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六届泛珠省会城市市长论坛展暨第八届中国(海口)国际旅交会去年底在海口召开。图为与会嘉宾乘坐游艇畅游海口湾。 本报记者 王凯 摄
游艇不仅是高端旅游消费产品,更是为人称誉的海洋文化的载体。 本报记者 苏建强 摄
1660年的某一天,刚刚坐上英国王位的查尔斯二世驾驶着他的狩猎船“YACHT”号,开始了游艇在世界上的第一次远行。Yacht一词从此也成为了英文中对快艇、游艇的通称。
根据国际惯例,当地区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游艇产业经济就开始萌芽。游艇是继汽车之后的又一个黄金集群,其国际年销售额高达两三千亿美元。但与欧美、日韩、香港等地区相比,我国的游艇产业起步较晚,自1970年代才开始在沿海和长江下游地区陆续发展起来。随着产业圈子的逐步扩大,一方面向内陆深度延展,另一方面分别向南北扩张。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船艇分会秘书长黄阵纲曾说过,从气候和地理条件来看,海南、深圳、珠海、厦门、舟山等地,最有可能成为有影响的游艇基地。近年来,海南凭借其独特的先天优势和强劲的后续动力,在中国游艇业的发展大潮中以毋庸置疑的自信姿态悄然引航!
海洋大省的产业领跑优势
据专业人士预测,游艇行业作为新兴产业,将提供2000亿元人民币的GDP增长和120万个就业机会。但同时,游艇产业的发展对海洋岸线、避风港湾、水文、气候、旅游资源、运动资源却有较高要求。
海南,作为管辖着全国三分之二“蓝色国土”的海洋大省,环岛绵延着1500多公里长的海岸线,其间分布着50多个风光旖旎的海湾,水域条件良好,具有发展游艇经济的优势条件;而游艇经济也和海南省大力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的产业导向非常契合;其三,政策法规方面的优厚条件、国家对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支持也成为海南发展游艇业的天赋良机。
“海南有望成中国游艇经济的‘出发点’。”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卫留成在2009年10月曾经这样表示过。而在第四届中国邮轮产业发展大会上,省长罗保铭也指出,海南将把建设国际旅游岛作为海南深化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增长的制高点和突破口;而邮轮、游艇作为中高端旅游产业,是国际旅游岛发展总体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9年8月23日,三亚鸿洲国际游艇会游艇码头正式对外开放,这是我省第一个国际化标准的游艇会所码头。而该市的鹿回头、亚龙湾、海棠湾、三美湾等处也在积极筹建游艇码头。
在海口市,目前已建、在建和规划中的游艇码头共有3个,即海口湾、新埠岛和海南国际会展中心,预计可提供600个泊位;而不久将启用的海南国际会展中心毗邻滨海大道、万绿园,环境优美,设施齐全。
另据了解,琼海、陵水、乐东等市县也都在积极筹建游艇码头及周边的基础设施。可以预见,几年后,一个环海南岛的游艇圈将逐渐形成。
2010海口游艇经济主题论坛的成功举办和《海南省游艇管理试行办法》的顺利颁布,更令我省游艇产业的发展如虎添翼。
在去年年底发布的《2010年中国游艇业十大新闻榜》上,“2010年1月4日,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海南或成游艇天堂”和“2010年11月22日,《海南省游艇管理试行办法》实施,乐水空间更为广阔”这两条新闻更是以绝对优势雄踞于榜首和压轴位置。
将岸线保护原则贯彻到底
近年来,全国许多沿海、沿江城市都曾试图以发展本地的游艇产业来拉动区域经济的增长,然而,每当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这些城市都会面对种种棘手的问题,比如游艇码头等公共设施的
缺乏、专业管理和培训人才的缺乏、原料、设计和制造厂商的缺乏,乃至海洋文化的缺乏……这些在最初规划中未能及时得到解决的问题,紧紧制约着中国游艇产业的发展。
对此,中国交通与运输协会邮轮游艇分会副会长郑炜航认为,相对国内其他地区而言,海南发展游艇经济起步较晚,正好为未来发展预留了很大的空间,有着独特的后发优势。比如,可以及早规划游艇码头和海岸线,预留公共区域,在建设上少走一些弯路;还可以利用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政策优势,尝试率先在航行、出入境、交易、保税、海域和海岛的使用等方面制定合理的办法。
“海岸线是不可复制的,因此制定一个地区性的产业规划十分必要!”郑炜航表示,而海南的决策者们对此也有着清醒的认识,比如省委常委、海口市委书记陈辞就驳斥了那些关于“发展优先一切”的说法,坚决主张予以保护。他说:“海岸线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把房地产、酒店建在沙滩上是对后人不负责任的行为!”
近3年来,省会城市海口按照《海口市核心滨水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把位于市中心的海口新港作为专用游艇码头来建设,对周边的海口湾、美丽沙、新埠岛等条件优良的地区不断加大在海上高端旅游项目、投资项目上的开发力度,预计将建成600个游艇泊位以及游艇俱乐部、游艇酒店、帆船学校、沙滩吧等相关设施和项目。
未来几年内,在海口市还将矗立起一座集联检、候船、免税购物、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商务会议为一体的国际客运联检大楼,一片与秀英国际邮轮港口相匹配的海港综合商业区……在兼顾保护和开发的原则下,一条游艇交易、展销以及生产的完整产业链正在成型。
借会展之力引来世界目光
作为2010海南首届国际游艇展览会的主办方之一,中博展览集团负责人朱绍文曾向记者介绍,发展高端游艇展事的主要目的是:迎
合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和中国游艇产业的发展趋势,以游艇为介质,向世界传达海南的旅游理念,促使海南旅游业的转型升级。
诚然,省会城市海口同国内其他发达地区省会城市相比,在发展会展经济方面尚有不足,但也有一些其他地区所不可比拟的优势,尤其是环境和旅游资源上的优势。而以游艇为首的一次次结合滨海岛屿优势而发展起来的特色会展,无疑正在为海南游艇经济的发展搭桥铺路。
2010年,从3月的2010海口游艇经济主题论坛到12月的海南国际游艇展览会,无论从规格、规模还是影响力,似乎都说明着“游艇会展”这个经济热词在这座热带风情岛屿上迸发出的潜力。从三亚鸿洲、海口美源等多个游艇码头到即将于今年年底投入使用的国际会展中心,无论是水展形式还是陆展形式,海南都能为大型游艇展览会的举办提供优质的服务设施。
郑炜航曾将2010海口国际游艇经济论坛形容为一次游艇产业的年度盛会。他激动地告诉记者,原本预计参会人数在500人左右,但由于业内人士报名踊跃,最终确认参会的人数达到800多人。郑炜航高兴地说:“本次论坛从规模、规格以及成果、影响上来说,都一定会在中国游艇业的发展史上留下一笔!”
正如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海南省分会会长陈忠文所说,近年来所举办的一系列高端游艇展是海南在建设国际旅游岛过程中的一项有效实践,将以“世界知名、中国最强的游艇展事”为目标进行打造。海南的游艇一旦有了品牌展事,就好比是有了一座稳定的展示平台,必将成为世界目光的聚焦点,为今后的产业发展引来更多的助力。
海洋产业经济的新起点
郑炜航曾这样对记者说:“游艇经济其实和汽车经济一样,是一条很长的产业链,包含十几个产业。从它的上游产业来说,也就是制造业,包括了原料产业、研发产业、设计产业等等;而它的下游产业,也就是消费业,则包括了维修产业、培训产业、服务产业、旅游产业等等。按照国际说法,游艇产业对其他产业有着1︰10的拉动作用。”
在海南,这个海阔天高的中国海洋大省,游艇不仅意味着一种可以深入百姓生活的休闲旅游方式,更是一种拉动地方产业转型和经济发展的力量。
以中国最南端的海洋城市三亚为例,该市近年来出台了各种政策、措施,推动当地游艇业的发展。三亚在其“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指出,积极鼓励发展私人游艇和企业会所,建设中国一流的游艇基地和会展基地,高水平开发海洋及海岛旅游产品,打造中国一流的游艇会所基地,将旅游休闲度假活动由沿海岸线向海上拓展,丰富海上休闲活动旅游内涵。
记者从省海防与口岸办公室了解到,目前我省正在制定一些相应措施,包括设计多条游艇旅游线路、向国家申报多个游艇航行区域等。而在海南“十二五”期间,游艇业还将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助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
根据规划,将有10家游艇制造厂商落户海南,其中海航与台湾杰腾准备在洋浦制造游艇的合作项目已签约。海南最大豪华游艇生产企业海南金澳游艇有限公司已开工建设;目前海南已建成游艇码头有三亚鸿洲、海口美源、海口港等3个游艇码头,共有212个泊位;正在建设和规划建设的游艇码头13个,其中仅海口的游艇泊位将达到600个……
这一串串数据背后是一幅幅正在落地成真的蓝图。海南游艇业正傲立南海潮头,扬帆起航!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