“李鬼”也要催着它产生变革。于是春园在管理上采取了品种承包等办法,价格从摊主、原材料出售方转嫁到消费者身上,海鲜排档消费一路看涨。
以普通、大众海鲜品为例,到2007年,10人一桌的消费达到500、600元;2009年,1000元;2010年底2000元。
岛外人主导消费
“2000元一桌,三亚本地人是消费不起的。要吃海鲜,自己去菜市场买了回家煮。”一位不再从事海鲜排档的老板说。随着进货价的上涨,物价的上涨,场地租金的上涨,人员工资的上涨,三亚海鲜菜单上的价格水涨船高。
据知情人士透露,只针对游客做一锤子买卖的海鲜排档,出问题最多,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短斤缺两尤其严重。
一家店影响一条街
“听潮人家”停业,吊销执照后,其所在地三亚湾龙兴海鲜一条街突然萧条起来。那几家挨着的店铺在春节前门可罗雀。
据有关部门调查,春节期间,三亚湾龙兴海鲜一条街的价格反倒降至整个三亚最低。“希望三亚海鲜排档能以此为鉴,从此明白这个道理,稳健经营。”一位姓叶的海鲜老板表示。
(本报三亚2月10日电)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