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广网海口2月14日消息(记者朱永 通讯员吕书圣)元宵节期间,是我省节庆和民俗活动的高峰期,也是火灾高发的一个时段,消防部门提醒广大民众在欢度节日的同时,要注意消防安全,尤其是要了解燃放烟花爆竹的注意事项。在参加大型活动的时,不要编造和偏信谣言,造成踩踏事故。
购买烟花要“三看”
一要看经营者证照。在选购时,市民要注意查看经营者有无 《烟花爆竹经营(零售)许可证》和《营业执照》。
二要看产品外观。查看产品是否有漏药、脱壳、变形、泥底、引火线松脱、松动等情况,是否有绿色的安全引线并有护引纸保护。
三要看产品标志。产品外包装上应标注有:产品名称、制造商或出品人名称及地址、生产日期(或批号)、箱含量、净重、体积和安全用语或安全图案及执行标准代号,同时还有安全警示语和燃放说明等。市民要自觉到正规网点购买合格烟花爆竹,切勿贪图便宜购买“三无”产品,尽量避免网购。
燃放烟花有限制地方
尽管我省没有全面实行禁放,但有些地方还是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请市民树立良好的公德意识,做到文明燃放。
禁放具体区域如下:文物保护单位围墙外侧50米之内;车站、码头等交通枢纽以及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内;易燃易爆物品生产、储存单位和消防重点单位围墙外侧100米之内;输变电设施安全保护区内;学校、幼儿园、医院、敬老院、繁华商业街区等;党政军警机关驻地围墙外侧50米之内;重要军事设施所在地围墙外侧50米之内;风景名胜区域内,历史街区保护范围内。
严禁在高层建筑周边、人员密集地点、人防工程内部等地方燃放烟花。
燃放烟花爆竹注意事项
1.燃放烟花爆竹要远离易燃可燃物,要在空旷的地带燃放。不要对着人和居民住宅燃放。燃放前要认真检查附近是否有易燃可燃物,认真清理火灾隐患。
2.烟花爆竹存放要避开火源和高温生产设施,装运烟花爆竹要避免震动和摩擦,严禁在烟花爆竹市场吸烟。
另外,专家提醒,如果燃放烟花爆竹时,外眼球被炸伤破裂,最忌讳用手使劲压。一旦把内容物压出来后医生挽救起来是非常困难的。炸伤后应该让患者安静平躺,再送往就近的医院。
小孩燃放,大人要看管
每年春节,燃放烟花爆竹的主要人群是中小学生。广大中小学生燃放烟花爆竹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做到“三不二会一坚决”即:不在《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规定的重点消防单位及周边安全距离内燃放烟花爆竹,不在规定的时间段外燃放烟花爆竹,不向行人和车辆等投掷烟花爆竹;会选择允许燃放的烟花爆竹品种,会安全施放;坚决不燃放拉炮、摔炮等违禁品。在燃放过程中,不要让未成年人单独燃放烟花爆竹,一定要有大人在旁进行指导,确保本人和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
放飞“孔明灯”应注意场所
元宵节前后,不少地方都有放飞孔明灯用来表达祝福以及许愿的风俗。孔明灯一般是用竹篾扎架,裱糊上柔韧的竹麻纸,刷上桐油。灯笼底部的横架上,用铁丝捆扎了沾满豆油的布团,或者燃上一支蜡烛,飘飞孔明灯时,先点燃布团或蜡烛,灯笼内空气受热膨胀变轻,孔明灯便冉冉飘升。升空的孔明灯偶尔会有突然燃烧下坠的现象,极可能会引起山火、引发重大火灾及其它事故等。
在此,消防部门提醒广大民众:孔明灯外焰温度较高,遇到可燃物极易引发火灾,再加上受风速等不可控制因素的影响,孔明灯如果掉到山林中,可能引发森林火灾;掉到液化气站、加油站等地方,极有可能引发重大事故;飞行在半空中还有可能挂到高压线上,极有可能导致电线短路,存有严重的火灾隐患。因此,大家尽量少燃放或不燃放孔明灯,如若燃放,切记在没有可燃物的空旷场地,尽量避开危险场所,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另外,特别提醒广大民众不要在机场附近放飞孔明灯。
使用彩灯需谨慎
在节假日期间,为了营造节日气氛,招揽顾客,商场内外都会临时安装各种彩灯,包括安装在商场柱子、墙上的照明、装饰灯。这些照明灯多采用带状方式或分组安装的荧光灯具,还有些灯具采用埋入式安装在吊顶里面,数量比较大,且荧光灯的镇流器易发热起火,深罩灯如采用功率较大的白炽灯,也易烤着附近的可燃物。还有的商家在店铺内外设置一些简易的小彩灯,这种彩灯质量难以保障,很难确保安全使用,以上各种电气照明设备,品种数量多,线路错综复杂,加上节假日期间每天营业时间长,商场人员密集,如若设计、安装、使用不慎、极易引起火灾,存有较大的安全隐患。
在此,消防部门提醒:在节假日期间,商场或者商家在使用各种照明、装饰灯等灯具时,要从正规渠道购买质量好的各种灯具,平时经常性的检查灯具的使用情况,发现部分损坏的灯具及时更换,尽量避免装饰的灯具靠近可燃易燃物,特别是一些燃点较低的易燃物,按照要求配备合格的灭火器,一旦发生紧急情况,会及时处置,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
祈福烧香纸注意防火
元宵节期间,广大民众喜欢到各大宗教场所去祈福,免不了会进行烧香烧纸钱等活动。海南的一些地方,元宵节当天会在当地的土地庙进行大型祭祀活动,经常会燃放爆竹和烧香。举办此类活动的场所,建筑绝大多数以木材为主要材料,木构架结构和砖木结构很多,火灾危险性极大,耐火等级低。如果是古建筑,木材经过多年的干燥,成了“全干材”,含水量很低,因此极易燃烧。古建筑起火后,犹如架满了干柴的炉膛,而屋顶覆盖严实紧密。因此,发生火灾时,屋顶内部的烟与热不易散发,温度快速积聚,迅速达到“轰燃”。古建筑的梁、柱、椽等构件,表面积大,木材的裂缝和拼接的缝隙多,大多数通风条件比较好。有的古建筑更是建在高山之巅,发生火灾后火势蔓延快,燃烧猛烈,极易形成立体燃烧。
在此,消防部门提醒:寺庙等古建筑大多数远离城镇,这些古建筑普遍缺乏自防自救能力,既没有足够的训练有素的专职消防队员。消防设施有的也不完备,一旦发生火灾,位于城镇的消防队很难第一时间到达。大多数古建筑都缺乏消防水源,而对于一些高大的古建筑更是有水难攻,再加上古建筑周围的道路大多狭窄,有的还设有门槛、台阶,消防车根本无法通行,这些都给火灾扑救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希望广大群众在祈福时,要注意烧香和纸钱,注意消防安全,不要由于用火不慎引发火灾。由于古建筑由于火灾危险性大,人员众多且类型复杂,管理部门在防火管理方面也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加强消防组织建设,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二是加大宣传教育,落实管理措施;三是经常进行防火检查,积极整改火灾隐患。
不偏信流言避免踩踏
元宵节期间,各种民俗、节庆活动扎堆,尤其是元宵节当天,海口府城地区要举行换花节,其他地方也有送灯、公期等民俗活动,这些活动现场人员混杂,密度高,极易发生踩踏事故。
在此,消防部门提醒:当人们在极度拥挤、情绪激动的情况下,信息传播不畅,流言容易引起人群激动、恐慌和混乱,置身其中就可能受到伤害。因此,当进入到人群相对集中的场地,应看清楚出口、通道和各种逃生标志,不要随便编造和相信谣言。在被迫卷入混乱人群时,应和大多数人前进方向保持一致,不能逆行。发觉拥挤的人群向着自己行走的方向拥来时,应马上避到一旁,但是不要奔跑,以免摔倒。若已陷入人群之中,要先稳住双脚,不要采用体位前倾或者低重心姿势,即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贸然弯腰提鞋或系鞋带。如果被拥着前进,不要伸直手推挤人群,此时可用一只手紧握一手腕,双肘撑开,平放于胸前,微微向前弯腰,形成一定的空间,以保持呼吸畅通。当发现前面有人摔倒了,马上要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当带着孩子遭遇拥挤的人群时,最好把孩子抱起来,避免其在混乱中被踩伤。自己一旦被人挤倒在地,应设法使身体蜷缩成球状,背部向上双手紧扣至颈后,保护好自己的头、颈、胸、腹等脆弱部位。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