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气象专家在给市民介绍人工降雨车
本报海口3月23日讯(记者史晓晖 实习生李蕾摄影报道)天气是人们日常中非常关注的信息,面对恶劣天气可能会带来的气象灾害。那么,天气及天气预报中会有哪些奥秘呢?今天是世界气象日,海南省气象局开展宣传咨询活动,让海口市民与气象“亲密接触”,同时,气象专家在现场给市民进行了答疑解惑。
为啥最近老是忽冷忽热的,气温一下子升的很高,一下子又降温,而且一升温就出现返潮天,这是为什么呢?近期这个问题也是市民常有的疑惑。
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陈红表示,今年春季我省冷空气活动频繁,而冷空气中低层风向以偏东风为主,将南海上充沛的水汽输送到陆地上,使空气中的湿度增大,再加上气温升高,空气中的水分遇到气温较低的地板、天花板等物品时,就会出现返潮的现象。陈红提醒市民们,当气温突然升高,且空气中湿度比较大时,要尽量将门窗关严,等天完全放晴后再开窗,以免家具、衣物返潮。
警惕空中彩色“炸弹”
有谁能想到,每逢各种庆典、宣传等活动时,放在空中的气球会是一个定时炸弹,一旦脱飞会危机航空安全等事故。省气象局法规处处长陈葵阳说,目前正计划组织材料,上报将海口、三亚作为全省的气球禁放区。
陈葵阳说,通过气象部门审批,一是气象部门可以判断空中情况,是否适宜放气球;二则是气球要是没有固定好,飘飞到行向后,气象部门监测到后,马上报给航空部门,以免发生危险。
天气预报咋有时报不准?
在现场,一位60多岁的老大爷对气象专家提出犀利的问题:“为啥遇到大的灾害性天气天气预报比较准确,可平时预报有雨,却是晴天,有时候则相反,为啥会不准呢?”
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陈红忙解释道:科学发展到现在还不能完全做到100%预报准确,大的灾害性天气因为其天气系统性比较强,可以根据雷达、卫星、自动站等仪器,分析预判出较为准确的天气趋势。如果是平时的天气,系统性不强,再加上海南岛比较小,四周是海洋,海面上没有监测站,所以相比内地,预测难度比较大。目前天气预报准确率能达到70%多左右。
人工增雨车成了最受喜爱
除了传统的气象知识展板外,人工增雨火箭作业车前更是挤满了好奇的群众,“增雨火箭弹会不会打到飞机?”“怎么控制发射呢?”人们争先恐后地提出心中的疑惑。只见人工增雨专业技术人员,手拿教练弹,为大家详细讲解增雨火箭弹、火箭发射架的构成和人工增雨的基本原理,并反复爬上作业车现场演示火箭弹装弹和增雨作业操作流程,让群众更为直观地了解人工增雨的相关知识。
现场展示的另一个现代化气象设备——气象应急指挥车也吸引了不少群众,工作人员讲解道,应急车设备很多,可以现场监测到风向、湿度、温度、气压等,相当于一个自动站的功能,而且能够提供气象人员在现场进行会商。2010年10月强降雨时,这部车就开到了灾区,给气象人员提供了及时准确的信息,发挥了大作用。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