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第二届定安端午美食文化节 天赐两大法宝
第二届定安端午美食文化节 天赐两大法宝
来源:南海网-南国都市报     作者:陈曼莉    2011-05-30

上图:定安的鹅肉 右上方小图:冷泉边上的炸冷泉鱼

  开篇的话:第二届海南定安端午美食文化节即将开幕,本届美食文化节将带来什么好吃的、好玩的?从今天开始,让我们一起热身准备吧。本报从今天起推出关注第二届海南定安端午美食文化节系列报道,从美食、文化、产业不同角度为您解读定安的美食文化产业。

  本报记者 史晓晖 纪燕玲 胡诚勇/文 记者 刘孙谋/图

  肉质鲜嫩的定安鹅、千里飘香的定安黑猪、香味四溢的定安粽子、回味无穷的定安炒粉、工艺精湛的定安菜包饭……“民以食为天”,定安人一直遵循着这句古语,把吃这门学问,研究透彻。对于定安人来说:吃,材质要讲究,制作工序也要有简有繁。要吃的天然,吃的味美,更要吃出精髓。

  富硒米 火山冷泉

  是天赐两大法宝

  美食,最重要的是材质,大自然就赋予了定安两大礼物:富硒米和火山冷泉,让定安人能够取得其他地方难以得到的财富。

  据相关专家介绍,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抗氧化作用,同时还有人体“解毒剂”的功能,甚至还有抗癌功效。而定安的土壤内就含有丰富的硒,达到了0.117㎎/㎏,在这样的土壤中种植出的大米,也具有丰富的硒。不仅能够补充人体的微量元素,有益人体健康,而且吃起来口感微黏,唇齿留香。

  不仅是土壤,稻田灌溉所用的水也不得不说,水质干净,清凉剔透,让稻米中又增加了锌、锗、铁等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

  而那一汪一直没有断过的火山泉水,来自山间,流成小溪,干净无污染,孕育着周围的生命,当地百姓用冷泉浇灌养殖出来的鹅、鸭、鸡、猪等牲畜,肉质嫩滑,只要经过简单的烹饪,就能做出比一般家禽所没有的鲜嫩可口。

  制作简单:

  少雕饰却出美味

  一个煮锅,里面扔几块猪骨头和肉,适量的生姜、盐、胡椒等佐料,要是再配上几块山药,就熬出了一锅味美而鲜亮的白色浓汤,它就是被广为人知的定安黑猪骨头汤。吃惯了北方的菜肴,面对这样简单的佐料及做法,却能做出那样动人的食物,确实让人觉得有些奇妙。

  对于吃,尤其是菜肴方面,定安人一直执着地坚守着自然,尽量少的雕饰,制作出最美妙的菜肴。区区一个骨头汤,怎么妄下这样的断语?让记者来一一细数。

  在清代,定安就有了白切定安鹅这道菜,和骨头汤一样简单的佐料,将鹅放在锅里煮到一定火候出锅,只要再沾上特配的调料,便有了圆润滑口的感觉,而鹅肉又有补阴益气之功,暖胃开津之效,成为又一道特色而天然的美味。

  而最让人不得不说的,便是那一道清水出芙蓉般的南丽湖沙蚌鱼,生长在一望无边的南丽湖中的鱼儿,汲取了天地湖水之间的精华,个个肥大味美,只要简单地蒸熟,再撒上些野生的香菜,肥而不腻,口齿留香,还具有清热解毒,补气血等功效。

  除此之外,肉嫩甜美的红烧仙沟小黄牛,香而不腻的白灼定安黑猪排骨,定安独有的南丽湖啤酒鸡,这些定安特色的菜肴也都来料简单,却做出了让人回味无穷的美味。

  工序繁复:

  做出精美小吃

  说起定安菜肴简单,但并不代表定安人对吃不讲究,他们对吃“复杂”起来,也是让人瞠目结舌。

  单从远近闻名的定安文宗棕制作工序来看,便能窥见一斑了。心细如发的定安娘子,精挑细选每一片棕叶,煮透晾干,再浸泡精白纯正的糯米至柔软,淘在簸筐里滤干水,这些只是基本需要做的。粽子里的料是重点,传统的馅料为切成小片的黑猪瘦肉、猪脚、咸蛋黄、叉烧等,配以黄酒、盐、酱油、姜汁、蒜蓉、五香粉、冬茹、枸子、胡椒粉、桔汁、味精等十几种佐料搅拌腌制。颇具创意的定安娘,还做出了小米棕之类的新品种。

  这还不算结束,包粽时先将三四片粽叶铺开,薄薄地放米一层,肉馅一层,循环三四次,咸蛋黄放在中间,双手将粽叶合拢折叠,封住斗口,做成锥体状。放在大锅里添水火煮十几个小时,取出后还要晾干才能保持时间比较长。

  不仅是粽子,还有形成于元代的传统小吃菜包饭,将三至四片洗净晾干的芥菜叶或油菜叶整齐铺在碗里,涂上蒜蓉酱或杂锦酱、生抽,然后铺上一层薄热饭,再放上一层肉丝、虾仁、腊肠和其他刚刚炒熟的菜肴,接着又再铺热饭和菜肴,适量后包裹成球状。

  一个粽子,一道小吃菜包饭,需要那么多程序,定安人每年端午前夕,都是全民做粽子,每家每户做出味道独特的粽子,送给自己的亲朋好友。菜包饭一般是冬季节日或接待宾客时才制作,意为一家团团圆圆,过着幸福美满的日子,还有齐心协力,拢住家财不外流的含义。

  仅仅只从吃上,就能看出定安人的热情与好客,以及那股并没有因时代的冲击而消失的淳朴。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