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保亭民俗:苗族提亲和接新娘
保亭民俗:苗族提亲和接新娘
来源:保亭人民政府网     作者:林可婷    2011-05-31

  海南岛苗族(下称苗族)男女青年多数是自由恋爱,双方情投意合时,提亲双方父母都可以提亲。但多数是男方父母请媒人提亲。苗族的提亲和接新娘很有独特趣味。

提亲

  当男女青年恋爱成熟,男、女双方将情况报告父母时,男方父母要尽快请媒人到女方家与其父母亲提亲。请的媒人要能说会道的,同时还要有一定威信的。第一次出提亲,媒人(旧时)要带上一包(小包)烟丝,现在是要带一合烟卷,到了女方家见到女方父母时,先是给女方父母和在场的他人送两地烟卷或可抽两口的烟丝。待大家抽完烟后,如在场的人多不方便谈,可请女方父母亲找一个适合谈话的地方再提婚事。经过提亲后,女方父母同意后。还要征求女方的意见,如女方也同意。女方的父母亲必取女方的出生年、月、日交给媒人,拿到女方的出生年、月、日后,第一次提亲的任务才算完成。媒人把女方的出生年月日交给男方父母亲后,由男方请阴阳先生进行“合命。意思是看男女双方的命运是否相容似(带有点迷信色彩)。如没有什么问题,媒人又要进行第二次提亲。

[page]

  媒人第二次提亲主要任务是将男女双方“合命”的结果向女方父母报告。如果合不上,这桩婚事就不成了,以后就不再提亲了。除个别有特殊情况外。如第一次合上命了,男方父母亲还要事先做这样的准备,用一小块蓝色的布,在布上用红色丝绒绣两朵小花,然后用绣有小花的布包一至两块光洋(银元)或人民币(纸币)后,还要用红色的纸再包好,交由媒人送给女方父母亲。这次媒人去提亲,苗族人也称“压子”。意思是双方已合上命了,送“压命钱”,此后,双方通过媒人的传讯:双方约定三至七天内,如没有特殊的原因或不吉利的怪事出现,这桩婚事第二次提亲才算完。如有事,必须在七天前及时通知双方协商退婚。七天后,双方没有什么事,媒人还要第三次提亲。

[page]

  第三次到女方家提亲主要是与女方父母亲商定结婚的日期和彩礼等事宜。媒人去主要听取女方父母提出的彩礼情况向男方父母汇报。如果女方提出的要求,男方都能接受。即择良晨吉日举行婚礼。如果女方提出彩礼高,男方家不同意。媒人还得第四、五次到女方家商谈或者是男方父母亲亲自去谈,取得双方同意,方可举行婚礼仪式。

[page]

接新娘

  在接新娘之前,男方必须要请这样几个人组成接新娘的队伍。请一名证婚人(苗语称诡担攻);一名专为新朗打扮人(苗语称车隆旧);两名护郎人(未婚男青年), (苗语称车隆紧);三至五人担彩礼;一名联络人(此人必须与新娘住同村的), (苗语称蒙东门)。女方也要请这样几种人;请一名证婚人(苗族称水湾花);两名陪新娘人(未婚姑娘), (苗语称咽榜门);一名专为新娘打扮(苗语称会露门);一名教新郎和新娘人(苗语称余脑攻)。一切准备就绪,接新娘队伍一定要按照已定的吉日良辰出门,而接娘的路线也要定好。苗族习惯是从那条路去,回时也要按原去的路回,除有特殊情况外,一般是不得改路线。当接新娘队伍到女方村时,被请的联络员必须到村口迎接,把接新娘队伍带到自家安排吃、住和联系接新娘等事宜。 (送去彩礼中肉类可先送去)其它的接新娘时送。 (一般是上午接新娘)第二天上午必须把新娘接出家门。当接新娘队伍从联络员家上接新娘的路上,全村男女老少都在两旁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耍戏新郎和其他人,有的泼凉水,有的拿破烂的帽子、箩筐、破鸡窝等套戴在新郎和其他人的头上,把新郎和接新娘的人戏耍得越狼狈就越好。此外,未婚的姑娘对新郎进行攻击,姑娘们攻新郎时,新郎不得还手,只有护郎人才能还手。有的用长竹杆拦路收钱(收几角钱作为茶水钱),有的拦路喝感情酒等等。

[page]

  接新娘的队伍要想方设法冲过道道封锁关口才能到达新娘的家。到了新娘家立即举行婚礼仪式(苗语称合坝)。婚礼举行结束,将新娘接回。当新娘出家后,还要冲破道道的关卡才能出村。

[page]

  新娘回到男方家时,男方家全家大小成员要回避,待新娘进入家后,父母先回,其他成员也要陆续回家,媒人要一一介绍所有的家庭成员。接着摆酒席请客。家庭经济好的宴请全村人喝喜酒。新娘到新郎家第三天,新郎和新娘必须一起回娘家住几天后,又一起回婆家。当新郎和新娘回婆家后,要送一套妇女服装(全新)或其它比较贵重的礼物给男方证婚人的妻子作纪念,新郎和新娘称这位证婚人妻子母亲的意思, (苗语称“啼’’也称危喳紫)。这样这桩婚事就算办结束了。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