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口非遗保护探索新路线
海口非遗保护探索新路线
来源:     作者:陈曼莉    2011-05-12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地方的文化灵魂,如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海口市有了新探索,在建设国际旅游岛日渐活跃的文化氛围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性旅游开发,使之成为旅游的文化品牌。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康耀红带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组来到海口市的灵山镇和大致坡镇,分别考察了海南八音器乐以及琼剧的保护情况。市领导邓小刚、陈毓芬等随同考察。

  据介绍,海口市经过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发掘了不少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在保护的过程中,却遇到了诸如民间艺术团体日益减少,演出市场不断缩小,民间艺人年龄老化,技艺传承后继乏人等问题。对此,海口市文体局等单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保护性旅游开发。如在民间“闹军坡”活动的基础上,将虎舞、狮舞、龙舞和盅盘舞等民间舞蹈融入了冼夫人文化节中。针对“琼剧”“公仔戏”“八间器乐”等具有本土特色的地方剧种和曲艺,海口市充分利用各种节庆活动,在景区景点搭台唱戏,将特色民俗向游人展示。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