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网海口2月18日专电(记者夏冠男)连日来,海南省西部、北部沿海出现了大雾潮湿天气,能见度差,道路湿滑。17日海口市、东方市还出现了能见度不足500米的大雾,给市民出行带来不便。
海南省气象台台长蔡亲波表示,这种天气与近期冷空气影响,以及冷空气影响结束后回暖天气有关。2月11日至15日,两股冷空气先后抵达海南,带来了降温降雨天气。连续数天的降雨使地表及建筑物湿润,而冷空气带来的阴天和低温,使空气中的水汽容易凝结。16日起天气逐渐回暖,海上的东南气流带来了大量水汽,大气底层水汽充足,容易在近地面层凝结成水滴,因而出现了潮湿现象。
蔡亲波说,出现大雾也与出现潮湿天气的原因相似,这次海南出现的大雾天气属于平流雾,其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前期受冷空气影响,近地面层气温较低;二是前期有降雨,近期暖湿气流增强,空气湿度较大。
据了解,海南在秋冬和初春时节会有大雾天气出现,一般北部和中部地区雾比较多,一年之中约出现20至40天,中部山区可达105至120天。海南东南部和西南部沿海地区雾天较少,全年雾天不足3天。
气象专家称,大雾天气属于灾害性天气,特别是与潮湿天气同时出现,对交通运输影响较大,能见度低和湿滑路面极容易引发交通事故。提醒司机朋友注意谨慎慢行,而赴海南旅游的自驾车游客也应提前选择出行线路,注意行车安全。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