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海口2月22日讯 (记者陈成智)海南不仅是风光秀美的岛屿,更是具有光荣革命历史的热土。民建海南省委员会建议,加快建设“海南革命历史纪念馆”,进行革命历史宣传普及。
这一建议认为,海南目前也有一些纪念革命历史的场馆,但场馆规模小,过于分散。许多纪念馆散落在偏辟的山村,极不利于人们组织参观,而且每个场馆的规模较小,反映的历史资料皆为阶段性的,不具有连续性、全面性;资料文物少。每个纪念馆真实反映历史真实性图文资料和文物真品都极为匮乏,参观者的视觉感受大打折扣;纪念历史严重断层。全省没有一处反映鸦片战争时期海南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统治所进行的斗争的场馆,没有一处反映土地革命时期海南人民的斗争历程的场馆,没有一处专门反映海南抗日战争时期历史的场馆。
鉴于上述情况,民建海南省委员会建议:
由政府出资在海口市建设一个综合性的“海南革命历史纪念馆”。这个纪念馆的面积要大、档次要高,还原海南人民革命斗争的历史真实。
纪念馆内应将鸦片战争以来,海南人民革命斗争的历史分阶段、分展厅地进行展示。如鸦片战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都应有专门的展厅,并且每一个时期的斗争要有丰富的具体斗争事例,要尽力全面翔实地加以展示。另外,对海南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建设成就,也应在纪念馆内得到展示,如土地改革、改革开放、建省办经济特区等。让参观者进入纪念馆就能全面了解海南近现代的革命历史。
整合与挽救历史资料。由于海南各种纪念馆小而分散,在“海南革命历史纪念馆”建成后,应将分散在各地的纪念馆内的图文、文物资料进行集中整合,不可复制的图文或文物都应集中到“海南革命历史纪念馆”内展示或者保存,可复制的通过技术处理后将原件集中到海南革命历史纪念馆,复制品可留在原处。对历史、人文资料应组织力量进行挖掘、抢救,如组织专门队伍深入到全省各地,对能够收集到的各革命时期的历史图文、资料和实物进行广泛地收集。对散落在民间、纪念价值高、老百姓不愿意捐献的图文和资料,政府应出资购买。
对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老人们要抓紧时间进行抢救或者寻访。这些老人都年事已高,且健在者不多,对他们的采访尽可能地用视听录制方式进行,这样更有说服力。这项工作刻不容缓。
把“海南革命历史纪念馆”建成为全省群众、大中小学校、机关、团体、企业、青少年进行近现代史、党史、革命传统、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基地;作为向国内外来琼的各类访问学者、商务活动者、政务工作者、旅游者等集中介绍海南历史的窗口;打造成一个融教育、展示、纪念、存史、资政、研究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设施。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