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妈妈们每次排练都一丝不苟。 海南日报记者 苏晓杰 摄
“哩哩美艺术团”团员在海口会展中心广场排练新节目。 海南日报记者 苏晓杰 摄
灯光绚丽的舞台上,她们舞动婀娜的身姿,神情投入,表演细腻,演绎大海儿女的一腔柔情。很难想像这群手捧斗笠,在悠扬的歌声中翩翩起舞的表演者们,是在海南活跃着的一群年届50岁的妈妈级业余演员。尽管皱纹悄悄爬上了脸庞,但她们眼神中闪烁着自信的神彩,依然如此的迷人——
因故乡之恋走到一起
歌曲《新盈港》优美的旋律在舞台上回旋,蓝色的灯光营造着对大海的幻想,一群美丽的渔家姑娘,手拿斗笠,腰挂鱼篓,在蔚蓝的大海边追逐着浪花,她们时而捕鱼,时而结网,展现渔家小镇的独特风情。在第四届临高“渔民节”上,“哩哩美艺术团”表演的舞蹈节目《我可爱的故乡》赢得了阵阵掌声。
“我们的团员要么是临高人,要么是曾在临高工作过,都把临高视为自己的故乡。虽然现在都在海口工作,但对临高这片土地怀着深厚的感情。正因为对故乡的牵挂,我们走到了一起,成立了‘哩哩美艺术团’。”53岁的团长孙少娟,微卷的长发撒落在肩头,散发着从容恬淡的气质。
正在排练的团员们神情投入,举手投足间伸展着舞蹈的美感,她们腰板笔直,身材匀称,在音乐中一丝不苟地调整着动作,力图达到完美,那认真的精神,让人很难相信这是一个妈妈级的业余艺术团体。
“我们是一群开心人,也是一群渴望给别人带来快乐的人。我们希望通过艺术,提高自身修养和生活品质,同时奉献社会,服务他人。”孙少娟说“哩哩美艺术团”团里最年轻的团员48岁,年纪最大的已经62岁。
2004年,在政府部门工作的孙少娟与在医院工作的符丽方等4人,相约锻炼身体,在试过多种锻炼方式后,她们发现最喜欢的还是跳民族舞,于是坚持每周聚在一起,跳起动作优美的民族舞蹈。
从4个人的小团体开始起步,符丽方等人开始邀请更多的同事、朋友加入进来,享受艺术带来的美感、健康和快乐。到2010年,随着团员不断增多,她们决定将原来的名字“海口姐妹团”改为“哩哩美艺术团”,发扬临高的艺术传统。
“我们不再年轻,尤其在退休后儿孙绕膝,大家把重心都放在家庭上,几乎没有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在跳舞之后,结交了很多朋友,相互之间联系密切,就像姐妹一样坦诚相处。”符丽方是最早参加艺术团活动的成员,在照顾好家庭生活之余,每周都会抽出一两天时间练习跳舞,她觉得沉浸在艺术海洋里,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page]下乡演出传递快乐生活
随着“哩哩美艺术团”表演水平不断提高,渐渐开始有人邀请她们演出。“我们特别喜欢下乡慰问演出,演小品、唱哩哩美、跳民族舞,与台下的观众频繁互动,播撒着生活的快乐。”“哩哩美艺术团”艺术指导王小薇说,她在退休前曾从事舞蹈编排,退休后在艺术团中找到了新的乐趣。
“有次到临高县新盈镇下乡演出,为了这次演出,我与另外一个姐妹选了几个农村常见的情景,连夜写剧本,编了一个小品,还用到了当地的顺口溜,结果反响异常好,村民大呼精彩。”王小薇说,小品的内容是丈母娘过生日,女婿为了孝顺丈母娘专门订制了生日蛋糕,没想到在送蛋糕的途中碰到了他的初恋情人,初恋情人的丈夫看到了,误以为他们旧情复燃大为生气,最后经过一番解释,误会解除了,大家各自高兴地回家。
看完这个小品后,一位当地村民说,你们演得真好,我过去也误会过我的老公,真是不应该。这样的评价让王小薇倍感欣慰,她说:“我们的表演针对农村常见的现象,用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出来,让他们体会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不止新编舞蹈、小品,“哩哩美艺术团”还重新编排以前的舞蹈,将1960年代的《洗衣歌》重新搬上舞台。“最大的特点是集歌、舞、戏剧表演为一体。歌曲婉转好听,舞蹈活泼好看,有声有色的戏剧情节引人入胜。”符丽方说,《洗衣歌》展示了解放军与藏族同胞的鱼水深情,是一代人的共同回忆,她们决心克服困难把这段表演重现。
因为年代久远,《洗衣歌》没有CD版本,团员们回家翻出已经压在箱底的磁带重新翻录。她们聚在一起,一点点地回忆当时的舞步,尽量还原着那个经典的片段。
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2006年,临高、澄迈、儋州三个地区共同举办的“文化广场”节目的舞台上,“洗衣歌”经典再现:
解放军炊事班的班长端着脸盆来到河边,他趁战友们忙着训练,悄悄收集了大伙儿的脏衣服,来到河边为战友洗衣服。这时一群年轻活泼的藏族姑娘来到河边背水,发现了炊事班长,热情地想要替他洗衣服,但班长却婉谢不允。于是年轻调皮的姑娘们想出一个办法,打发最小的一个女孩小卓嘎佯装脚崴了,骗得班长送她回家。姑娘们“阴谋”得逞,欢快地洗起了衣裳,返回河边的班长发现,欲抢回衣服,姑娘们却围着他唱起了歌,跳起了舞。
符丽方回忆当年的表演仍激动不已:“很多姐妹在加入艺术团之前从没有接触过舞蹈,甚至刚开始左右不分,但经过不断的努力,水平一步步提升,我们能够将自己的想法呈现在节目当中,以艺术的形式展现出来,让我们拥有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page]执着创新追寻本土特色
优美的舞蹈不仅让这群妈妈们身体更加健康,心态也变得更加阳光、快乐。她们经常说:“我们不跟别人比年轻,只要求自己变得更快乐。”
“我们不是专业团体,所有事情都是自己做,服装、道具都要一个商家一个商家地谈,有时还要自掏腰包,家里人觉得我们太累,并不完全支持。团员姐妹之间有时也因为协调问题而出现一些摩擦,但大家最终都克服了困难。”王小薇说,在“哩哩美艺术团”的成长过程中,团里每个姐妹都付出了很多心血,大家退出工作舞台后,在社会的大舞台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对这份业余爱好的执着,使“哩哩美艺术团”一步步壮大,“排练力求精益求精,演出务求激情投入”让艺术团的名声越来越响亮。每次排练,王小薇作为艺术指导提出严格要求,团员们也很投入、很认真。
“我们想立足临高,更多地表现海南本土特色歌舞,但是现成的海南特色舞曲太少,没有好的曲子就难以编出富有特色的舞蹈,这是现在最为头疼的一件事。”孙少娟说,艺术团希望更多有特长的姐妹加入进来,编曲、编舞,发挥个人所长,把好的想法搬上舞台。
“民族舞蹈运动强度适中,跳舞的过程锻炼肢体的协调配合,也能享受动作的美感,非常适合中老年人。”王小薇鼓励更多的姐妹走出家门,参加艺术文化活动。
回望这些已然五旬的妈妈们,在夕阳的映衬下,她们优美的身姿像涂了玫瑰色,有着梦幻般的美感,在舞蹈中她们再次年轻,享受着平和、快乐的“艺术人生”。(记者丁静 王勇)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