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南启动食品和饮用水放射性污染监测
海南启动食品和饮用水放射性污染监测
来源:     作者:林可婷    2011-04-10

  南海网海口4月10日消息(南海网记者杨隽莹)4月8日,中央电视台CCTV-1新闻栏目发布海南省在小白菜中检出极微量的碘-131。9日,海南省卫生厅对此事通报表示,海南小白菜中检出的碘-131极其微量,不会影响公众的健康,无需采取防护措施。目前海南省蔬菜生产、销售正常。

  海南等14个沿海省市设立监测点启动监测工作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大地震造成福岛核电站发生放射性物质泄漏事故。3月16日海南省卫生厅组织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动开展食品和饮用水总放射性污染(总α、总β放射性)监测工作,结果未发现异常。由于没有人工放射性核素污染检测设备,故未能进一步检测核电站事故泄漏的碘-131和铯-137等人工放射性核素。

  26日,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公布了我国在空气中检测出碘-131后,卫生部委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立即在海南省等14个沿海省市设立监测点,启动我国食品和饮用水放射性污染监测工作。

  海南小白菜检出极微量碘-131

  海南省卫生厅组织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施食品和饮用水放射性污染监测工作。由于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没有人工放射性核素污染检测设备,因此,委托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对我省食品和饮用水中人工放射性核素污染进行检测。

  4月7日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反馈4月6日送检的小白菜和饮用水样检测结果为:海口的饮用水未检出碘-131和铯-137;文昌的小白菜中未检出铯-137,检出极微量的碘-131。当天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将监测结果按照网络直报要求,第一时间上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省卫生厅:极微量放射性核素不会影响公众健康

  海南省卫生厅表示,小白菜中检出的碘-131极其微量,不会影响公众健康,无需采取防护措施。

  最新开展的相关实验证明,将受人工放射性核素污染的蔬菜放到清水中浸泡10分钟、清洗一两次后,就无法检测到任何放射性污染物。

  据卫生部核事故医学应急中心主任、中国疾控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所长苏旭在CCTV相关节目中介绍,目前检测到的人工放射性污染物极其微量,且属于表面附着而非进入蔬菜中,不足以对人体造成伤害,无需采取任何防护措施,在食用蔬菜前进行正常清洗便可以清除这些放射性污染物,如果为了更安心,可以清洗三次。即使不清洗,从放射防护角度而言,也不会对身体产生危害。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