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口市新埠小学五年级二班的刘惠贤同学展示自己的观展留言条。
一位摄像记者在拍摄“笑脸”。
↑孩子们充满童真的笑脸。
←中国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著名摄影家解海龙与小朋友们共同完成了一张观展留言条。
↑同学们在展览现场的互动区里拍照留影。
→观展者在“黑板上”留下观展留言。
文/本报记者 黄晶 图/本报记者 宋国强 张杰
蓝白气球高低映衬,1800张“思源”笑脸扑面而来,300个孩子济济一堂。今天上午,省博物馆,“康芝杯”同在蓝天下·海南关注贫困地区儿童健康成长摄影大赛颁奖现场,俨然成为孩子们的世界。
记录今天 告诉未来
20年前,一张表现儿童求知渴望的“大眼睛女孩”的摄影作品,成了中国希望工程标志性的图片。
多年来,这张“大眼睛”女孩的照片震撼了无数人的心,纷纷慷慨解囊。在今天活动现场,图片拍摄者、中国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著名摄影家解海龙坦言自己又看到了依稀熟悉的大眼睛。
150多幅照片,有小学生,也有中职生,但他们同是海南贫困山区走出来的孩子,镜头记录了他们从拼音识字到掌握一门谋生本领的过程。
解海龙说,镜头具有强大的记录功能,记录今天告诉未来,社会需要记录,用一幅幅纪实图片承载时空的转变,用镜头见证了社会万变,这些终将成为珍贵的档案。
农村娃进城读好学堂
本次影展的镜头对准的是海南贫困地区的儿童,他们大多是深山里的孩子,可人们从镜头中读到的更多是城里娃的教育环境。
据了解,海南在全国首创异地扶贫教育模式,数以万计贫困山区的孩子走进城市,从接受九年义务教育那一天起,他们就享受着与城市孩子一样的优质教育资源。摄影师用镜头记录了孩子们从“小小木船划到思源学校”,再到走进职业学校的成长历程,给人以强烈的心灵触动。
不仅如此,海南还在全国率先实行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教育部原部长周济曾多次在公开场合对海南这一率先举措表示感谢。
解海龙说,一个孩子,意味着今后的一个家庭、一个希望。读好书的孩子,将来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家庭就会幸福,社会就会和睦,国家必将和谐。
美好生活的开始
有这样一幅照片躲在影展的角落,影像记录了一个盲童在老师的带领下触摸火山岩的时刻,图片中女盲童的面容平静,嘴角带着微笑,而她身后的女教师则神情专注,试图用自己的内心力量去感染盲童,共同体会美好生活。
有位观展者在这张照片前驻足良久。他告诉记者,这幅照片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人力量,真想去看看这位盲童现在的样子,这幅照片同样给人留下想象空间,或许图片中小女孩已经亭亭玉立。
《苦练“舞功”的孩子》、《黎村小号手》、《球场女将》……生气勃勃的孩子们,在画面中自信地告诉我们,他们的幸福生活,刚刚开始…… (本报海口5月30日讯)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