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神秘宝贝现身海口寻宝活动
神秘宝贝现身海口寻宝活动
来源:南海网     作者:杜秀燕    2011-05-19

  神秘“宝贝”现身海口寻宝活动 谁能解开牌匾之谜?

  南海网海口5月18日消息(南海网记者韩博文)5月18日,已持续多天的《寻宝-走进海口》海选阶段继续进行,与往日不同的是,今天寻宝活动报名点之一的海口市博物馆接到了一个重量级的“宝贝”——一块由中国现代著名国画大师李可染先生题词的“丘濬亭”字样牌匾。那么这“丘濬亭”在哪?这块牌匾后面有什么故事?这疑问无人能答。

  “丘濬亭”牌匾捐献海口博物馆

  今天上午,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海口收藏家带着一块沉重的牌匾来到了海口市博物馆《央视——寻宝走进海口》报名点。与其他参加寻宝活动的文物爱好者不一样,这位藏家不是来鉴宝和报名的,而是来向海口市博物馆捐赠宝贝的,这位藏家带来的牌匾上题写有“丘濬亭”三个大字。

  据了解,牌匾是几年前这位藏家一次在文物市场发现并买回,之后一直存放在家。得知央视《寻宝》栏目来到海口,决定带上牌匾过来看看,如属真品,将其捐赠给海口市博物馆。南海网记者看到,这块牌匾木料由海南红木雕制而成,长1.2米,宽40厘米,是一款标准尺寸的木质牌匾。牌匾上的“丘濬亭”三个大字由黄色漆所描绘,字体苍劲有力,字体下角刻有“李可染”题字样。

  海口市博物馆负责人张健平介绍说,经过现场鉴定该牌匾应当是真品,上面题写的字迹也是李可染先生的笔风,但这块牌匾到底在挂在哪里的,是不是曾挂出来过,都还有待考证。张健平说,根据一些藏家的看法,估计这块牌匾应是海口丘濬故居或和丘濬有关的历史文物古迹前的牌匾,但“丘濬亭”在哪里?毫无线索。

  流传说“丘濬亭”牌匾牵涉盗窃案

  据介绍,文革时期,海口丘浚故居等古迹处曾遭到破坏,不少珍贵文物流失,文革末期,这块牌匾因被盗,至今遗失有近30年之久。这块牌匾到底有没有挂出来?挂在哪里?这一切都是谜团。据向海口市博物馆赠宝的藏家介绍,他仅仅是意外获得了这块牌匾,也无法考证其背后的故事。

  据悉,李可染是我国现代著名国画大师,李可染自幼习画,深受潘天寿、林风眠影响,并师从齐白石、黄宾虹学画,并将西画中的明暗处理方法引入中国画,将西画技法和谐地融化在深厚的传统笔墨和造型意象之中,取得了杰出的成就。牌匾上的“师牛堂”,就是李可染先生曾用过的斋号。

  “丘濬亭”牌匾“身世”成谜

  为搞清楚这块牌匾背后的故事和“丘濬亭”的身世,南海网记者今天下午采访了多位我省文博专家和退休文博干部,但都没有得到明确的答案。

  海口市文物局局长王大新说,他没有听说过“丘濬亭”这个地方,这块“丘濬亭”的牌匾他也看了,但是第一次看到第一次听说。海口市海瑞故居管理处主任巫先生说,他也从未听过海南有“丘濬亭”,而在海瑞故居里面有一处“乐耕亭”。但“乐耕亭”有自己的牌匾和史料考证,是丘濬的后代修建用于读书学习地方,而不是“丘濬亭”。原琼山市文体局局长黄培平(已退休)研究丘濬已经有数十年之久,黄培平告诉南海网记者,他也从未听说过“丘濬亭”,更没有听说过这块“丘濬亭”字样的牌匾,到底是不是历史实物,还需要进一步考证。我省知名文博专家、海口市文体局副局长张坤荣表示,他也未曾听说过这块“丘濬亭”字样的牌匾,但依据李可染先生1989年病故的时间来推算,这块牌匾至今至少有20多年甚至30多年的历史了。

  海口市博物馆负责人张健平表示,关于这块“丘濬亭”牌匾的故事和来历,还有待进一步考证和核实,希望社会上对此有了解的市民和业内人士积向海口市博物馆极提供资料和线索。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 一天
  • 三天
  • 一周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