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圣彼得堡2月15日电 (特派记者黄晶)适逢中国传统新春佳节,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民族歌舞团今晚在俄罗斯北部城市圣彼得堡的加里宁文化艺术中心翩翩起舞,将民族传统文化呈现给当地华侨华人,与当地民众一起共贺新春。
今天的晚会是中国驻圣彼得堡总领馆、俄罗斯外交部驻圣彼得堡代表处、圣彼得堡外联委联合主办的2011年第六届圣彼得堡中俄联欢节的闭幕式晚会,也是中国文化部“欢乐春节”系列活动之一。
保亭民族歌舞团演员全部为黎族同胞,他们用民族语言歌唱,用民族舞蹈跳跃,用民族乐器演奏,一股“民族风”仿佛在瞬间吹遍了300年历史的圣彼得堡古城。
演出当天,圣彼得堡室外温度达零下16℃,保亭民族歌舞团的20多位青年演员却穿着短裙短裤热情舞蹈,其敬业精神有如股股暖流驱走冬日的严寒,让海外华侨华人倍感祖国的温暖。
鼻萧、利咧等传统黎族乐器让观众大开眼界,吹树叶、跳竹竿掀起舞台互动联欢,这让久居国外的华人华侨一下子找到故乡的感觉,今天的晚会也为第六届圣彼得堡中俄联欢节画上完美句号。
观看演出的俄罗斯观众普罗霍连柯先生说,真没想到中国人用普通的竹子吹奏出如此美妙的音乐,长短不一,粗细有别的小小竹筒是怎么制作成乐器,实在让人搞不懂,不过,音乐无国界,动听的音乐人人懂得欣赏。
整场演出历时150分钟,20多名演员轮番表演了15个精彩节目,黎族舞蹈《犁田谣》、《插秧女》、《庆丰收》等让中俄观众通过演员的肢体语言、多变的演出道具了解黎族同胞生产生活历史,演员们还用黎语演唱了《找情郎》、《好久不见老朋友》等反映黎族同胞婚恋生活的动听情歌。
600多名中俄观众让演出现场座无虚席,观众纷纷邀请演员合影留念,更有人想要购买姑娘们身着的精致筒裙、银手镯等。
保亭民族歌舞团团长黄秀霞说,黎族是一个没有文字的民族,他们用歌声舞蹈记录历史,传承民族文化,每一件演出服都是精心打造的黎族服饰,是穿在身上的黎族百科全书。
整场演出在黎族歌舞《歌山舞海情》中落幕,古朴而传奇的黎族表演,热情而靓丽的黎族演员让观众久久不愿离去,黎族文化仿佛瞬间在海外观众的心中扎根。
据悉,保亭民族歌舞团随后将飞赴哈萨克斯坦继续执行文化部“欢乐春节”文化交流任务,展示和传播黎族文化,扩大海南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推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