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禁白令5月起实施 海口面粉“卸妆”回归本色
禁白令5月起实施 海口面粉“卸妆”回归本色
来源:     作者:黄蕾    2011-04-14

今年31日,卫生部、国家工商总局等部门联合发布公告,规定自51日起,将禁止在面粉生产中添加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钙(俗称增白剂)。记者今天走访海口市场了解到,虽然大限未到,海口超市内的面粉已明确标注不含增白剂或者不含任何添加剂等字样。

  在海口一家大型超市的面粉销售区,青岛、广东等地企业生产的面粉摆满了货架,有四五个品牌不同规格的面粉,小到5公斤装,大到25公斤装。记者看到,无论是饺子专用面粉,还是馒头专用面粉等,大多数在其外包装的显著位置上标注了不含增白剂不含任何添加剂等。

  这些高调标明自己不含增白剂的面粉,生产日期多为20113月份之后生产,尤其以5公斤装、10公斤装的小包装面粉居多。如深圳某家企业在一款面粉外包装上高调标着本色面粉不添加任何添加剂,仔细查看该款面粉配料表,只写明了小麦粉

  记者在另一家大型超市看到,该超市内大部分面粉也同样打出不含增白剂不添加任何添加剂等字样抢占市场。在该超市,青岛某厂家生产的面粉包装上,也特意标明了不含增白剂

  超市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禁白令发布之前,超市销售的面粉多数是白色面粉占主角,禁白令发布后,白色面粉基本消灭了。

  据了解,我国允许在普通面粉中使用增白剂始于1986年,要求每千克面粉中最多可添加60毫克增白剂。1997年起,欧盟、澳洲和新西兰先后禁止在面粉中添加增白剂。2000年起,国内禁用面粉增白剂的呼声逐渐高涨。

  今年31日,卫生部、国家工商总局、质检总局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公告,要求自51日起,将禁止在面粉生产中添加增白剂。但禁白并不等于认定含增白剂的面粉对人体有害。公告指出,禁白是因为随着我国小麦品种改良、面粉加工工艺水平的提高,现有工艺已能满足面粉白度的需要,添加增白剂已无技术上的必要性;而且,消费者普遍要求小麦粉保持其原有的色、香、味和营养成分,追求自然健康,尽量减少化学物质的摄入。

  相关链接

  什么是面粉增白剂

  面粉增白剂的有效成分过氧化苯甲酰(BPO),学名叫稀释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苯甲酰的主要作用是缓慢氧化面粉中的叶黄素、胡萝卜素,让面粉变白。这种添加剂会破坏面粉中的类胡萝卜素、叶黄色素,提高面粉的白度与弹性。面粉增白剂其实没有任何营养价值,同时生成的苯甲酸对面粉有防霉作用。(程辑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